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优秀的入门级跑鞋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它绝对不应该是电商平台上最廉价的运动鞋,而是真正为跑步打造的专业鞋款——应该具备足够的缓冲减震、支撑性以及耐用性,能够承受持续数月的高强度奔跑,而不会让双脚受罪。具体来说需满足:
• 专门为跑步设计(非休闲鞋或运动生活鞋的改良款)
• 采用专业中底泡棉,确保数百公里后仍保持缓冲回弹——而非僵硬沉重的橡胶或单薄的无响应泡棉
• 大底抓地力与耐久度可以适应多种路面条件
• 鞋面紧密包裹双脚,但不会引发摩擦或水泡
• 技术配置与品质标准需与进阶训练鞋保持一致
专业跑鞋测评网站believeintherun为初跑者推荐了18双入门级跑鞋,一起来看看——
Brooks Ghost 17
![]()
Ghost 17秉持了该系列一贯的简洁纯粹——作为一款中性训练鞋,它以舒适性、稳定性和耐用性为核心。升级后的网眼鞋面兼具透气性与贴合度,重新打磨的后跟造型与略微降低的中底落差让Ghost 17在奔跑时比前代更为流畅。Brooks的DNA Loft v3中底泡棉在缓震和回弹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恰到好处的柔软脚感既能缓解长距离时的疲惫感,又不会产生拖沓感。搭配用料十足的橡胶大底,Ghost 17堪称日常堆积跑量的得力助手。
Ghost 17无意炫耀,也无需炫耀。对于初跑者或是只想找一双可靠训练鞋的跑者而言,它都是不会不会出错的选择。或许它无法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兴奋感,但总能精准兑现你的期待——并且会持续很久。
备选:Brooks Glycerin 22
![]()
如果你欣赏Ghost系列的可靠表现,但同时偏好更充沛的缓震和更轻盈的脚感,Glycerin 22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其采用双分子注氮技术的DNA Tuned中底科技,在后掌与前掌使用不同泡棉组合,在柔软触地后提供迅速响应的推进感。其穿着体验流畅、缓震又不失稳定,贴合柔软贯穿整个脚掌。虽然重量稍增且价格偏高,但对于追求高端日常训练鞋的跑者而言,Glycerin 22无疑是值得购入的升级之选。
Puma Velocity Nitro 4
![]()
Velocity Nitro 4是Puma的入门级日常训练鞋——作为一款无碳板、简洁明了的耐用型训练鞋,它对标的是Nike Pegasus、Brooks Ghost——但它的表现更为出色。相比于上一代,Velocity Nitro 4在大幅减重的同时,仍维持了36/26毫米的中底厚度及10毫米的中底落差。
其中底采用Puma注氮Nitrofoam科技,这种TPEE基材料比标准的EVA更轻、更灵敏,虽然性能表现逊色于该品牌顶级竞速鞋所采用的ATPU材别。但毋庸置疑的是,其表现仍令人惊喜——中底的调校稍显柔软,却能在回弹时迸发出充沛能量。
更轻盈的结构让这Velocity Nitro 4比笨重的上一代更适配日常训练,PumaGrip大底继续提供业界顶级的抓地力——即使对于这种轻便的跑鞋来说,大底橡胶略显厚重,但全覆盖式大底也确保了它的耐用性。滚动力学设计含蓄自然,步态过渡平稳流畅,让人很容易进入定速巡航状态。温馨提示:这双鞋可能不太适合宽脚掌或高脚背跑者,而对于窄脚型跑者,其纤细的中足像手套一样贴合足弓。
500-800元的售价让Velocity Nitro 4成为同等价位中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备选:Mizuno Wave Rider 29
![]()
