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跟有文化的人做朋友。
你看杜甫笔下“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诗句多么唯美,而差不多的意思,在笔者损友的嘴里就显得这么低俗——“姑娘从来都是年轻的好!”
1
2025年的“楼市新欢”,必然是“第四代住宅”。
温州几乎各个区域都在推新此类迭代产品,例如鹿城有鹭湖、西派澜廷、天曜序,瓯海有璞拾云洲,唯有龙湾一直不见第四代住宅入市,着实让龙湾购房者“意难平”。
![]()
中楠·鹭湖示意图
而在近日,龙湾永中板块的边缘,突然出现一个新楼盘——【绿城管理·明月兰庭】。
初听之时,笔者还以为龙湾的首个四代住宅终于来了,结果没想到,这个“明月兰庭”居然是拿地近三年都没开盘的“传统产品”。
说起来,“明月兰庭”也算是拖延症的受害者,该项目所在的【S1线永中站YB-bn01-02a、YB-bn04-01地块】,最早在2020年的读地手册中就曾出现,当时的温州楼市一片火热,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挂牌出让,地块也错过了温州楼市的黄金时期。
![]()
2021年6月开始,温州楼市急转直下,该地块也自然而然没了消息。直到2022年10月,项目地块终于挂牌,不过当时的市场比2021年更差,于是不出意外的,该地块没有引起其他房企兴趣,最终被温州市铁兴置业有限公司(温州铁投)兜底,成交楼面价约6409元/㎡。
而在地块成交之后,可能是想等待市场好转,亦或是其他原因,拿地方一直没有销售举动,这一晃又是三年。
![]()
三年的时间,温州楼市早已翻天覆地,预想中的峰回路转没有发生,反而越来越差。
正所谓“一步迟,步步迟”,在笔者看来,这个板块确实需要一个绿城的高品质住宅,但绿城管理·明月兰庭到现在才准备入市,已经陷入被动处境,着实令人惋惜。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从产品、板块、市场等多角度深入分析。
2
纵观产品迭代的规律,“代际差距”始终是绕不开的核心,这不仅局限于功能层面的“新与旧”,更体现在市场价值的“高与低”。
参考西安、成都、南京等四代住宅的先行城市,从数据来看,以“四代住宅”为主的新房市场的价格缓中带升,而以“传统住宅”为主的二手房却一路向跌,可见两者在市场认可度上的巨大差距。
![]()
图源中指数据CREIS
再看温州市场,“四代住宅”一经出现就成为楼市新宠,大部分传统住宅除了“以价换量”之外几乎毫无对策,毕竟在产品上天生弱势,总需要从其他角度创造优势。
绿城管理·明月兰庭作为传统产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入市,可以说是逆风而行,不过有一说一,以当前项目公布的配置来看,其产品力在传统住宅市场中还是挺硬的——
铝板外立面、五大主题架空层、下沉庭院及地下泛会所、户外水池……尤其是示范区实景的呈现效果更是不错,如果放在三年前的温州楼市,无疑将很有竞争力。
![]()
明月兰庭实景示范区
只不过,近几年的行业内卷,让温州购房者的眼光提高不少,例如浙南科技城的云创未来社区,仅“1字头起”的价格,直接干出一座超1200方的独立下沉式会所,里面更是配置恒温泳池、私宴厅等高端配套。
![]()
云创未来社区实景
如此相比,绿城管理·明月兰庭的配置只能说中规中矩。更值得注意的是,明月兰庭整盘共计792户,规划有17幢楼栋,但却被外部道路分割为两个地块,其中西地块11幢含495户,东地块仅6幢含297户。
按照以往温州楼市的经验,这种地块分裂且户数不对等的小区,往往会出现配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开发商为了保证大多数业主的体验,大概率会将重要配套放在户数更多的地块,导致户数少的地块配置明显偏弱。
![]()
虽然这种差距可能会以“价格”的方式弥补,但归根结底是“区别对待”,难免会让部分业主心里不舒服。
同时,如果明月兰庭的社区配置不能平均,那么后期在物业费方面,两个地块是否一样?要是一样,配置弱地块的业主肯定不答应;要是不一样,配置强的地块业主估计也会有微辞,这也是个头疼的地方。
还有一点,由于明月兰庭东南侧多为老旧矮楼、工厂作坊,项目户数较少的东地块,还可能存在着“双宗祠+道观+庙宇”的不利因素视野,这或许会加剧部分业主的抵触心理。
![]()
图源温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量距离或存在误差 以实际为准)
