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正式官宣,已敲定两份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系统出口订单,总价值约400亿印度卢比,折合4.5亿美元,此订单堪称重磅。尽管辛格未透露具体客户国,然而这一突破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布拉莫斯导弹自2022年进军菲律宾市场后,再度在国际舞台上撕开新缺口,不仅印证了印度国防本土化技术的成熟,更凸显其从“武器进口依赖国”向“出口玩家”转型的关键进展。
![]()
要读懂这份订单的分量,首先得揭开布拉莫斯导弹的“硬实力”底牌。这款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携手俄罗斯NPOMashinostroyenia联合打造的超音速巡航导弹,自2005年首射以来,已进化为多平台适配的“全能战士”既能从陆地发射车轰鸣升空,也能从舰艇甲板呼啸出击,更可由战机挂载、潜艇潜射。其最大射程约290公里且符合国际导弹技术控制制度限制,具备出口合法性,飞行速度高达2.8-3马赫(约合每小时3400-3700公里),远超美国“鱼叉”反舰导弹(0.85马赫)、中国鹰击-18(2.5马赫)的亚音速/跨音速水准;更能以“贴海飞行”仅距离海面5-10米的姿态规避敌方雷达扫描,突防能力堪称“海上刺客”。
实战验证更让其口碑加码。2019年印巴空战硝烟未散,印度陆军便在边境部署陆基布拉莫斯导弹。当时彼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此次导弹试射表现卓越,精准命中300公里外的模拟靶标,误差成功控制在10米以内,展现出较高的打击精度。。这份“实战成绩单”,成了其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背书,菲律宾2022年采购时,就明确将其视为“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核心装备;此次新订单的客户,大概率也是看中其“超音速突防+精准打击”的双重优势。
此次订单并非布拉莫斯的“首次出海”。2022年,印度与菲律宾签下首份布拉莫斯出口合同,价值189亿菲律宾比索。约3.22亿美元,为菲律宾打造3套陆基海防炮台及配套导弹系统。这份订单的战略价值,远不止“赚钱”二字:菲律宾将这些炮台部署在吕宋岛、巴拉望岛等南海沿岸要地,构建起覆盖周边海域的防御屏障;印度则借此次合作,首次实现“超音速导弹”出口,一举打破美俄中法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菲律宾的使用反馈更成“活广告”。2024年,菲律宾军方顺利完成首批“布拉莫斯”导弹实弹试射。随着指令下达,导弹自吕宋岛呼啸升空,如利箭般直扑南海海域,最终精准无误地命中靶船。彼时,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坦言:“布拉莫斯的出现,使我方终获‘区域拒止’之能,此等成效,是过往诸般装备皆难以企及之高度。”
文中提到,越南、印度尼西亚近年对布拉莫斯频频释放兴趣,却迟迟未签协议,背后藏着需求与现实的博弈。从需求端看,两国的防御诉求十分明确:越南身为南海周边国家,近年将国防预算的15%投入反舰导弹采购,一心想强化海岸线防御,而布拉莫斯的超音速优势,恰好能针对性应对大型舰艇威胁;印尼是群岛国家,需守护约5.4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布拉莫斯290公里的射程,恰好能串联起多个岛屿的防御网络,且印尼此前已与印度有防务合作,如联合生产“西格玛”级护卫舰,合作基础本就扎实。
迟迟未能落地,核心卡在“成本”与“技术适配”两大难题上。布拉莫斯单枚造价约300万美元,比越南此前采购的俄罗斯“天王星”导弹(约120万美元)贵出一倍多,对财政并不宽裕的越南来说,大规模采购无疑是沉重负担;印尼则更看重“技术转让”希望印度提供导弹组装技术,以便适配本土舰艇,但印度目前仅愿转让部分维护技术,双方在核心技术分享上始终谈不拢。不过此次4.5亿美元新订单的落地,或许会给越南、印尼注入信心,推动后续谈判提速。
布拉莫斯的出口破局,正是印度国防本土化政策的生动缩影。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时,印度国防装备本土化率仅约40%,国防出口额不足2000亿印度卢比,折合24亿美元;到2023-24财年,印度国防出口额已飙升至1.6万亿印度卢比,折合192亿美元,本土化率也提升至65%其中,布拉莫斯、“阿卡什”防空导弹、“光辉”战机等本土装备,贡献了近40%的出口额。
布拉莫斯的“本土化进阶路”,更具代表性。这款导弹初期严重依赖俄罗斯提供发动机、导引头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仅60%;但历经十年打磨,如今其发动机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自研的“Manik”涡扇发动机、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国产化率已飙至85%。2024年北方邦新投产的布拉莫斯工厂,更是实现了“全流程本土生产”辛格在工厂投产仪式上展示的首批导弹,便完全由印度本土组件组装而成,这也成了其对外出口时“技术自主”的硬核筹码。
辛格的表态,正是这一转变的最佳注脚:“印度不再只是武器的‘接收方’,如今我们能为伙伴国提供先进装备。这正是‘自力更生的印度’的愿景,也是莫迪政府十年耕耘的成果。”
对印度来说,布拉莫斯出口绝非“单纯赚钱”更关键的是借武器合作拧紧地缘纽带。此次未披露的客户国,据印度《经济时报》援引防务专家解读,大概率是中东或东南亚国家(比如阿联酋、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此前多依赖美俄武器,印度借布拉莫斯切入,有望提升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对菲律宾、越南等国而言,采购布拉莫斯则意味着在大国博弈中多了“第三方选项”,能构建更灵活的防务布局。
不过需警惕的是,布拉莫斯出口也可能触发区域军备竞赛。例如,巴基斯坦加速与中国合作研发“哈尔巴”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射程300公里、速度3马赫,旨在应对印度导弹优势。若南海周边国家大量列装超音速导弹,区域海上安全格局或随之改变。
总体来看,这份400亿卢比的布拉莫斯订单,既是印度国防技术的“成绩单”,也是其战略雄心的“试金石”。从“国防进口大国”到“武器出口玩家”,印度的国防转型已初见成效,而布拉莫斯,无疑是这场转型中最亮眼的“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