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编制成果首次发布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聚焦2025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

《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编制成果首次发布


布氏鲸近海海域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话平行论坛活动现场。人民网 付华周摄

人民网北海10月24日电 近日,2025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系列平行论坛——布氏鲸近海海域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话在广西北海市举行。活动旨在交流布氏鲸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经验,推动布氏鲸栖息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会上首次发布《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编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主办方供图

布氏鲸是代表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旗舰物种。2018年,广西在北海涠洲岛周边海域发现布氏鲸种群,改写了全球近岸布氏鲸的分布记录。近年来,广西结合“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构建了“立法—保护—科研—监测—规范—科普”六位一体的布氏鲸保护体系,取得积极成效,为布氏鲸等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与繁衍环境。


活动现场。人民网 付华周摄

本次分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治理等关键议题进行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及成果发布,深入交流布氏鲸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经验,共同为推动布氏鲸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中国—东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圆桌对话。人民网 付华周摄

据介绍,广西北部湾是中华白海豚、布氏鲸、中国鲎、印太江豚等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其中,涠洲岛海域布氏鲸识别个体超过70头次,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个体数量接近500头次,黑脸琵鹭、白脸琵鹭来到广西北部湾打卡,合浦儒艮保护区海草床面积逐步恢复。通过近年来的相关保护工程,这些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均保持稳定增长。上述成效充分表明,广西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优良的北海涠洲岛海域。人民网 付华周摄

在成果发布环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北海市组织编制的《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编制成果首次发布,引发现场热烈讨论。与会人员纷纷赞誉北海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编制成果发布。人民网 付华周摄

《广西北海涠洲岛国际生态岛规划》立足全球视野,坚持生态立岛,系统部署了“厚筑生态资源本底,打造生态美丽海岛”“全面提升环境品质,打造生态宜居海岛”“增强旅游产业魅力,打造生态富民海岛”“推进绿色低碳建设,打造生态零碳海岛”“全面加强数字赋能,打造生态智慧海岛”等五大重点任务,突出打造旗舰物种布氏鲸、珊瑚礁群、全球候鸟迁飞通道等国际生态“外交名片”,做强做优生态旅游、体育运动、文化消费等相关产业,使涠洲岛国际生态岛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付华周、曹胜平、劳国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3481文章数 559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