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青海高原学子到中央民族大学的“逆袭”;从农牧区妇女到手艺精湛的“共富带头人”;从各族员工协同的“攻坚力量”到企业荣获的“模范集体”称号——在伊金霍洛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生动实践,正将“六共”与“六相互”从理念转化为现实,为这片土地注入强劲的“奋进力量”。
校园里的跨民族守护:旦正加的逐梦与成长
2020年夏,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旦正加,到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读高中。初入校,全班仅两本旧的新华字典,班主任张钧发起“为高原学子添助力”倡议,各民族师生捐工具书、笔记本,为其求学路护航,让“共学”种子扎根。
![]()
高三时,旦正加因情感困扰导致成绩下滑,张钧耐心谈心,从理想聊到学业平衡,以“相互理解”帮他解困。在师生帮助下,他奋起直追,通过三年异地求学,取了青海全省第九名的高考佳绩,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梦,成功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
![]()
在鄂尔多斯三年,旦正加与多民族同学混班上课、同宿生活。课下,同学教他方言,他分享草原故事;节日里,大家互赠饺子、奶食、油香等。他的成长,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缩影,彰显了“共学”“共乐”的氛围和师生的深厚情谊。
![]()
新北社区巾帼红:赵海霞与她的手缝共富路
阿勒腾席热镇新北社区是转移农牧民集中安置社区,87%的居民来自农牧区。清晨,工作室的缝纫机声里,藏着赵海霞与各族姐妹的致富梦。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借“石榴籽课堂”“暖心事领办制”搭建“共建”“共享”平台。
![]()
2013年,赵海霞随转移政策搬进新北社区,依托阿勒腾席热镇社会事务办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她攥着针线从零学起,凭着认真钻研的劲儿,不仅练出“手缝能手”的本事,还成了社区手缝工作室的负责人。
后来手缝车间成立,面对农牧民进城就业难的问题,赵海霞主动扛起培训负责人的担子。在“手缝培训+订单+就业”模式下,她带着大家学手艺、接活儿干,3年多培训了300多人,带动近200人就业,帮助30多人实现“靠手艺赚钱”的梦想,不少家庭因此过上了和睦富足的日子。
![]()
忙完车间的事,赵海霞还忙着社区的事:当网格员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政策;做志愿者冲在防疫一线、整治环境,号召大家讲文明。如今,这位从农牧区走出来的妇女,不仅捧回“最美巾帼创业者”“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更用一针一线缝出了自己的价值,也暖了整个社区。
企业中的同心力量:伊泰广联煤化的团结发展图
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是2025年“伊金霍洛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落地起,就将民族团结融入发展,以“支部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体系,推动“六共”“六相互”落地。
![]()
人才培养上,企业坚持民族平等,招聘、晋升不看民族看能力,少数民族与汉族职工同台比拼。技能培训采用蒙汉双语教学,确保大家跟上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近2000名各族职工“共居”“共事”,“人人讲团结”成共识。
![]()
安全生产一线,各族职工携手攻坚。面对冲击地压防治难题,少数民族老技工分享经验,青年职工讲解智能监测技术,管理职工协调资源,大家不分民族,在相互帮助中攻克难题。智能化矿井建设现场,各民族职工讨论方案、排查问题,汇聚发展合力,“共事”“共建”成果频现。
企业还积极参与地方共建,帮周边嘎查修道路、支援秋收、疫情期间送防疫物资,与当地各族群众心贴得更近,形成地企和谐共荣的局面。如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牌匾既是肯定,也是激励,企业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助力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
校园共学暖人心,社区共富织情谊,企业共事聚合力,伊金霍洛旗绘就的民族团结画卷,正徐徐铺展。未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继续以心聚心、以行践诺,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越开越艳,续写共同繁荣的新篇章。
丨来源: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张迩鑫 屈倩茹)
丨责编:苏秭瑶丨校对:张迩鑫
丨审核:朱肸 张金玲
伊金霍洛发布长期面向社会征集稿件,请读者朋友们积极投稿。邮箱:3248054815@qq.com。本信息图文仅为公益宣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
大美绿城•公益资讯






——伊金霍洛旗以实干暖热幸福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