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一只小龙虾,正带着378亿元产值的密码,从洪泽湖畔游向全国餐桌。它鲜红的轨迹,串联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让江苏盱眙这座苏北小城,享有了“中国龙虾之都”的美誉。让我们跟随这条产业链,探寻盱眙龙虾的旅程。
科技虾池——
智能化养殖基地
在江苏省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传统的池塘被一间间透明的 “龙虾公寓”所取代。监控屏幕上,温度、含氧量等数据实时跳动。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终端,远程操控着这片水域的一切。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溶解氧。”基地负责人皮健介绍道,“一旦发现溶氧量低,可以立即远程增氧。”这里被誉为“小龙虾水族馆”,通过省淡水所特调的饲料和科技化管理,盱眙龙虾实现了“腮白、腹白、肉白”的“三白”标准,成为洁净的“白富美”,迎合市场需求。
这个基地不仅是科技育种与养殖的示范点,也吸引了众多 90 后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温控技术,基地实现了“全年有虾”的目标,即使在冬季也能错峰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提升了品牌活力。
![]()
稻浪虾影——
田园共生系统
离开现代化的 “龙虾公寓”,在黄花塘镇芦沟村,可见一场诗意的共生——虾稻共生。龙虾在水下嬉戏玩耍,水稻在其上茁壮成长。
养殖大户卢勇采用 “繁养分离”的新模式已有十多年。“虾苗在专门的育苗塘长大,再输送到成品虾塘。这种模式提升了龙虾的产量、质量和品质,每亩比传统模式能增产 100 斤左右,效益增加 2000 元以上。”卢勇对这套模式充满信心,“按照这种模式,我有信心把龙虾事业越做越好。”
过去,黄花塘镇的龙虾养殖面积仅几百亩,如今虾稻共生面积已达 8 万亩,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虾塘之间,原本 3.5 米宽的乡村路已拓宽为平坦大道,往来穿梭的养虾户、收虾人和客商车辆,见证了龙虾产业的蓬勃发展。
![]()
流通枢纽——
全球龙虾交易中心
清晨 7 点,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已是一片繁忙。每天,数万斤龙虾从这里集中分拣、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即使是远在新疆的家庭,下单后 36 小时内也能品尝到来自洪泽湖畔的鲜美。
交易中心的建立,极大提升了流通效率,降低了运输损耗,实现了全国 95% 以上城市“下单次日达”的目标。在这里,只有达到“腮白、肉白、腹白”标准的精品龙虾,才有资格进入精品箱,踏上更远的美食之旅。
![]()
工业转化——
於氏龙虾加工厂
在盱眙经济开发区的於氏龙虾加工厂,一场关于龙虾的 “工业革命”正在上演。从自动化清洗、调料烹饪到急速锁鲜,全程不到 20 分钟。
“清晨捕捞的活虾,我们当天早上就完成包装,凌晨发出,次日便可送达北上广等各大消费市场。”江苏於氏餐饮集团副总经理於孝峰表示,“通过缩短流程,我们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龙虾的新鲜度和附加值。”在 24 小时内,活虾便能完成从池塘到餐桌的蜕变。
![]()
美味升华——
於氏餐饮集团
作为盱眙龙虾烹饪的招牌,拥有 37 年历史的於氏餐饮集团,后厨总是烟火升腾。这里藏着盱眙龙虾口味的“进化论”——从经典的十三香、蒜泥,到创新的花雕、蛋黄、干煸王,口味多达 70 余种。
“听这虾壳的炸裂声,只有现捞活虾才能奏响这种美味的号角。”集团总经理於新凯介绍,“比如我们的干煸王龙虾,麻辣中带着甘草的香味,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不断创新烹饪技艺,让盱眙小龙虾的美味持续升华。
![]()
烟火“尅”街——
夜经济地标
当夜幕降临,盱眙 “尅街”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尅”字源于盱眙方言,体现了盱眙人热情、豪爽、好客的性格。这条以方言命名的街区,灯火通明,上百家龙虾大排档座无虚席,食客们围坐一堂,举箸品尝各种口味的小龙虾,这里已成为展示盱眙龙虾文化与城市烟火气的重要窗口。
![]()
从科技养殖到诗意田园,从高效流通到工业转化,从口味创新到夜市烟火——一只小龙虾的378亿旅程,正是盱眙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强大产业动能,从而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融媒体记者:王礼富 陈君 高犇 万雨凡 刘越
融媒体编辑:张灵芝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