Wave Rider 29为Mizuno的经典训练鞋注入了新鲜、现代的元素。充氮Enerzy NXT中底结合半掌Pebax材料Wave板,打造出稳定而充满活力的穿着体验,提花网眼鞋面提供舒适包裹的同时没有压迫感。它比此前的版本更为轻盈,X10大底在确保出色抓地力的同时,已然具备了足够的耐用性。如果你在寻找一双大中底落差的日常训练鞋,又希望获得比常规稳定型跑鞋更锐利的回弹反馈,Wave Rider 29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Adidas Evo SL
![]()
Evo SL再次印证了简单的配方仍然可以很能打。Adidas采用了全掌Lightstrike Pro泡棉——这是该品牌旗舰竞速鞋款中使用的同款活性材料——但未加入碳柱,从而赋予Evo SL更柔和、更宽容的脚感。其结果就是打造出一双轻盈且富有弹性的训练鞋,可以应对轻松跑、长距离或偶尔的速度训练,且不会有震脚或疲惫的感觉。网眼鞋面简洁舒适,在提供充足缓震的同时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轻量化,Continental橡胶大底则为日常训练提供了可靠的抓地力。
Evo SL并没有刻意强化稳定性,所以正常步态的跑者将会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那些既希望体验竞速级泡棉乐趣、又不接受碳板刚性脚感的跑者而言,Evo SL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它的价格低于大多数使用了相同材料的其他型号跑鞋。
备选:ASICS Novablast 5
![]()
如果你在柔软缓震的同时追求更毒的支撑,可以尝试Novablast 5。这双鞋通过扎实的FF Blast Max泡棉提供柔软顺滑的奔跑体验,无论在日常训练还是长距离过程中都能提供充分的保护。这双鞋虽然中底很厚但稳定性很强,额外的柔软度削弱了此前版本所特有的轻快感。前掌空间更为宽裕,为宽脚型跑者提供了更高的舒适度。
New Balance 880v15
![]()
如果说Evo SL的脚感是凌厉且有弹性的话,那么880v15则带来更为传统、踏实的奔跑体验——一种从第一步起就令人倍感熟悉的路感。
880v15在New Balance经典训练鞋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升级:通过更厚的缓震层厚度、更激进的滚动力学设计、更宽的鞋楦,在确保支撑的同时提升了舒适度。做了加厚处理的鞋口与一体式鞋舌牢牢锁定双脚,调校偏硬的Fresh Foam X中底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保留恰到好处的回弹,确保了长距离时的舒适性。大底抓地力出色,整体构造足以应对大跑量训练的需求。
国内官方售价999元的880v15适合追求带有些许稳定性的中性跑鞋的跑者。虽然不像1080系列那样柔软舒适,但对于需要在日常训练鞋中提供更多支撑的跑者,880v15将是值得信赖的选择。
备选:Mount to Coast R1
![]()
如果追求更小众却同样卓越的穿着体验,来自香港的新品牌Mount to Coast出品的R1将超长距离跑者的思维带到了公路跑鞋当中。其PEBA混合中底提供灵敏而可控的脚感,而分体式系带系统则可以对前掌和脚踝的贴合度进行微调,这在长距离时尤其有用。鞋身轻盈舒适,恰到好处的稳定设计能在跑步后期帮助维持步态,不过你可能需要适应R1每一步带来的咔咔声。
Topo Athletic Specter 2
![]()
如果说880v15是经典的、缓震良好的巡洋舰,那么Spectre 2则在没放弃舒适性的前提下,兼顾了更轻的重量和更强的性能。
Specter 2完美融合了Topo宽松自然的贴合感及轻盈灵敏的结构,适用于多种配速场景。新款将初代的EVA、Pebax复合中底升级为全掌Pebax材质,在中底厚度有所增加的同时成功减重。滚动力学设计平稳流畅,足以应对轻松跑以及节奏跑的需求。网眼鞋面实现无压迫包裹,男款US9码单只仅226克,长距离训练或速度训练都能轻松驾驭。
