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坐电梯总提心吊胆,怕突然出故障,现在新电梯又稳又快,终于不用怕了!”家住四川北路街道天伦家园的李阿姨,提起小区新装的电梯就忍不住点赞。经过改造,近日,该小区4部使用超20年的老旧电梯全部更新,为居民出行增添一份安心。
![]()
旧梯“惊魂”成过去,新梯便捷获点赞
天伦家园是一座商品房小区,共有4栋居民楼,每栋8层,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近日,记者走访小区时看到,新安装的电梯轿厢内部镜面光亮可鉴,不仅加装了应急通话装置,还专门设置了无障碍按钮,方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
![]()
“现在电梯按键灵敏,关门也不‘急吼吼’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刚从菜市场采购归来、准备搭乘电梯的业委会副主任刘祖国告诉记者,旧电梯故障频发,有时会突然下坠一小段,每次都让人手心冒汗。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深更半夜还常有居民急促敲门,说电梯坏了没法用,“我们只得立刻联系物业维修,搞得大家都睡不安稳”。
![]()
小区物业对旧电梯的“顽疾”同样深有感触。“6号楼和7号楼的电梯是‘重灾区’,故障发生率最高,经常发生关人事件,我们跟着揪心,生怕出安全问题。”据管理小区的朕华物业宋经理介绍,工作人员接到电梯故障电话后,会第一时间到场,同步做好被困居民安抚与维修人员联络工作。
如今,这一情况已彻底改变,小区4部旧电梯已全部“下岗”,崭新的电梯成了居民出行的“放心梯”。“现在每天出门、回家都顺顺利利的。”居住在3楼的一位老人受访时笑着说,不少邻居也调侃,现在每天买菜、遛弯坐电梯,再也不用纠结“要不要爬楼梯”,心里踏实多了。
多方发力+国补,破解旧梯换新难点
从立项征询到全面完工,天伦家园旧梯换新工作仅用三个月。高效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品质物业”建设的统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支撑,以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
![]()
“电梯更新,资金是关键。”浙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为减轻居民与小区维修基金压力,电梯更新立项之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时间对接街道,争取到了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经测算,每部旧梯更新需19.6万元,而“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可覆盖15万元,这一政策红利直接缓解了资金难题。之后,居民区党总支又进一步指导“三驾马车”优化维修基金支出与费用分摊方案,逐楼栋上门讲清资金用途、分摊比例,透明化操作打消居民顾虑。
为保障改造高效透明,各环节精准推进。施工前,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筛选优质电梯品牌与安装团队,邀请厂家进小区答疑,化解居民对质量、安全的担忧;改造中,小区成立含安装师傅、工程师、业委会及物业人员的“电梯小组”,施工进度每日实时同步业主群,报价单、采购清单由业委会实时公开,充分保障居民知情权与监督权。
此外,居民区党总支还引领物业做好精准保障,全力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比如,提前通过公告栏、业主群发布施工计划;施工期间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做好安全围挡、噪音管控与垃圾清理,主动帮高层行动不便老人搬运物品;新梯安装后,物业配合维保单位逐部调试,并组织居民学习使用方法与安全知识,进一步筑牢居民出行“安全防线”。
![]()
“原本以为施工要花很久,没想到大家配合这么好,不到一个月就装完了4部电梯!”宋经理感慨地说道。
天伦家园电梯更新的案例,是四川北路街道党建引领“品质物业”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街道依托“民情优办・办好群众心上事”专项机制,将电梯安全管理纳入物业治理重点,除天伦家园外,明杨豪苑等小区也陆续启动旧梯更新。从解决一部电梯的“民生痛点”,到破解一类物业治理的“共性难题”,四川北路街道正通过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让居民的“获得感”更实在,“安全感”更牢靠。

记者:张城凯
编辑:张城凯
图片:张城凯、四川北路街道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