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星闪耀再出发 重温红色记忆见证延安新貌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十月延安,秋意正浓。88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下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88年后,这颗“红星”的光辉依然璀璨。

金秋十月,来自全国的百余名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网络名人齐聚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为期三天的“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调研采风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走访,全面感受延安在新时代的传承与蝶变,记录这座红色热土在文化创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生动故事。

从窑洞到剧场,延安以文化创新讲述红色故事

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正在上演。街巷成舞台,观众入剧景,历史在脚下复活。演员与观众的交融,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热血澎湃的年代。“演出以历史厚度结合科技温度,让红色基因以全新方式被唤醒。”采风团成员感叹。



采风团观看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

在黄河壶口瀑布前,滔滔激流映照着奋进的时代节奏。媒体团齐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激昂旋律与水声共鸣。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等地,记者们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前驻足,体验感悟那段峥嵘岁月背后的初心与信念。鲁艺教堂与窑洞相映成趣的独特景象,让不少年轻创作者纷纷拍摄短视频,将“红色延安”的文化自信传向网络世界。

“延安的活力远超想象。整洁的城市、热情的群众、完善的展陈,还有不少国际游客,让我看到向世界讲好延安故事的广阔空间。”调研采风团成员感慨。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实事求是”石刻


美国籍青年记者伍淡然在壶口瀑布做报道

披绿衣,延安绘就生态蝶变的生动注脚

雨雾缭绕的甘泉大峡谷蝴蝶谷,赭红岩壁与翠绿苔藓交织成天然画卷。记者们行走其中,仿佛在聆听大自然与历史的低语。


雨天的甘泉大峡谷

多年的生态治理让延安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超过53%,植被覆盖度提升至87.6%,昔日风沙侵蚀的黄土高原,如今呈现出青山绿水、苍翠繁茂的新貌。调研采风团成员王波坦言:“过去一提延安,总想到黄土高原和窑洞,这次真切感受到了延安别样的风景,城市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

在希望的田野上,延安乡村振兴结出硕果

眼下,南泥湾千亩水稻即将进入收获季,很多游客赶在水稻收割之前来打卡拍照。南泥湾的变化,是乡村振兴的缩影,当地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亩产稻谷可达500公斤以上,亩产值4000元以上。为提高大米品质,村民开展了标准化种植、有机认证、稻渔综合种养等项目。曾经荒凉的黄土高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非常美,我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我看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场景时,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调研采风团外籍记者伍淡然说。


调研采风团体验水稻收割


安塞腰鼓传承人王世虎在稻田边表演安塞腰鼓

在安塞区南沟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水肥一体化滴灌、防雹网、智能管理系统一应俱全。果农赵永东说:“以往靠客商上门收购,现在通过网络平台,一上线就有订单,全国各地都能买到我们的苹果。”

延安苹果种植面积333.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突破53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可达551亿元,成为延安覆盖面最广持续效益最好的特色产业之一。


陕西延安南沟村苹果挂满枝头

从革命遗址到绿色山川,从稻田果园到整洁的城市街区,延安呈现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面貌。和平与幸福的生活背后,是几代延安人长期努力的成果。延安,这座红色热土,正以新时代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6449文章数 2706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