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孙继海在访谈中透露,他创办的“嗨球少年”青训项目已从全国选拔出84名孩子,全部免费培养,仅去年投入就超过千万。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连自己的商业代言收入也填进了这个“无底洞”——近几年仅代言费就投入超2000万。
![]()
“烧钱”的青训:每名孩子年耗20万,公益基金32小时筹款300万
这84名孩子来自新疆、云南、四川大凉山等偏远地区,甚至包括“如果纯为选苗子不会去的地方”。他们每天上午正常上学,下午被接到基地训练1.5至2小时,所有吃住、集训、出国比赛费用全免,仅鞋子需自备。
孙继海算了一笔账:每名孩子年均开销达十几二十万,去年总投入“肯定过千万”。为解决资金问题,他通过公益平台募资——2024年以来筹得900多万,其中一次32小时内就筹到300万。但他强调,公益款后续将仅用于公益行动,日常开销靠自己的商业收入托底。
![]()
孙氏青训法则:专注力比技术更重要,反对“氪金式”选材
与其他青训机构不同,孙继海特别看重孩子的专注力而非技术。“个人技术可以练,但专注力是天生的,”他在节目中解释,教练会特意在嘈杂环境中观察球员无球跑动,因为“中国球员在关键时刻容易分心”。
此外,他拒绝足球圈的“氪金”规则。有家长透露,某些足校尖子班月费达2.8万,选拔时甚至要看家庭房产证。而孙继海坚持“塞红包直接卷铺盖”,贫困家庭孩子反而优先。
曾被质疑“圈钱”,但他连退役合同都放弃了
今年5月,一名孩子因伤退出时被要求赔偿18万,引发舆论风波。孙继海回应:“说我圈钱,我圈谁的呢?孩子每年花这么多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他甚至为青训放弃了职业球员合同的尾声——主动放弃1+1合同,损失了税后1600万的收入。如今他99%的精力投入青训,国庆中秋都在基地陪练。
![]()
青训的终极目标:不是生意,是改变足球的“十年赌约”
孙继海坦言,青训是长期投入,“8岁到18岁才能看出成果,哪个生意愿意等10年?” 他并不急于将孩子“变现”,而是希望他们未来有两条路:成为职业球员,或进入大学。
这种模式与董路的“足球小将”形成对比。董路曾称:“孙继海签合同,孩子将来能卖钱,我连合同都没有。” 但孙继海的目标更宏大:用十年时间,让这些从山野中走出的孩子,成为中国足球真正的“希望工程”。
当球迷们仍在为中国足球的困境争论不休时,孙继海选择沉默地耕耘。他的青训基地没有豪华标语,只有一句刷在墙上的血红色口号:“塞红包直接卷铺盖”。或许,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才是中国足球最稀缺的“天赋”。
![]()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