如果你喜欢前掌空间充裕但又不喜欢卸力感,Specter 2将是你的理想选择。它设计简约,从上脚的第一步起就带来舒适的穿着体验,多功能性更是足以满足各种类型跑者的需求。
备选:Altra Experience Flow 2
![]()
如果你想寻找一双兼具宽适前掌与柔韧回弹的跑鞋,Experience Flow 2无疑符合期待。EGO P35泡棉在提供缓震保护的同时,也提供足够的回弹,配合滚动力学设计,让每一步都流畅自然。这是一款舒适的日常训练鞋,既能应对恢复跑,也可以胜任轻度的节奏跑,尤其适合那些需要比普通跑鞋更充裕前掌空间的跑者。
ASICS Gel-Nimbus 27
![]()
告别了轻盈且全能的Topo Spectre 2,Nimbus 27将我们重新带回顶级缓震跑鞋的世界。这是ASICS的旗舰款舒适巡洋舰——专为轻松跑以及值得信赖的稳定性而生。
新版本保留了超厚的FlyteFoam Blast+Eco双密度中底配置(后掌44毫米/前掌36毫米),使用了更多的泡棉,全新工程提花网眼鞋面透气性比以往有所提升。ASICS标志性弹性编织鞋舌配合宽大的基底设计,让Nimbus 27同时拥有了出色的贴合度和超强的稳定性。这双鞋脚感柔软,但又不会过于柔软;虽然它不是为竞速而生,但足以满足长距离和轻松跑的需求。
这一切的代价是重量———相较其他日常训练鞋,Nimbus 27偏重——中底被调校得更偏向于稳定,而非回弹。若你喜欢此前的几个版本,Nimbus 27会让你觉得很熟悉;但如果你想体验更强的路面反馈,ASICS矩阵中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只想要一双可以应对大跑量的高端跑鞋的人而言,Nimbus 27恰到好处。
备选:Hoka Clifton 10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双更轻量、更具滚动感、日常适应性更强的跑鞋,那会很容易将目光投向Clifton 10。压缩成型EVA中底在缓震与温和回弹之间取得了巧妙平衡,新款的8毫米中底落差让步态过渡更为流畅,同时保留了Hoka标志性的脚感。这双鞋鞋码标准且前掌空间充裕,女款US7.5码单只仅227克,会让双腿在长距离时更感轻松。虽然没有选用顶级泡棉,但作为一款无需磨合的缓震训练鞋,Clifton 10依然表现亮眼。
Nike Structure 26
![]()
虽然稳定型跑鞋鲜少成为焦点,但Structure 26的存在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Nike采用ReactX泡棉重塑这一经典鞋款,带来更舒适的缓震体验和更强的回弹,创该系列之最的中底厚度搭配重新设计了中足支撑系统,在强化稳定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笨重感。移除了有助于步态过渡的前掌气囊,转而采用前掌发泡橡胶、后掌耐磨橡胶的组合,既确保抓地力又提升耐用性。
Structure 26远谈不上轻量——男款US10码单只重量达到了312克——但跑动体验均衡稳定,既拥有足够的回弹力避免沉重感,又具备精准引导系统确保长距离后程依然稳健。工程网眼鞋面兼顾透气与包裹,并在关键部位通过覆层带来锁定保护。对于追求稳定支撑、需要应对日常训练且拒绝沉重脚感的跑者而言,官方售价899元的Structure 26物超所值。
备选:Saucony Guide 18
![]()
如果你追求更为轻盈稳定的舒适脚感,且偏好更具滚动效果的跑鞋,Guide 18无疑时是个可靠的选择。它延续了前代的几何结构与脚感:采用PWRRUN泡棉提供缓震、PWRRUN PB材质鞋垫提升舒适度,并搭载Saucony的Center Path中央力线技术提供渐进支撑。加宽基底结合流畅的滚动力学设计,让这双鞋可以轻松应对日常轻松跑与长距离训练,如手套般贴合双脚却毫无束缚感。虽然它并非最具攻击性的稳型跑鞋,过度内旋跑者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支撑,但对于大多数寻求舒适性与适度引导的跑者而言,Guide 18是一个可以满足多种需求且容易驾驭的选择。
