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大钊牺牲后,妻子筹措安葬费,鲁迅捐了五十,汪精卫捐了一千

0
分享至

“快些吧,天要亮了。”——1933年4月23日拂晓,赵纫兰催着车夫。马车吱呀一路向西,棺木重得像压住整座北平,车夫应声却不敢回头,只怕看见车厢里那张苍白绝望的脸。

车轮轧过的石板,曾目送无数文人名士来去,如今却为一个农家女子让道。她咳得厉害,仍紧攥衣襟,怕人看见抖动的双手。六年前丈夫李大钊就义,本以为最多几月就能下葬,结果一等就是两千多个日夜。

消息在北平学界悄悄传开:棺柩停在宣武门外浙寺,停灵费越欠越多,寺钟每响,账本就翻一页。李大钊当教授时月薪一百二十元,固定八十元贴革命,剩下二三十要养活七口人。人走账未走,赵纫兰搬空嫁妆才凑出第一次停灵费,后面再无进项,只剩债条。



1928年至1932年,赵纫兰带着五个孩子在乐亭老屋躲军阀,靠邸报、旧书维生。日军的枪声逼近时,她咬牙收拾行李重返北平,一心只想办妥丈夫后事。“浙寺老板隔三差五追账,我一天都睡不得安稳。”她在西铁匠胡同挨家叩门,沙哑的琉璃嗓子叫人心颤。

最先回应的是北大校长蒋梦麟。“李守常早安葬,是北大的体面,也是北平的体面。”蒋写下第一笔一百元,又吆喝教授们签名。公告贴出,学生围观,街面上悄悄议论:捐款簿里会出现谁的名字?

没几天,答案一行行填满:鲁迅五十元、戴季陶一百元、陈公博三百元。最惹眼的是汪精卫,一口气给了一千元,有人咋舌:“俩人政见不合,汪先生这是唱哪出?”汪只留一句话,“革命先驱,义不容辞。”随后转身离去。



有意思的是,上海地下组织也寄来二百元,署名“读书人”。铜板、毛票、邮寄的碎银塞满木盒。赵纫兰接过,泪掉进钱堆里,溅出淡淡白锈。她擦眼抬头,只说了三个字:“谢谢各位。”声音低,却掷地有声。

钱凑齐,葬礼定在4月23日。北平城里风紧,侦缉队遍布街角,传言“出殡那天不能允许红色歌声”。学生们偏不信邪,暗中排练《国际歌》,又抄了标语塞进袖口。

出殡一早,浙寺大门前挤满七百多人。杠夫起棺时,歌声骤起,寺外鸽群轰然而起。队伍向西直门方向前进,人越聚越多,口号此起彼伏:“李大钊精神不死!”老百姓推车赶集也跟着喊。

行到西四牌楼,卡车猛地冲来,十几名便衣挥棍乱打,祭品撒满地。血滴在棺盖,声响里学生被推上车。不远处,李大钊长子李葆华刚递出一沓传单,已被拷住双腕。赵纫兰死死抓住车栏,脸色灰白,有人劝她转身,她摇头:“守常怕我哭,我不能哭。”



冲突拖延两小时,队伍再度集合,夜幕渐落才抵万安公墓。公墓经理起初嫌“死于非命动风水”,蒋梦麟硬是三次登门,才拨出西南角一块地。棺木放入墓穴时,赵纫兰捧起一把黄土,声音轻却清晰:“守常,我带你回家了。”

土一落,灯花闪成暗红。当天夜里,赵纫兰咳血,躺在借来的小屋床板上。北平进入雨季,湿冷透骨,她却不再叫苦。五月末,她没撑到黎明,手指仍指向香山方向。临终遗言只有一句:“别把我埋远了。”

35天后,她与丈夫作伴,同穴异棺。碑文简单,只刻“李大钊夫人”。那时没有人注意,河北省委已悄悄把她列入党员名单。

时间拉回到捐款簿。有人研究过那张纸:汪精卫一千元,抵得上北平中学教员三年薪水;鲁迅的五十元却最常被提起。鲁迅当时在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开支巨大,自身经济并不宽裕。五十元,差不多是他半个月稿酬。金额虽小,分量不轻。



钱的多寡并没成最终话题。更多人好奇:为何政见相左的人肯同在一张名单?答案或许只有一个——李大钊这个名字,超越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春,北平警署整理“可疑名册”时发现这份捐款簿,偷偷记下每个签名。有些教授因此被盘问,有些学生的学籍被搁置。风头过去,他们仍说:“那是应尽之事,没什么好后悔。”

赵纫兰去世后的第五年,抗战全面爆发。万安公墓荒草高过人头,时有炮声掠过。墓碑上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残存弹痕,却始终清晰。



1983年迁葬烈士陵园,两口棺木并列,重新立碑。老工人抬起新碑时轻轻拍了拍石头,“两位终于落个正式名分。”一句闲话,道尽半世坎坷。

历史档案里,捐款簿保存完好,纸张泛黄。翻动时,会闻到淡淡油墨味,也许那是1933年春天北平城混合着寒土、血迹与墨香的味道。那年的风很硬,却挡不住一场迟到六年的安葬,也挡不住一群人悄无声息的敬意。

碑仍在,字未旧。走近可见:“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李大钊手书。旁边另一行,为赵纫兰补上:“同去同归,愿无愧此生。”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元哥说历史 incentive-icons
元哥说历史
发表一些真实、有趣的历史文章
4665文章数 414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