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很多博物馆,把勾践、夫差以及秦汉各种名剑都看了一遍,但要说最遗憾的,还是没能亲眼目睹那一把永乐宝剑。
Judy(朱棣)也是网友特别喜欢的一位皇帝,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朱元璋。
因为永乐的名号,曾经响彻东南亚,甚至在美洲也出土过“永乐通宝”,可见他做出的贡献。
![]()
疑似仿品
之前有网友在英国的博物馆拍了这张照片,大概率是仿品,新得有点太过头了。那真品在哪里?谁知道呢,也许在仓库保养吧?
有人一看到国外收藏的中国顶级文物,就喜欢说“放在外面也好”。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态,看看大英博物馆破坏《女史简图》的案例就明白,他们真的会“保护”吗?
关于永乐宝剑的来历,最初是1991年,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库博物馆的专家团,在当地的一场拍卖会上看到这把剑。
拍卖行介绍这是中国明朝皇室的“定制款顶级礼品”,于是博物馆花费10万英镑买下!
![]()
真品照片
关于此剑的原始资料,基本都是这个博物馆传出来的,具体来源其实说得很模糊。但懂得都懂,那个年代有大量被掠夺的文物,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拍卖会。
极大概率是八国联军在中国抢的,但到底是从清宫抢的还是在藏地?也算是个疑案。
因为这把宝剑,从风格上来看就应该明白,它并非永乐大帝的随身佩剑,而是作为一种高端的礼物。
根据资料,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为了巩固边疆关系,特意下令皇家兵器工坊铸造了这把剑,并将其作为礼物赐予西藏的一位活佛。
![]()
馆藏老照片
因此,这把剑从诞生之初就有特殊意义,也叫“永乐御剑”。
剑身全长90.3厘米,剑刃长76厘米,重1.3公斤,含剑鞘是2公斤。
剑柄由铁铸成,还密布着微小的点状突起以增加摩擦力,细节很强。剑柄末端是圆润的三叶形,装饰着卷曲的海波形浮雕。
最精美的是剑格部分,上面浮雕着藏传佛教中的瑞兽“琼”,这是一种狮形神兽,被认为是雪域的守护者,双眼还镶嵌着宝石。
![]()
剑鞘则以木质为胎,外层包裹皮革并配以精美的鎏金铁片装饰,整体风格带有浓厚的藏地色彩,且与中原的铸剑工艺完美结合。
明朝的权威、汉地的铸造工艺和藏地的审美,三者完美融合,真正的顶级艺术品。
网上还有一个传闻,那就是2008年的时候,国内一位收藏家在英国皇家军械库博物馆,看到这把剑。
他表示想购买下来,起初馆方答应并开价800万英镑(当时折合7000万人民币),但后来又反悔(据说被英国文化部门叫停)。
![]()
这件事的真实性,按照我对国内一些收藏家的了解,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因为他们热衷于高价购买“回流文物”,越是国外的就越愿意花天价。比如2020年,两卷嘉靖时期的手抄本《永乐大典》,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起拍价只有5000欧元。
愣是被几个收藏家,炒到最后640万欧元成交!
然而永乐宝剑,英国方面终归还是不舍得卖,否则以欧美人炒作艺术品的“功力”,早就天价卖回来了。
![]()
背面照片
英国皇家军械库博物馆不但没卖,还将永乐宝剑称为该馆古代兵器的“百兵之首”,独立展柜放在显眼位置。可见是真的喜欢,也可能是彰显过去日不落帝国的“统治力”吧。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国内一些“学者”近年来开始质疑,说这把宝剑因为没有铭文,按风格推断是元代宝剑。并表示国外专家都是为了热度“瞎编”。
这种问题就不讨论了,反正也没结果,但永乐时期和西藏关系很好这是正史大量记载的。剑就躺在展柜里,金铁无声,却仿佛在讲述着关于盛世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