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诊疗体系中,有一个不直接面对患者,却能决定治疗方向的“关键科室”——病理科。这里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发源地,从肿瘤良恶性的定性,到精准用药的指导,再到术中 30 分钟内的紧急决策,病理科医生以显微镜下的细致观察,为临床诊疗搭建起坚实的“幕后支撑”。南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于1973年成立,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共23名,坚持以乳腺专科病理为特点,配合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乳腺肿瘤科,致力于将乳腺病理做到全面规范、全面优化。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小叶瘤变标本进行全取材,为乳腺癌前病变的正确、规范诊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今,这支有着 50 余年发展积淀的团队,正以分子病理技术为翼、以人才梯队为基,在守护百姓健康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判官”
病理科的日常,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天从手术室送来的乳腺外科、妇产科、骨科等临床科室的手术标本在这里接受“终极审判”。术中快速冰冻诊断是病理科的“绝技”之一,30分钟内,病理医师需通过显微镜观察,明确病变性质,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份报告,直接影响着手术台上患者的命运:是切除病灶,还是扩大手术范围?是保乳还是乳房全切?
“每一份病理报告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疾病预后,容不得半点马虎”病理科主任瞿伟说。常规病理诊断、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检测……病理科的工作涵盖从组织取材到诊断报告发出的全链条。以乳腺癌为例,病理科不仅要确定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状态,还要通过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如HER2免疫组化、PIK3CA基因检测、BRCA1/2检测)明确肿瘤组织学分型、分子分型,为化疗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除了术中“加急件”,科室还承担着常规病理诊断、分子病理检测等核心任务。从接收临床科室送来的组织标本,到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数十道技术工序,再到诊断医师结合HE染色、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结果出具报告,整个过程需严谨把控每一个细节。如今,科室已与外科、妇产科、消化内科等临床科室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定期通过多学科会诊(MDT)、线上沟通等方式,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分子密码的“破译专家”
走进南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分子病理实验室、原位杂交室、PCR 室等功能区划分清晰,先进的检测设备正在有序运转。作为科室的技术核心,分子病理已成为精准诊断的“利器”,尤其在乳腺和妇科病理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依托医院省级重点学科乳腺外科和南昌市妇幼保健院挂名优势,我们在乳腺病理诊断上实现了‘全流程规范化’。”瞿伟介绍,针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小叶瘤变等癌前病变标本,科室坚持“全取材”原则——将送检的肿瘤组织全部取材,确保不遗漏任何可疑病灶,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而在乳腺癌诊断中,科室开展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PIK3CA检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等项目,能精准判断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指导临床选择靶向治疗、化疗方案,真正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
在技术效率上,科室也在不断突破。快速石蜡切片检查诊断已能实现“当天取样、当天出结果”,大幅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同时,科室还在探索AI辅助诊断技术,目前已应用于个别检测项目的初筛环节,为未来提升诊断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科室早在2011年就建成了省内首家生物标本库,长期规范收集乳腺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清标本。不仅为医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
![]()
医学薪火的“传承行者”
作为2024年新获批的 “南昌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南昌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级临床病理专业住培基地,南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在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上始终走在前列。科室团队实力雄厚,病理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4人,诊断医师10人、病理技术人员12人,辅助人员1人。以瞿伟主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长期深耕乳腺疾病、妇科病理领域——瞿伟本人从事病理工作33年,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委员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术职务,发表 SCI 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3篇,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课题,获省级奖励2项、市级奖励5项,更参与制定了8项国内乳腺癌诊断与检测指南,为行业规范贡献力量。
副主任医师涂剑宏同样是团队的骨干力量,从事病理工作23年的他,担任江西省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与的课题多次获南昌市科技进步奖。在科室带头人的引领下,科室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持续为病理诊断技术的创新提供动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成长体系”。病理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达十余年,即使是硕士毕业,也需经过 10 年以上的临床实践才能独立承担复杂病例诊断。“每周一次讲课、一次教学阅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是科室的‘传统’。”瞿伟说。从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到切片、染色,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规范;从疑难病例讨论到多学科会诊,每一次决策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同时,科室定期选派骨干医师赴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前沿的分子病理技术和诊断理念。
![]()
未来诊断的“智慧先驱”
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正迈向智慧化、全生态化发展。新院区建设将实现三院区系统互联,发展互联网远程会诊,让基层患者也能享受高水平病理诊断;全自动染封一体机流水线设备,将染色、封片实现全自动化,大幅提高效率。病理科计划在现有分子检测项目的基础上,新增更多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靶向药物耐药基因检测项目,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将AI辅助诊断从目前的个别项目扩展到常规病理诊断、免疫组化判读等领域,通过“人机协同”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的病理科,将是多模态、整合式的智慧诊断中心。”瞿伟主任展望,通过集成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信息、数字切片、分子病理数据,AI将全面量化肿瘤异质性,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在医院的诊疗链条中,病理科或许始终站在“幕后”,但每一份精准的病理报告,都是照亮患者治疗之路的“光”。从 1973 年成立至今,南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用 50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金标准”的重量,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手术场景,却有显微镜下的“生死判断”;没有与患者的直接对话,却用专业力量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