Nike Vomero 18
![]()
作为Nike跑鞋矩阵重组后的顶级缓震鞋款,Vomero 18通过超厚的泡棉(后掌46毫米/前掌36毫米)与双层中底(上层薄薄的弹性ZoomX泡棉,下层厚实的ReactX基底)设计将舒适性提升至新高度——这一组合造就了Vomero 18柔软但不失稳定的脚感,对于一款单只重量在340克左右的跑鞋而言,其稳定性远超预期。10毫米的中底落差配合全掌橡胶外底,确保步态过渡平稳,而精心设计的工程网眼鞋面通过半内靴设计、带侧翼的鞋舌与宽松前掌空间锁定双脚。Vomero 18上脚的感觉是极致的舒适:脚下触感柔软,全方位缓震包裹,用料十足但具备令人惊讶的透气性。
在实战中,Vomero 18最适合轻松跑或长距离节奏跑,其稳定的柔软脚感和温和的滚动力学结构有助于跑者把握节奏。ReactX基底有效避免ZoomX层过度塌陷,赋予Vomero 18值得信赖的持久流畅表现。它并非为高强度训练或快速步频设计(Nike跑鞋矩阵可以提供其他更合适的选择),但作为一款优先考虑舒适性的训练鞋,Vomero 18堪称Nike迄今最出色的作品。鞋楦设计适合多种脚型,大底抓地力可应对多种路况,弯曲沟槽设计更彻底消除了厚底鞋常见的板脚感。
非要找到缺点的话,那就是重量和透气性:厚鞋面和用料十足的鞋舌在夏季难免闷热,况且顶级缓震跑鞋中不乏更轻量的选择。但作为一双兼顾了柔软的缓震防护和日常稳定性的跑鞋,Vomero 18足以匹配其1099元的售价。对于大多数跑者而言,这将是他们穿过的最为舒适的Nike训练鞋——除非你选择更为柔软的Vomero Plus。
备选:Nike Vomero Plus
![]()
如果你真的追求极致的缓震体验(以及与之相得益彰的风格),那么Nike Vomero Plus无疑将成为终极之选。虽然中底厚度略高于Vomero 18,但Vomero Plus在减重的同时将舒适度提升至全新维度——这双由全掌ZoomX超弹泡棉打造的顶级缓震跑鞋,很可能成为本年度最佳跑鞋。
Skechers Aero Spark
![]()
请说出最后一位赢得波士顿马拉松男子冠军的美国选手所穿的跑鞋品牌。没错,是Skechers——2014年,梅布·凯夫莱齐吉(
Meb Keflezighi)穿着GOMeb Speed 3赢得了波马男子冠军。业内人士都知道,Skechers的专业运动产品线比其它任何品牌都更早地采用了超临界泡棉——虽然品牌名称听起来不够专业,但其产品力一直被严重低估。
Aero Spark是Skechers全新的Aero系列中的轻量薄底入门级鞋款,这款130美元的日常训练鞋在多个方面都令人惊喜。36/30毫米的HyperBurst Ice中底柔软但不塌陷,回弹足以激活奔跑活力,轻质鞋身更能适应多种配速需求。固特异大底橡胶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提供充足的抓地力,透气工程网眼鞋面提供舒适包裹,让Aero Spark足以应对轻松慢跑或法特莱克跑。
Aero Spark并不完美——持续高速奔跑时可能会感觉泡棉太软,基础系带系统的锁定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但作为一款性价比之选,其表现高于预期。对于想在主流品牌之外有所选择的跑者,Aero Spark无疑Skechers近年来最具说服力的日常训练鞋。
备选:Reebok Floatzig 2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兼具流畅脚感与复古外观的高性价比跑鞋,可以考虑FloatZig 2。SuperFloat Plus泡棉科技既保证轻量又提供充足缓震,120美元的售价更是让它成为具有超高性价比的日常训练鞋——只需要确认其鞋楦是否适合脚型。
![]()
![]()
![]()
![]()
![]()
![]()
![]()
![]()
![]()
![]()
※文中链接仅供参考,真伪自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