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总部项目近日已进入收官阶段,作为南京装饰类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该工程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采用装配化工艺与绿色建材整体装配率超75%,为智能建造在现代医疗空间的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
装配化装修的核心在于“工厂精准预制、现场快速组装”。装修材料经三维精准测量与数字化排版后,在工厂完成标准化加工,运抵现场可直接安装,实现“即装即用”的高效施工。
![]()
在材料样板展示区,各类瓷砖、石材、硅钙板以及抗菌韧釉漆等整齐陈列,未来将在院区各空间发挥作用。走进家属等候区,200余平方米的地面看似石材,实则为环保橡胶地板。这种材料不仅绿色环保,更兼具静音降噪、防滑耐磨、质感细腻等优势。施工时,只需经过找平、干燥、打磨,再涂上专用胶,即可将一米见方的地板模块直接粘贴,节省大量时间,维修更换也更便捷。
墙面质朴温润的木质纹理,是由蜂窝铝板打造的环保装饰面。项目负责人介绍,铝板在工厂完成喷漆后,通过木纹转印技术模拟出木质纹理,一体成型、现场安装。整个家属等候区装修仅需10天,比传统湿式作业缩短一半工期。湿法铺砖后还需养护,而橡胶地板4天即可完工,铺完即可上人,省时又省工。
![]()
病房样板间内,墙面选用了预涂板,这是一种以硅酸钙板为基材的绿色建材。室内墙边安装了防撞条,窗户采用中空隔音玻璃,屋顶则使用硅晶板,以“搭积木”的方式直接卡入天花板,营造出整洁舒适的疗愈环境。
![]()
此外,项目采用EPC模式下的“一模到底”全周期管理体系,从方案阶段就搭建了全专业BIM模型,实现从建筑结构设计、部品部件生产到现场施工进度的数据实时可视化、可追溯。
“生产环节会给部品部件分配专属编码,相当于‘数字身份证’,小到暖通设备、卫浴洁具,大到定制柜体、医疗钢制门,都能实现信息流通、共享与追溯,让建造过程清晰可控。”现场负责人介绍。
通过BIM模型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机电管线布局,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引。“通过BIM提前模拟排布,现场按模型施工,就能避免管线‘打架’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现场负责人说。到了运维阶段,还会把竣工模型升级成运维模型,便于医院后期设备检修、空间改造,实现数字化交付。
样板间验收完成后,该项目全面展开精装修工作。后续施工中,一系列智能建造机器人将陆续“上岗”,参与地面找平抹灰、瓷砖铺贴、墙面喷涂、三维空间扫描及精准放线等精细化施工环节,实现施工效率与工程精度的双重提升。
“传统人工铺贴瓷砖,机器人可将误差缩小至毫米级。医院对地面清洁度要求更高,这种高精度施工能减少缝隙积灰,为后期清洁维护提供便利。”现场负责人介绍,除瓷砖铺贴机器人外,项目还计划引入刮腻子机器人,既能提升效率,又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测实量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可快速完成墙面平整度、地面坡度等关键指标的精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BIM系统,实现施工质量的动态监控与即时整改。
据悉,南京将持续培育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
(图片来源南京建委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