除此之外,同样让笔者感到“割裂”的,还有明月兰庭的户型面积段。
项目配置建面约108-180㎡户型,共有六个面积段,前五个面积段跨度仅相差约2-15㎡,可以说非常密集,但最大户型相比最小户型,面积段落差又足足约72㎡。
![]()
明月兰庭楼栋分布图
通常来说,温州楼市以往面积段相差过大的楼盘,很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要么大户型比小户型卖得好,要么小户型比大户型卖得好,但到最后基本都会有一类房源滞销。
滞销房源想卖出去,最快的方法就是“降价”。然而,一个面积段开始降价,大概率会牵扯相近的面积段降价,从而导致整盘价格秩序崩跌。
如果明月兰庭出现类似情况,那么以项目如此密集的面积段跨度,这种降价的传导速度可能会更快,只希望开发商能够死守价格底线吧,否则“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关不住了!
![]()
明月兰庭最大与最小户型图
当然,同一楼盘面积段跨度过大的影响,还反映在后期的居住体验和物业管理,由于各面积段背后的家庭性质不同,生活需求和认知也有明显差异——
如果物业费过高,刚需家庭可能不太会接受;如果物业费过低,又难以提供改善家庭所需要的优质服务;如果物业费相同,在同等服务、配套的情况下,最大户型的业主,要比最小户型的业主,每月多交大几十平方的物业费,又容易产生公共成本分摊不均的矛盾……
总之,后期如果平衡不好,各面积段业主的居住体验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
温州某安置房与商品房混居小区,因物业费问题被拉横幅
3
再说个关于项目的题外话,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在笔者看来,明月兰庭不仅是地块割裂、户型割裂,在行政区划上可能同样割裂。
据温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行政区划显示,明月兰庭西地块一部分属于永中街道,另一部分以及东地块属于永兴街道。(界限仅供参考 不做实地划界依据)
![]()
图源温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界限仅供参考不做实地划界依据)
同一小区归属于不同街道,会有什么影响?
据相关报道显示:上海某小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被分属于两个街镇、两个居委会管辖,在社区管理标准、财政支持力度、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差异,治理权责也有模糊地带,直接导致小区在治理中——“重大项目落地难、业主大会表决难、统一资金投入难、小区物业治理服务难”。
![]()
图源上海物业
另外,海南某小区也出现过同样的问题,业主想去街道办事特别麻烦,因为小区楼栋归属不明确,导致业主不知道去哪个街道办理业务,这事也一度闹上新闻。
![]()
来源直播海南
当然,绿城管理·明月兰庭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尚且未知,提到行政区划也只是作为参考,具体还需要官方明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网络问政。
4
言归正传,如果只看产品,绿城管理·明月兰庭的各项配置都可圈可点,但现在的市场,产品值多少钱没有意义,购房者愿意出多少钱才是关键。
毫不夸张的说,“定价”将直接决定明月兰庭能否在如今市场突出重围。
那么项目定什么价格比较合适?
“地段价值”是楼盘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绿城管理·明月兰庭所在的区位非常微妙,有部分购房者幻想这里能作为龙湾区府板块的下位替代板块,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
区府板块作为整个龙湾的行政中心,其发展成熟度极高,不仅有着万达商圈、奥体中心等大型配套,龙湾大部分的高端住宅也都汇聚于此,城市界面非常现代化。
反观明月兰庭所在区位,除了北侧稍好之外,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大片的落地民房、城中村、老破小、加工作坊、老工厂,城市界面极差!
