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礼,花 37 万请亲友吃‘加热菜’?”
最近上海一对新人的遭遇,把无数网友看怒了。10 月 22 日,这对新人在当地某星级酒店办婚宴,每桌 8888 元的天价标准,本以为能让宾客吃得体面,结果宴席还没散场,亲友们的吐槽就炸了锅:“活虾吃着像冻了半年的”、“贝壳咬开全是空壳”、“白切鸡盘子里全是血水”。
更让人气愤的是,当新人质疑酒店用预制菜时,对方拍着胸脯保证 “100% 没有一个预制菜”,可突击检查后厨的画面,直接把酒店的谎言撕得粉碎。
为什么在这对新人有后厨视频在手的情况下,酒店方还是一口咬死不承认呢?
甚至,在视频爆火后,酒店方向这对新人发律师函,态度强硬的要求删除视频……
![]()
“本来还跟朋友炫耀,说我婚礼每桌近九千块,结果全程听着大家的吐槽,脸都没地方搁。” 新人在视频里无奈地说。这场总共 42 桌的婚宴,算上服务费和税费,总花费高达 373296 元,平均下来每人近 900 块的餐标,比很多人一周的工资还高。可端上桌的菜品,却连街边大排档都不如。
![]()
有宾客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画面里的场景让人瞠目结舌:菜单上明晃晃写着 “新鲜活虾”,实际端上来的虾肉质发柴,冷冻痕迹明显,吃起来毫无弹性;本该饱满的扇贝、花蛤,咬开后要么是空壳,要么只有一点点碎肉,像是被人挑拣过一遍;最离谱的是那道白切鸡,不仅皮色暗沉,盘子底部还积着一层血水,胆子小的宾客直接不敢动筷子。
![]()
“这哪是星级酒店的菜?我老家农村坝坝宴 800 块一桌,食材都比这新鲜十倍!” 一位长辈的吐槽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新人说,当时看到亲友们互相使眼色、悄悄拍照的样子,心里又气又委屈。他们找到酒店负责人讨说法,对方态度强硬,一口咬定 “绝对没有用预制菜,都是当天现做的”,还说 “可能是你们亲友不懂行,吃不来高端菜”。
![]()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新人的怒火,当即要求去后厨看看,没想到酒店工作人员百般阻拦,最后在众人坚持下才勉强同意。
![]()
“一进后厨我都看傻了,跟大堂的豪华装修完全是两个世界!” 新人拍摄的后厨视频里,画面让人头皮发麻:灶台上油污结块,汤汤水水撒得满地都是,几个装菜的盆随意摆在地上;
![]()
橱柜里更是 “惊喜” 不断 —— 包装好的半成品八宝饭堆在最显眼的位置,标签上写着 “加热即食”;Delmonte 品牌的水果罐头摆了半层货架,显然是用来做甜品的;还有几箱冷冻熟虾,外包装上印着 “单冻连头熟虾”,跟宴席上的虾一模一样。
![]()
更讽刺的是,菜单上的德国咸猪手、马蹄笋等菜品,在后厨根本看不到新鲜原料,反而找到对应的预制菜包装。新人拿着视频质问负责人,对方瞬间改口,说这些都是 “中央厨房预处理的半成品,不算预制菜”。
![]()
可按照新人的理解,“不是厨师现切现炒的,不就是预制菜吗?难道换个名字就变高级了?”
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快冲上热搜,网友们炸了锅:“37 万买个加热服务?这酒店怕不是抢钱吧”“中央厨房半成品不算预制菜?那什么算?难道要冻成冰坨才算?”“我之前办婚宴也是,5000 块一桌全是预制菜,吃了拉肚子的都有”。还有网友晒出类似经历,杭州一对新人 5900 元一桌的婚宴,后来发现七成都是预制菜,成本才 1000 多块。
![]()
就在网友们一边倒支持新人的时候,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 酒店竟然给新人发了律师函。函件里写着,新人发布的视频是 “恶意评价”、“不实言论”,要求立即删除所有内容,还要在网络平台公开赔礼道歉,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我手握证据,他们还敢这么嚣张?” 新人又气又无奈,坦言现在陷入了两难:删视频吧,不甘心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不删吧,又怕真的被酒店起诉。有记者联系酒店客服,对方要么说 “无法回应”,要么说 “正在调查”,始终不肯正面回答预制菜的问题。
律师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是什么来源,酒店如果真的使用了预制菜却不告知,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就算是中央厨房的半成品,也应该提前跟新人说清楚,而不是用 “100% 无预制菜” 来误导消费者。
![]()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婚宴预制菜风波了。之前罗永浩就曾吐槽西贝用预制菜卖高价,引发全网热议;贵州一对新人 888 元一桌的婚宴,被吐槽 “鱼是生的,菜是臭的”;杭州某酒店 5988 元一桌的婚宴,预制菜占比高达七成。为啥明明大家都反感,酒店还敢这么做?
业内人士透露,关键还是成本问题。一名厨师月薪至少 8000 元,而用预制菜的话,普通员工加热就行,月薪 4000 元就能搞定;而且预制菜批量采购成本低,比如一份预制德国咸猪手成本才几十块,酒店能卖几百块。用预制菜的酒店,毛利率能从 60% 提升到 80% 以上,这也是很多酒店明知消费者反感还坚持用的原因。
更让人无奈的是,目前对于预制菜的定义还存在争议。2024 年 3 月的政策规定,连锁餐饮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不算预制菜,这就给了酒店钻空子的机会。消费者觉得 “不是现炒的就是预制菜”,酒店却拿着政策说 “我们这是中央厨房半成品,不算预制菜”,认知差异导致矛盾不断。
![]()
现在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这场 37 万的婚宴纠纷最终会怎么解决,还没有定论。但网友们的愤怒,本质上是对 “花高价买劣质服务” 的不满。一辈子一次的婚礼,谁不想办得风风光光,让亲友吃得开心?可现在越来越多的酒店,把消费者当 “冤大头”,收着现做的钱,卖着冷冻加热的预制菜,还拒不承认。
最后想问大家:你办婚宴或者参加婚宴时,遇到过预制菜吗?对于酒店用预制菜不告知的行为,你觉得该怎么维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