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华南理工这一园区,获全省通报表扬!

0
分享至


近日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

表彰了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

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

华南理工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

(以下简称“顺德科技园区”)

荣获表彰

背景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教育部、科技部批准首批建设的全国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与佛山市顺德区签约共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启动运营,成为学校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先行试验区。

顺德科技园区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双创人才培养

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大主责主业

持续深化建设

目前已初步建设成为

华南理工师生创业首选地

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地

打造了“华工人”科技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样板


01

推进高水平成果转移转化

顺德科技园区率先贯彻落实华南理工大学各项创新政策,深入推进作价入股、赋权改革、许可转让,成果转化教授等政策措施,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累计引进教授领衔、博士带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0余个、其中19个团队获得市区各级认定;200余件学校专利通过作价入股、许可转让、“先用后转”等方式在园转化,带来社会资本直接投资超过3亿元。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来园调研

园区内93%的企业,是由学校师生、校友创办,其中40%有海外留学归国、港澳台人才,彰显一流工科“大学属性”和穗港澳高端科创资源汇聚的“科技属性”。

02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园区面向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吸引海外归国青年人才携先进技术成果入驻,引入产业资源共建中试平台,加速关键技术的原创突破和高新产品的国产替代。“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及中试平台”获佛山市首批中试平台认定,搭建了6条中试线,产出了沸石分子筛膜、耐超高温陶瓷微球、氧化钇涂层材料等国际国内一流成果。

中试平台

2025年以来,新增建设未来能源、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中试平台,已推动3个项目落地。园区累计申请专利789件,70%以上企业实现发明专利布局,相关成果荣获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专利优秀奖等奖励10余项。

03

持续孵化优质科创企业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来园调研

一系列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了企业高速、高质发展,园区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50%以上的在园企业有专精特新、工业规上、高企等企业资质,其中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顺德区上市后备企业(华运通达),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一行来园

当前,园区科技创新引擎作用日益凸显,营收实现年均25%增长率,累计纳税近1亿元。

04

构建梯队培养产业领军人才


荣获佛山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内年均有200余名本科生、硕/博士在园实习实践。目前,已有19名在园青年走上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技术总监等高级管理岗位,4名创业青年获市/区“五四”表彰,1名青年硕士获评省青拔“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园区荣获佛山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培养双创后备梯队

在各级双创竞赛中,园区项目/团队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36项。同时,与地方政府共建“少年科学院”“青企科学院”,在双创启蒙和研学中激发投身实业、科技报国的情怀,培养双创后备梯队。

05

深度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

顺德科技园区组建了一系列“青年突击队”,高质量服务于“百千万”工程。其中,包括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帮扶“两省四地”50万平方米乡村道路品质提升,三池两坝+藻菌共生床技术赋能18万亩鱼塘尾水处理,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平台助力顺德空气质量管理跃居全省领先水平。

园区科研成果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同时,发布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全面突破国际高端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壁垒;打造全省首个镇域级教育私域大模型教育AI全域赋能”;“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陈村污水厂落地建成示范工程;高速BLDC电机及驱动系统加速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中推广应用。

顺德科技园区取得的一系列建设工作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项荣誉和认定。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顺德科技园区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也是华南理工师生及校友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展示窗口

在未来

也将成为华南理工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地方发展的“桥头堡”

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注入更多“华工智慧”“华工力量”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微信编辑:黄明华

初审:冀早早

复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南理工大学 incentive-icons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平台。
2786文章数 34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