笔者实地在明月兰庭附近走了一圈,个人认为这附近的氛围不像是居民区,更像是工业区。
项目北侧、西北侧,分别是东方明珠城、S1线永中站、温德姆酒店,城市界面还算宜居,但这也是明月兰庭“最拿的出手”的一个方位。
![]()
而明月兰庭西侧仅一路之隔,是一座大型的钢材管件的货物堆场,这里不时有来往大车运送货物,在卸货装货时,可能激起烟尘与产生噪音。
同时,西侧紧邻的永强大道和北侧的围垦路车流来往密集,因为周边工业企业比较多,导致装货卸货的大货车频率很高,噪音污染将来也是个头大的地方,对部分居住者的生活体验或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
明月兰庭西南的侧情况比较复杂,这里有阀门、人造革、机械加工、钢板、塑胶等工厂同时存在,在生产时或许会出现一些异味。
![]()
当然,笔者相信从相关规定来看,这些异味可能符合检测标准,但有网友称:“该板块的空气不是很好,听说很多朋友因此搬走。”就是不知道该情况是否属实,又是不是和这些老工厂有关?
![]()
图源小红书网友评论
明月兰庭南面是一片老小区、落地老破小,除了城市界面稍微差点,其他影响不大。
![]()
明月兰庭东侧与西南侧情况类似,紧邻项目东地块的是一片加工作坊、库房,各行各业都有,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混乱。
右滑更多现场实景
![]()
![]()
![]()
![]()
![]()
别看这些工坊不算大,但可谓是生意兴隆,不少工坊内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笔者恰好录制了几段视频,可以感受一下“工人阶级”勤劳时的巨大动静——
明月兰庭东南侧,毫不意外又是几家阀门企业,而且规模不小。
![]()
综合来看,绿城管理·明月兰庭周边的工业气息非常浓郁,至于是否适合居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目前周边的工厂、作坊都没有拆迁计划,可想而知这种居住环境还要持续多久。
另外,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永中、永兴、海滨三个街道的交汇处,别说是和龙湾区府板块沾边,就说是永中板块,都只能算永中的边边角角。
![]()
图源温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界限仅供参考不做实地划界依据)
或许会人反驳,明月兰庭虽然城市界面稍差,但出门就是轻轨站,拥有TOD模式加持,未来肯定会焕然一新。但在笔者看来,拿“TOD模式”这种好几年前的老概念作文章,其实真没必要。
要知道,温州的TOD模式就没有获得过大结果,当个社区配套没毛病,但要说有多大价值也谈不上,毕竟即使是浙南科技城这类产业、人口年轻化更具优势的区域,其TOD项目的发展成效都表现平平,更何况明月兰庭所在的老城村板块?
![]()
温州已投用的TOD国际新城·印象汇
因此,笔者以为,绿城管理·明月兰庭所在板块与龙湾其他板块,要么距离太远、要么发展差距太大,所以可比性不高,而专注板块内,最适合项目的定价锚点,只有距离项目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保利·龙湾壹号。
5
据了解,保利·龙湾壹号于2022年2月首开,项目的02、06地块已于今年1月提前交付,据温州房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龙湾壹号整盘共推出794套房源,已售631套,剩余163套显示待售,去化率约79%。
![]()
这个数据看似还行,但其实保利·龙湾壹号整盘共计超千套房源,目前仍有300套左右的房源未开盘,实际去化率或不足60%。
作为一个开盘3年多的项目,到现在连房源都没推完,可见这个板块的市场到底有多难,也难怪明月兰庭迟迟不开盘。
![]()
保利·龙湾壹号实景
据周边中介信息,当前保利·龙湾壹号的新房报价基本上是含精装修均价在“1.4万/㎡+送车位”左右,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成交。
在二手房市场,项目建面约105㎡户型高楼层,目前已知的最低含精装修价为“1.25万/㎡+送车位”,低楼层含精装价格为“9500元/㎡”左右;而建面约89㎡户型,不少含装房源总价已经跌入90万左右,以上房源均是挂牌已久未成交,预计能成交的价格还要低出很多。
![]()
来源安居客
综合来看,二手市场对于保利·龙湾壹号现有零售价格明显不太接受,或认为性价比较低,否则也不会这么长时间都几乎没有成交,考虑到新盘需要批量出货,那么明月兰庭的整盘均价应该比龙湾壹号二手房更低才能好卖。
