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纸鸢寄童梦 非遗薪火耀金牛
——金牛区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走进凤凰小学特写
2025年9月12日下午,初秋的阳光洒满凤凰小学的操场,一场由区文联、区文体旅局主办、区作协、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凤凰小学承办的“天府文化与金牛”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此热烈展开。百余名师生与区文化馆、作协、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在纸鸢翻飞中感受天府文化的千年脉动。
![]()
一、风筝传承:校园里的“天空课堂”
“我们的风筝传承基地不仅是制作工坊,更是文化实验室。”凤凰小学校长站在“纸鸢长廊”前,向嘉宾介绍学校的非遗实践。自2020年挂牌金牛区首个校园风筝传承基地以来,学校开发了“风筝与二十四节气”“蜀绣风筝”等跨学科课程,建成占地200平方米的“天府纸鸢工坊”,陈列着学生创作的“三星堆青铜鸟风筝”“交子纸币造型风筝”等创新作品。她说“孩子们用竹骨丈量传统,用丝绢描绘未来,风筝成了他们触摸天府文化的翅膀。”
![]()
二、赠册传情:《金牛非遗》画册启新程
金牛区文化馆馆长、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陈佳妮登台,向校方赠送《金牛非遗》宣传画册。这本由区非遗中心联合高校团队编撰的画册,收录了“金牛竹编”“川剧变脸”“成都漆艺”等28项本土非遗项目的图文档案与传承人口述史。她说“画册里有一章专门讲‘成都风筝制作技艺’,从唐代‘斗风筝’到现代创新,希望孩子们能从中读懂天府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
三、文化解码:区作协副主席讲风筝里的中国智慧
“同学们知道吗?风筝最早是鲁班用竹子做的‘木鸢’,用来测风向!”金牛区作协副主席周庆将中国风筝的文化史娓娓道来。他从《墨子·鲁问》中的记载讲到宋代《武林旧事》里的“风筝市”,特别提到成都作为“南方风筝重镇”,曾在清代举办过“锦江风筝会”,千只风筝竞飞云天的盛况。“我们金牛区的‘成都风筝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它的‘三停三翘’造型暗合黄金分割,竹骨绑扎讲究‘十字交叉法’,这都是老祖宗的数学智慧。”
![]()
四、匠心传承:非遗传承人邓老师的“风筝人生”
“我爷爷那辈就在茶馆门口扎风筝卖,竹篾划破手是常事,但听到孩子说‘风筝飞起来啦’就值了!”成都市非遗风筝传承人邓静抚摸着陪伴自己40年的工具箱,讲述三代人的传承故事。他回忆起1980年代在人民公园表演“风筝特技”,一只“蝴蝶风筝”能做出振翅、盘旋等12种动作;也谈到为让风筝“年轻化”,将川剧脸谱、熊猫元素融入设计的尝试。“去年我的徒弟带着‘三星堆青铜立人风筝’去了法国尼斯风筝节,老外说‘这是会飞的博物馆’!”邓老师说罢,现场表演了一段“口吹风筝”绝技,轻盈的纸鸢在他口中吐出的气流中稳稳升空,引得全场惊叹。
五、指尖非遗:五十名学生扎鸢绘梦
“竹骨要削成‘中间粗、两头尖’的梭形,这样抗风。”邓静老师站在操场中央的“风筝工坊”里,指导孩子们制作传统沙燕风筝。百余名学生手持竹篾、丝绢和颜料,或专注绑扎骨架,或挥笔绘制图案。一名五年级学生在风筝上画了一只抱着竹简的熊猫,取名“文轩鸢”;另一组学生则合作完成了一架“太阳神鸟”造型风筝,金箔点缀的羽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的风筝要飞得比教学楼还高!”一名学生举着未完工的“火箭风筝”奔跑,彩色的尾巴在风中飘扬。邓老师穿梭其间,不时俯身指导:“线轮要握紧,跑起来要逆风……”一名志愿者感慨道:“孩子平时玩手机多,今天扎风筝、画图案,眼睛里全是光!”
![]()
六、天空盛宴:百鸢竞飞绘就童心画卷
“放——!”随着邓老师一声令下,五十只风筝同时腾空。沙燕、蝴蝶、熊猫、火箭……各式风筝在蓝天中交织成流动的彩虹。孩子们仰头奔跑,笑声与惊呼声此起彼伏:“我的飞起来啦!”“快看,那只熊猫在吃云朵!”
最引人注目的是由20名学生共同放飞的“天府长卷风筝”,长达15米的丝绢上绘着都江堰、武侯祠、交子纸币等天府文化符号。当这只“会飞的画卷”升至百米高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就像天府文化,一代代传承,越飞越高!”邓老师望着天空,眼中满是欣慰。
![]()
七、文化扎根:非遗从校园飞向未来
凤凰小学德育主任文建军透露,学校已将风筝制作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每周开设2节兴趣课,并计划组建“金牛小鸢队”参加全国风筝比赛。金牛区非遗保护中心则宣布,将在全区推广“非遗+校园”模式,通过“风筝文化节”“师徒结对”等方式,让更多孩子成为天府文化的“小传人”。
活动尾声,孩子们举着自制风筝在操场合影,纸鸢上的“金牛”“太阳神鸟”等图案与背后的教学楼相映成趣。正如作家周庆所讲:“当童心与纸鸢共舞,便是文化传承最美的模样。”这场非遗盛宴,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了天府文化的温度,更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
![]()
特写手记
从画册赠予的仪式感到纸鸢竞飞的欢腾,从口述历史的厚重到创新设计的灵动,这场活动展现了金牛区“非遗进校园”的深度与温度。当邓老师说“孩子们的笑声是风筝最好的风”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根脉的珍视与自信。正如校园里那句标语所言:“风筝牵着童年飞,文化载着梦想航”,这或许就是非遗传承最动人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