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几年前董明珠说"格力不用海归",当初这句话曝光后,她的口碑一落千丈,如今却获赞"有远见"。
一起海归博士间谍案的曝光,让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她的担忧,郝某凭借高学历进入涉密单位,却成了境外势力的"棋子"。
标签真的能代表忠诚吗?审查该如何精准?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倏禹
从天之骄子到阶下囚的堕落轨迹
9月14日,官媒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间谍案。海归博士郝某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个消息让无数人感到愤怒。说起郝某的经历,简直就是境外间谍"温水煮青蛙"的典型套路。
一次普通的签证申请,成了他人生转折的开始。在大使馆办理签证时,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男人主动接近他。对方没有立即提出要求,而是围着他套近乎。
![]()
"特别欣赏你这样的高材生",这句话让涉世未深的郝某放下了戒心。接下来的日子里,对方经常约郝某吃饭。时不时送些昂贵的礼物,关系越来越亲密。郝某那时候大概也没多想,只觉得是遇到了"热心人"。
直到留学生涯快结束,对方才终于摊牌。自己是境外间谍机构的人,要求郝某回国后搜集机密。一开始郝某心里还有顾虑,知道这事的严重性。但架不住对方一边威逼、一边利诱。
![]()
可能是拿他留学期间的一些"小把柄"施压。也可能是许了更高的报酬,最终他还是没扛住。回国后,他凭着高学历挤进了涉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背叛祖国的犯罪行为。
可他忘了"人在做天在看"。没多长时间,安全部门就盯上了他。最后人赃并获,等待他的只有无期徒刑的判决。消息一曝光,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说"判得好"。这种为了钱背叛国家的人,就该受到重罚。
![]()
撕掉标签看内核的认知革命
而就在大家讨论"审查"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董明珠。几年前,她公开说"格力永远不用'海归派'"。后来解释过,不是真的排斥所有海归,而是不迷信"海归"这个光环。
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没必要非得盯着留过学的人。这话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说她"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她贬低整个海归群体。就连媒体人胡锡进都站出来,要求她道歉。
![]()
说她的话太绝对,忽略了那些回国报效国家的海归科学家。那时候,董明珠的口碑一度下滑。现在再看郝某这个案子,当初说董明珠的人里,不少都改了口。有人说:"董姐当初的话虽然听着刺耳,但不是没道理啊。"
海归确实更容易被境外间谍盯上,得多留个心眼。还有人说:"之前觉得她太极端,现在才明白,她是怕企业或者单位盲目招海归,忘了查背景。"其实董明珠的核心意思,从来都不是"海归不能用"。
![]()
而是"别只看'海归'这个标签就盲目信任"。就像咱们平时找工作,用人单位还得看简历、做背调呢。更别说涉密单位了,那地方装的都是国家的"宝贝"。
招人要是不仔细筛查,万一混进郝某这样的人,损失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现在还有个现象值得说,不少企业招聘时,总把"海归"当成硬指标。
![]()
好像没留过学就没本事似的。格力的例子摆在那,它的研发团队里一大半是本土培养的人才。不照样把空调做到了全球第一?
董明珠当初说那句话,其实也是在给这种"海归滤镜"泼冷水。选人才,看的是真本事,不是看有没有留过学。
![]()
两条路径的成功密码
说起格力的"内部造血"模式,已经结出了硕果。1.6万人的研发团队中"零海归",却掌握着22项国际领先技术。去年市值冲到2500亿,用几百亿的年利润证明了自己。
有人称之为"闭门造车",但格力用成绩证明,没有海归,中国企业照样能站上全球产业链顶端。格力与清华、华中科大合作开设"格力班"。从车间流水线挖掘好苗子,最著名的谭建明,从拧螺丝的工人一路成长为技术大拿。
![]()
带领团队研发出工业机器人,打破了外企垄断。这种"家养人才"的模式,虽然慢,但稳。当然,全面否定海归价值显然有失偏颇。华为、比亚迪等玩跨国人才战略的企业,一方面广纳全球英才。
同时把技术库看得比金库还严。华为"鸿蒙班"搞封闭开发,连上厕所都得刷权限。比亚迪实验室对核心数据直接物理断网。华为的涉密岗位管理值得借鉴。
![]()
采用"动态背景审查",每半年核查一次员工海外联系人及资金往来。引入"数据防泄漏系统",核心资料一旦脱离内部网络就会自动加密销毁。比亚迪则建立"保密信用档案",将保密表现与职业晋升直接挂钩。
格力的"本土培养"模式不是否定海外人才。而是证明不依赖"光环"也能打造技术团队。华为、比亚迪的保密措施则说明,技术防线比"信任背书"更可靠。有些机构总觉得"海外引进来的就是好的"。却忘了涉密岗位首要要求是"忠诚可靠"。
![]()
保险柜钥匙必须攥在自己手里
当董明珠的观点在现实中不断得到验证,我们更该明白。选拔人才要抛开"身份滤镜",把"忠诚度"和"保密意识"放在与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商业江湖的谍战从未停止。
从福建晋华的半导体之殇到新能源圈的电池配方泄露。每个案例都在提醒,核心技术一旦泄露,多年心血可能付诸东流。去年某家电巨头的海归工程师"背刺"公司。专利配方一夜间流到海外,直接亏损十亿。
![]()
这类商业间谍案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尤为猖獗。福建晋华搞半导体时,曾重金聘请美籍华裔专家。不料对方反手将技术机密打包外送,导致公司被美国拉黑,项目直接搁浅。
这些案例印证了董明珠的担忧。"技术要是漏了,格力还能叫格力吗?"在她看来,企业机密保护关乎生存。而格力的"狼性文化"在人才管理上的体现就是。不招只想要多少工资的,希望年轻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
当然,我们真正该推崇的,从来都不是"海归"这个身份。而是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为国奉献"的初心。他们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国搞科研、建企业。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这才是真正的榜样。
归根结底,核心是如何在开放与安全间找到平衡。请客可以,掀桌子不行。董明珠不过把话挑明了:"我家大门常打开,但保险柜钥匙得攥自己手里。"这才是比任何标签都珍贵的东西!
![]()
结语
人才选拔不该被标签绑架,真正的忠诚体现在行动而非身份。
从额外审查到精准审查,这是理念的升级,更是时代的需要。
你认为在开放与安全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到最佳平衡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