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如今保利·龙湾壹号售楼处的销售人员已经撤走,据说项目已经“封盘”,正在向企业高层申请更低价格后再度启动,届时整盘毛坯房源均价,预计将下降至1.1万/㎡以内+送车位(具体以售楼处最终对外公布为准)。
![]()
保利·龙湾壹号实景
因此,按照当下市场行情,笔者认为绿城管理·明月兰庭的定价,最好走“低价快跑”的路线,将项目毛坯均价定在“1.1万-1.2万/㎡”左右比较合理,如果超过这个价格,笔者认为可以再等等。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在产品上,明月兰庭除了有户外水池、架空层之外,其他配置并没有与龙湾壹号拉开很大差距,品质溢价即使存在也没有多高。
而从周边环境来看,保利·龙湾壹号临河而建,项目旁就是滨河公园,相比明月兰庭贴着“十字大路口+轻轨站”,周边存在作坊、工厂、钢材市场、宗祠、道观等众多不利因素,龙湾壹号周边环境无疑要宜居不少,对于重视居住体验的购房者来说,这点足以抹平明月兰庭的品质溢价。
![]()
同时,龙湾壹号的部分房源已经交付,而明月兰庭还要再等两年,在此期间,明月兰庭要比龙湾壹号多出等待交付的资金利息(如果涉及贷款)与居住成本(如果涉及租房),如果定价相当,龙湾壹号的性价比将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当下的市场还未真正见底,尤其是保利·龙湾壹号的剩余房源量较大,如果后期降价真如预期这么猛,那么当天量低价房源扑入板块,区域内本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势必会再度锐减,以龙湾壹号几百套的剩余房源和明月兰庭近800套的房源体量来看,后期很可能被扯进价格战!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参照温州楼市近几年的经验,只要板块内有一个新盘开始卷价格,购房者最好的选择就是“坐山观虎斗”,轻易下场很可能遭遇“背刺”。
6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老祖宗,诚不欺我!
其实对于绿城的品质,笔者一直以来都是高度认可,其交付的项目,不说是吊打温州所有楼盘,但也绝对是同板块的第一梯队。
只不过,近几年的绿城在“业主买亏”这个话题上屡屡引发争议,甚至被不少业内人士戏称“降价先锋”。
例如蒲州绿城·留香园,就是板块内第一个开启“7折时代”的楼盘,当初开盘价约2.7-3万元/㎡,到最后推出“7.1-7.3折+送车位”,折合均价2万/㎡左右清尾盘。
![]()
留香园降价业主在小区拉横幅
再比如七都绿城·春月江澜,同样是板块内第一个开启“6折+送车位”的楼盘,当初一期毛坯均价约2.75-3.2万/㎡,到后面叠加各种优惠后,部分房源直接折后低至1.2-1.5万/㎡。
甚至三江绿城·锦玉潮鸣,普通房源首期开盘均价1.9-2.4万/㎡,合院房源更是普遍总价超1000万,结果后面项目大批房源上法拍,以2.7-3.4折的超级折扣甩卖,单套合院平均总价更是跌去700-950万!
从市场角度来说,绿城的嗅觉非常灵敏,当时看似大刀阔斧的逆天降价,放到现在来看,实则是领先同行的“精准出逃”,只可惜在这期间,不知有多少绿城业主含泪入睡。
![]()
绿城·锦玉潮鸣
说到底,开发商的“开盘时机”、“降价时机”,以及购房者的“买房时机”都是至关重要的市场判断,稍有不慎就是“亏出血”。
如果当初明月兰庭在拿地后与其他大部分开发商一样,半年时间就入市,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了,以这样的配置,该项目起码能比现在的货值多卖出几个亿,可惜时过境迁。
其实从这就能看出,“专业搞楼盘”的开发商和“出来兜底土拍”的开发商,对于市场的把控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换做其他任何一家房企,哪怕是强如央企的招商、保利、华润,或是品牌国企建发,恐怕都不敢一个项目拖近三年,看来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这种地方国企,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
声明:本文所采用信息和数据均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可信任媒体等公开渠道,但无法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观点和数据不构成对房地产投资、买卖的依据,任何人因该观点或者数据而导致的财产亏损,责任自负,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