近日,王楚钦(昵称大头)在世锦赛夺冠后,其比赛所用球台被搬回先农坛一事登上热搜。针对此事,名嘴疯哥调侃称:樊振东斩获过众多三大赛的单打冠军,要是每回都将比赛球台购置回来,恐怕都能打造一座樊振东博物馆了吧。
![]()
![]()
在今年5月于多哈举行的世乒赛男单决赛场上,26岁的王楚钦发挥出色,以4 - 2的比分战胜巴西名将雨果,捧起了个人职业生涯首个三大赛单打冠军奖杯。夺冠后的王楚钦难掩激动之情,与对手雨果以及当值裁判一同在比赛用球台上签名留念。球台上那深浅不一、由挥拍留下的球印,无声记录着这场巅峰对决的激烈,成为了一份无比珍贵的见证,被球迷们亲切地称作移动的荣誉纪念碑。
![]()
10月21日,那张见证国乒辉煌荣耀的红色乒乓球台,历经千里奔波,抵达北京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随后,它被精心陈列在先农坛体校训练馆内,面向公众展示风采。
先农坛,这片承载着王楚钦童年乒乓梦想与奋斗足迹的土地,对他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那张球台的回归,恰似一场跨越时光的重逢,圆满实现了从这里起步、载誉而归的美妙闭环。先农坛体校校长姚强感慨道:“我们培育出了95位世界冠军,可这张球台却与众不同。它不仅目睹了王楚钦带伤拼搏、勇夺桂冠的坚毅,更传承着体校深厚的精神底蕴与光荣传统。”
![]()
然而,知名解说疯哥似乎并不认同此番大动干戈搬运球台的举动。他直言,在巴黎奥运周期,樊振东的竞技成绩宛如乒坛的郑钦文,热度却恰似乒坛的王欣瑜,这究竟是为何?小胖樊振东斩获过诸多三大赛的单打冠军,倘若每次都将相关球台搬回或购回,都足以筹建一座樊振东博物馆了。还有球迷调侃道,要买也该买三大赛单打输给外协选手的球台,以便时常自我警醒。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毕竟樊振东在三大赛的单打赛场上,从未输给过外协选手,压根儿就不存在这样可供购买的球台。
![]()
事实上,在世界体坛,确实有一些巨星拥有专属博物馆。然而,在中国体育界,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我想,这恰恰也是樊振东能够不断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毋庸置疑,球台荣归故里亦是美事一桩。这一颇具意义的事件有力推动了王楚钦相关文化的跨界传播。其主题杂志预售量轻松突破20万册大关,与球台图案巧妙结合的咖啡联名款杯套更是成为球迷们竞相珍藏的物件,使得这位左手名将的传奇故事融入更多人的日常之中。
![]()
王楚钦最早在家乡开启乒乓球启蒙之路。而后,听从教练的建议,他前往河北继续深造。在河北训练的日子里,艰苦与疲惫时常袭来,他一度萌生出返回家乡的想法。不过,在妈妈的悉心鼓励下,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几年之后,王楚钦参加先农坛的选拔考试,凭借着那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成功赢得教练的青睐,得以留了下来。
此次球台回归之举,迅速在全网掀起热议浪潮。网友们纷纷为 先农坛的“宠娃”操作点赞。大家觉得,将冠军的荣耀带回梦开启之地,无疑是最为美好的精神传承。球台上那一道道球印,远比金牌更具说服力,它是拼搏奋进最直观的见证。
![]()
诚然,部分网友对其是否存在过度仪式化展开了讨论,知名人士疯哥也发表了内涵嘲讽之语。对此,每个人观点各异,笔者不予置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