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源 徐菲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开饭咯!”10月22日,“饭点”到来,四川巴中恩阳区麻石社区“幸福食堂”的打菜窗口准时开放。辣子鸡丁、青椒肉丝、清蒸南瓜……刚出锅的“三荤两素”热气腾腾。与此同时,由该食堂的中央厨房配餐、分布在恩阳城区的15个社区助餐点同步开饭。
![]()
社区居民在“幸福食堂”就餐。
“我刚满70岁,所以只要6块钱就可以吃一顿。80岁以上是5块一顿,90岁以上免费。”居民赵廷耀说,他每天都要来吃午饭,除老友聚餐外,晚饭也基本上在这里解决。
![]()
“幸福食堂”价目表。
巴中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截至2025年6月,恩阳区60岁以上人口14.31万人,占比高达25%。为此,该区创立“助餐食堂+助餐点位”服务模式,用一餐热饭熨烫民生——这背后连着的,正是巴中市全力推进的“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
政府企业一起“凑”
2万多名老人吃饭不犯愁
“在这里吃饭,服务好、味道好、营养好,实惠!”刚打完饭菜的陈顺思今年76岁,是“幸福食堂”里的常客。在巴中市恩阳区城区,这样的常客目前已有2万多人。“实惠”的背后,是恩阳区精心设计的一套梯度补助机制。
![]()
工作人员为就餐老人打菜。
“既要让老人吃得好,更要让老人吃得起。”麻石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李军平介绍,每餐原价12元,企业为60岁以上老人让利2元,民政部门再按年龄段给予差异化补贴:60-69岁补助3元;70-79岁补助4元;80-89岁补助5元;90岁以上及特困老人、“三类儿童”则享受全免费服务。
“前期调查显示,城区超9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其中八成以上迫切需要助餐服务。”恩阳区民政局养老股负责人苟本能介绍,面对这一现实而迫切的民生需求,恩阳区积极谋划,向上争取专项补助资金,将社区闲置房屋改造成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幸福食堂”,于今年10月中旬投入使用。
目前,食堂配备15名工作人员,日均可为约200人次提供助餐服务。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央厨房”,通过统一的餐品配送,将热乎可口的饭菜输送到城区15个助餐点,构建起一张覆盖恩阳城区老年人口的助餐服务网络。
![]()
工作人员在食堂宣讲政策。
探索“助餐+社交”
让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幸福食堂的餐盘虽小,却盛满了政策设计的温度。当前,该食堂正在推行“1+N+N”养老服务助餐模式,即以1个中央厨房为枢纽,辐射15个助餐站点,并依托助餐服务网络、网点,拓展N种多元化特色服务。
幸福食堂的可持续性关键在“自我造血”。恩阳区通过“中央厨房+助餐点”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并向市民开放平价餐食,用市场化收入反哺老年优惠。目前,“幸福食堂”已面向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开放,提供便利就餐服务。与此同时,主管部门也鼓励食堂网点拓展快递代收、棋牌娱乐等增值服务,增强盈利能力。
“我们正在探索‘助餐+社交’模式,让老人在这里结交朋友、参与活动,接下来还将引入健康讲座、兴趣小组,让这里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社区交往、信息汇聚、服务集成的‘幸福驿站’,让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苟本能说。
2025年2月,巴中市启动“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将“全龄友好营建工程”列为重点,明确要求解决老年人“一顿热饭”问题。这种“食堂+”模式,正是巴中“全龄友好营建工程”中“微场景”思维的落地。按照计划,当地政府将通过整合养老、医疗、文体资源,将“幸福食堂”及其助餐点打造成社区养老服务“试验田”和“前哨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