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知识的传递,是灵魂的唤醒,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成就。
然而,当我们高呼“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时,是否忽略了那些托举学生成长的双手?当教育改革浪潮汹涌而至,教师却在负重前行——他们的时间被切割,压力与日俱增,甚至健康亮起红灯。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情叙事,真的应该成为教师的宿命吗?
1
学校的发展
不能以牺牲教师为代价
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学生本位”的理念已成为众多学校的办学口号与标杆。这种转向固然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越来越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应有的关注。然而,在这股改革浪潮之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正逐渐浮现——教师群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
护学岗的设立与课后服务的延伸,意味着教师工作时间的无限延长;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伴随着教师案头堆积如山的教研任务;学校各项评优争先的背后,是大量非教学事务对教师专业时间的挤占。
受“双减”政策的约束,学校不再明目张胆地“卷”学生,但教师却成为了新一轮教育变革中默默承受重压的群体——他们如同堤坝般,抵挡着教育改革带来的层层浪潮,却少有人关注其背后日益沉重的职业负担。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老师反映:
“我常情绪崩溃,有时候要写的材料多,时间紧任务重,就在办公室、学校宿舍内哭。”
还有很多一线教师表示,他们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很高,每到寒暑假,老师们扎堆去看病。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教师已经被异化为一种工具,他们的尊严与幸福何在?虽然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转化为动力,但是对于从事着“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教师而言,如果他们的动力不是来自于热爱,而只是来自上级和学校的压力,那么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又会是如何呢?
2
幸福的教师
才能造就幸福的学生
诚然,教育是一项以学生为本的神圣事业。但是在强调学生本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的身份。
试问:那些日复一日陪伴学生成长的教师们,他们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他们的内心是否充盈着教育的喜悦?他们的眼眸中是否依然闪烁着教育的热忱?这些关乎教师生命状态的追问,恰恰是教育质量最根本的保证。倘若这些问题都只朝向否定的答案,我们又该如何确保教育真谛的实现?
我曾有幸到深圳市龙岗区某校参访,该校与近年来诸多有名的“儿童友好型”学校类似,均设有儿童友好空间——阅读区与休憩区的图书、玩偶陈设皆依儿童身高设计,部分区域铺设软质地毯。
然而,在该校独具匠心的空间规划中,犹有一处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在下课铃响后,总会有三两老师结伴走向校园一隅的玻璃房,屋内偶尔会飘来阵阵咖啡香。原来这里是为老师们专门设置的一间咖啡屋,让老师们课闲之余,能够来此放松身心、修养精神。
我想,唯有在师生同乐的校园氛围中,在兼顾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重需求的环境里,方能孕育出真正具有人文温度的教育实践。这种对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照,恰是教育人文关怀最生动的体现。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内心幸福、精神充盈的教师,才能创设有活力、有魅力的课堂,也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对知识心向往之。
3
成就学生
不要忘记成就自我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用灵魂唤醒灵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然而,受到传统与诸多偏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囿于“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型叙事,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教师从来都不应该是“蜡烛”和“春蚕”这一类具有悲剧色彩的角色,只强调单向度付出的职业,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与幸福。
教师若想给予学生更丰盈的精神滋养,就必须先让自己成为一泓活水——持续学习、涵养心灵、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唯有当教师自身精神明亮、职业幸福充盈时,才能以更饱满的生命状态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曾说:“教育不只是谋生技能,你有没有想到安顿自己。”所有的教育最后必须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停留在学生身上。
因此,教育的美好图景应当是:教师在托举学生的同时,也能不断攀登自己的精神高地,让教书育人的过程,成为师生彼此成就的温暖相遇。
著名校长李希贵曾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当我们倡导“学生本位”时,绝不能将教师视为可无限透支的资源;当我们追求教育理想时,更不能让教师的尊严与幸福成为代价。真正的教育变革,应当是一场双向奔赴——既照亮学生的未来,也温暖教师的人生。
愿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师生共同栖居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能被教育温柔以待;愿每一次教育改革,不仅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更思考“由什么样的教师来培养”。唯有当教师眼中带光、心中有爱时,教育的星辰大海,才会真正璀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校长派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2025年11月9日—11日我们在西安不见不散,年度盛会,期待您的加入,欢迎扫码报名!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校长内参
作者|徐闻非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