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竭力争取之下,中方同意在马来西亚进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但美国财长为何又要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按照原定计划,美国财长贝森特将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一道,在马来西亚与中方进行新一轮的中美经贸会谈,就10月份发生的诸多大事展开磋商。然而据观察者网10月23日报道,登上专机之前,贝森特却又在电视节目上公开对华放狠话,不断暗示自己手里“有牌”。
![]()
镜头面前,贝森特继续混淆是非黑白,继续炒作“中方新规与全世界对抗”的陈词滥调,妄称中方提出的许可制度“既不可行,也不可接受”,并扬言要是无法通过谈判促使中方暂停相关计划或获得其他缓解措施,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就要考虑其他手段。消息人士透露,美方正在考虑的对华报复手段主要有两招: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和飞机零部件的出口。
在会晤开始前搞点小动作是美方的传统。尽管此举屡遭中方反制、尽管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没用,美方仍然不改这一传统,似乎不把“极限施压”贯彻到底心里就不踏实,这种执着在外界看来着实莫名其妙。毕竟如果美方真的有拉拢盟友对华施压到底的决心与能力,那么贝森特何必要为中方稀土出口新规远赴马来西亚?
![]()
归根结底,本届美国政府似乎陷入了一种对华政策误区里,即他们认为不对华施压就无法达成目的,而如果施压了也没能取得成果,那就会被归咎为施压力度不够。
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和飞机零部件的出口这两张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有美国分析人士提醒称,软件管制实施起来极为困难,并会对美国工业造成反噬;至于飞机零部件问题,先不说目前中国各家航司都储备有一些库存,就算局势发展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这些航司一来有空客飞机可用,二来有国产飞机替代。没有美国零件,中国人照样能乘飞机出行。
![]()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波音公司难以对华出口,美国就将失去除大豆等农产品之外,另一个削减中美贸易逆差的产品门类。特朗普愿意在中期选举之前再得罪一批人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举例来说,特朗普先是对英伟达和AMD的芯片实施严格新限制,但此后又取消。5月底,美国对芯片设计软件及其他项目实施新限制,但7月初再次解除,其反复无常、出口管制“烽火戏诸侯”的姿态已经跃然纸上。
特朗普与贝森特之所以在处理对华政策时强词夺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吃到中方反制的痛,局势并未恶化到迫不得已的程度,所以还能强撑着在媒体镜头面前宣扬所谓的“胜利”。
![]()
欧盟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反例。在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后,中方打蛇打七寸地针对了自欧盟进口的白兰地、猪肉等产品。结果在这之后,欧盟并未继续发起同等力度的回击,其负责经贸领域的高级官员谢夫乔维奇日前还与中方进行了通话,承诺尽快在布鲁塞尔召开“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会议。
欧盟的现实案例就摆在眼前,特朗普政府应当及时认清现实,威胁施压不是打开对话的正确方式,以务实的态度,平等尊重地与中方开展谈判,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