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Cs)被视为推动半导体技术向原子尺度发展的重要候选材料。然而,要实现其工业应用,必须实现单晶TMDCs的可扩展制备,而这一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其中,关键问题在于缺乏一种能够实现单一取向、大面积均匀外延的通用衬底。尽管c面蓝宝石[Al₂O₃(0001)]因其晶格对称性、可扩展性和成本优势被广泛用于III–V族半导体外延,但其表面层近乎中心反演对称,导致TMDC域出现反平行取向并形成镜像晶界,限制了单晶质量的提升。
![]()
鉴于此,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苏州实验室Feng Ding、李涛涛副教授提出了一种通过单层镧(La)钝化蓝宝石衬底实现晶圆级单晶TMDCs外延的通用策略。研究团队首次在直径为150毫米的La-Al₂O₃(0001)衬底上成功外延生长了包括二硫化钼(MoS₂)、二硒化钼(MoSe₂)、二硫化钨(WS₂)和二硒化钨(WSe₂)在内的多种TMDC单晶薄膜。La钝化将衬底表面对称性从P₃降低至P₁,并将反平行域之间的形成能差提高了高达200倍,从而实现了近乎100%的单向域对齐。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化学气相沉积(CVD)和金属有机CVD(MOCVD)工艺,展现了优异的工艺兼容性与鲁棒性。器件测量显示,n型MoS₂和p型WSe₂在室温下的平均迁移率分别达到110 cm²·V⁻¹·s⁻¹和131 cm²·V⁻¹·s⁻¹,为二维半导体进入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Robust epitaxy of single-crystal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 on lanthanum-passivated sapphire”发表在最新一期《science》上。
![]()
【La-Al₂O₃(0001)衬底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
图 1.La-Al2O3(0001) 的结构
【在La-Al₂O₃(0001)上实现通用单晶TMDC生长】
![]()
DFT计算揭示了La钝化对TMDC外延的关键作用。在原始Al₂O₃(0001)表面,MoS₂的结合能在±30°处存在两个近乎简并的最小值,能差仅为5.6 meV/nm²(图3c),导致反平行域的形成。而在La-Al₂O₃(0001)表面,结合能曲线仅在一个深度最小值处(0°)出现,且与60°处的次极小值能差高达149 meV/nm²,是原始表面的26倍(图3b)。这种显著的能差变化源于界面距离和电荷转移的差异:在0°取向下,MoS₂与衬底的范德瓦尔斯间距为2.94 Å,并伴随显著电荷转移;而60°取向时间距为3.04 Å,几乎无电荷转移(图S9)。此外,La钝化还将MoS₂单向域的热力学概率在3.5 nm域尺寸时提升至99.9%,而原始表面的临界尺寸为17.88 nm。类似能差提升也见于WS₂、WSe₂和MoSe₂,其中WS₂的能差增大了近200倍,进一步证实了La-O表面对TMDC家族单向对齐的普适诱导能力。
![]()
图 2. 单向TMDCs 在 La-Al2O3(0001)上的普遍生长
![]()
图 3. MoS2 在 La-Al2O3(0001)上的外延关系
【150毫米单晶TMDC晶圆的制备与表征】
利用定制MOCVD系统(ExtreMO D200 ultra),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150毫米单晶MoS₂、WS₂、WSe₂和MoSe₂晶圆(图4a)。晶圆级二次谐波发生(SHG) mapping显示整个MoS₂薄膜具有优异的均匀性,无晶界存在(图4b, c)。低能电子衍射(LEED)图案在不同位置均呈现一致的三重对称性,进一步证实了单晶性(图4d)。拉曼(Raman)和光致发光(PL)谱显示Δ(A₁g–E₂g)为18.8 cm⁻¹,PL半高宽为78 meV,表明材料质量高且缺陷密度低(图4e–j)。原子级HAADF-STEM图像显示MoS₂具有完美的六方晶格,无La掺杂(图S15)。其他TMDC材料也表现出类似的晶圆级单晶性与均匀性。
![]()
图 4. 150 mm 单晶 TMDC 晶圆的表征
【电学性能与器件应用】
通过水基剥离工艺,MoS₂可从La-Al₂O₃(0001)衬底上以近100%的良率转移至200毫米硅晶圆(图5a)。XPS检测显示转移后的MoS₂中无La信号,表明生长过程中La未掺入晶格。在硅衬底上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FET)阵列(每芯片48个FET,通道长度50 μm,宽度20 μm)显示出增强型n型操作,240个器件均具有100%良率与小偏差(图5d)。关键电学参数——包括场效应迁移率(μ)、阈值电压(Vth)、亚阈值摆幅(SS)、开态电流(Ion)和开关比(Ion/Ioff)——在晶圆中心与边缘区域分布一致(图5c)。平均室温迁移率为110 cm²·V⁻¹·s⁻¹,最高达160 cm²·V⁻¹·s⁻¹,整个150毫米晶圆的迁移率变异系数为13.5%(图5e)。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生长的MoS₂在单晶尺寸与迁移率方面均优于以往报道(图5f)。温度依赖测量显示Vth稳定,陷阱密度低至约2×10¹² cm⁻²,迁移率在30 K时达750 cm²·V⁻¹·s⁻¹,符合声子限制传输理论。此外,p型WSe₂ FET的平均空穴迁移率为131 cm²·V⁻¹·s⁻¹,最高达173 cm²·V⁻¹·s⁻¹,与n型MoS₂形成互补,展现了构建全二维CMOS电路的潜力。
![]()
图 5. 150毫米单晶MoS2的电性能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La钝化蓝宝石衬底,建立了一条通用、稳健的晶圆级单晶TMDC外延路径。La修饰有效降低了Al₂O₃(0001)表面对称性,大幅提升了反平行域之间的结合能差,从而实现了在不同材料、衬底切向、生长工艺和前驱体类型下均一单向域对齐。150毫米TMDC晶圆在光谱学与器件层面均表现出卓越的质量与均匀性。该工作解决了二维半导体走向商业化的一大关键瓶颈,为其在未来电子器件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蓝宝石衬底可轻松扩展至300毫米,本研究有望加速二维半导体融入主流硅技术产业链,推动下一代电子学的发展。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