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文《“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本意暗讽不做实事的公仆,要为人民做实事。可现在的风气,文章是没人看的,但标题会引人注意。加上人民日报四个字,便更冠冕堂皇起来。躺平二字便坐实了,成了批评年轻人,不肯奋斗的说辞。没人关心那个“躺平”,压根不是这个“躺平”;本来为人民服务,转眼成了人民的枷锁。
![]()
这种说法,在职场里,被用得尤其多。
疫情刚过那会,直播风气正盛,卖房小伙火了。各个企业争相效仿,搞全员直播。
见了镜头说不出两句囫囵话的人,也要开启直播。刚开始心虚胆颤,开了播也没人观看。
市场迟迟不见回暖,品牌却想着市场总要爆发,便自顾自地下了目标。销售指标达成率和目标日渐拉开差距,便动起了全员的念头,搞全员销售。
讲不好卖点,分不出好坏的,都要去卖上一卖。便宜大促销,先销周边人。
结果可想而知,拿现在最时兴的论调“不能跟资本家共情”的说法,就是:“出口转内销,牛马也“连坐”,价值是榨不干的,海绵再挤挤总还是有水的。”
家庭群,朋友圈,哪一个逃过话术的洗礼了?
可是一比较大盘收效甚微,怎么办?锅就这样给了“牛马”,一边嫌着“教,你又不积极学;难,还不主动找办法”;一边在总结大会上,化“牛马”为人群里躺平的人,“真是他妈的没救了,拴个猴都比你干的好!”
可不是吗,这样的局面,下班不加班都要觉得羞耻了吧?
该下班的时候,再不“自觉”加班加点的积攒一下情绪,明天重头再来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自己都不知道了。
就这,还是被“躺平”了。
回到家里,饭凉了还是好的;不吵架就烧了高香了。
月末发工资时,信用卡、花呗,哪还敢算煤气水电物业油。父母能接济简直才啪啪打脸。
可如果还要扛起家庭重担,背后都是等着吃饭的嘴,别说躺平了,但凡你说个有钱挣的办法,睡觉都要站着才好。
“没挣到钱,多半是躺平了;加班,是为了挣钱该的。”这个逻辑最诡谲的便是,积极主动都是好词,为挣钱而努力付出又理所当然。
所以哪都是对的,只有“牛马”错了,不仅996没错,调休得请假,一边编理由,又一边愧疚得不得了。
至始至终都没人问问,企业用人,不育人么?总嫌学生笨,不怪自己没教好的毛病,是个毛病。教都不教,就扣帽子的,是什么病。
一次两次还好,长此以往。“牛马”们倒不起来反抗,必然是麻木了。
揣摩来揣摩去,只觉得“领导画了吃不下的饼,资本布了压榨的局。“躺平”,呵,割韭菜的镰刀穿了皇帝的衣。”
是不是看起来很糟糕。所有焦虑的人都这么想。
焦虑的“牛马”,一边恶狠狠的骂着“傻X,只让驴儿跑,不给驴吃草。”一边饥肠辘辘看着“大环境不好,不花就是挣、不离职就是赢”的鸡汤。把自己当了驴,生怕谁偷走了磨盘。
焦虑的“领导”,一边想着“团队怎么优化”;一边学着“不会带团队一个人干到死”。把自己想成了错过了风口的猪,幻想着最好的管理,是,只要不让牛马“躺平”就会“躺赢”。
可是,跳出来看看,谁错了,各为其位而已。这就是屁股论,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真正糟糕的是,该干人事的不干人事,研究起了法,合同可以外包,员工可以临时,保险可以不缴,工资可以缓发。
牛马躺平了?
驴上了磨,蒙了眼,不得闲。
可是,也并没见谁彻底躺平了,还不是争着做牛马。
罗翔老师说: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到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大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牛马”都是成年人了,道理其实都懂。
一来,插科打诨,却遵纪守法;偶尔摸鱼,也劳有所得;讨厌说教,但合法纳税。合法合规,合情合理,本身就是好公民。
二来,岁数到了,就会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久了,不说情有独钟至少也得心应手。拢共那么点时间,工作占了一半,哪有什么仇怨和那么多的负面,钱到位了,个顶个的积极向上。
倒是想躺平,可,假清高是真受罪。
日子是自己过,关起门来,把事干好的办法,总是要想的。
只不过,奋斗也好,努力也罢,各有各的章法,未必是你想的样子。
所以,不教技巧给办法,张口全是说教,那就是耍流氓。
若你还说“躺平”,别怪回你“老登",这事儿也就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