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微信上这样回复你的人,其实是看不起你,不必深交了

0
分享至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闻悦朗读音频

最近有个网络热词:“聊缩力”。

指的是,能让对话迅速陷入冰点、或者让气氛变尴尬的能力。

造成“聊缩力”的原因,可能是个性使然,也可能是对方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

前者尚可包容理解,若是后者,真的很难不让人感到内耗和抓狂。

细节见人心。

尤其这个人人用微信的年代,很多人都是通过回消息的长短、速度和语气,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一个人回复你的用心程度如何,ta对你的在意程度就如何。

以下4种方式回消息的人,其实是看不起你。


你听说过“社交幽灵”吗?

说的是,有些人聊天时不加解释,就像幽灵一样玩失踪。

任凭你怎样追问、找话题,他们都把你晾在一边不搭理。

聊天时最恼人的,就是你认真敲了一大行字,对方却直接无视。

更有甚者,不仅不回复你,还转头发了条朋友圈,像是在告诉你:

我其实不忙,但就是不想抽时间回你。


网友@圈圈田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和一个大学室友很要好,毕业后,两人都在一座城市工作。

年轻时,两人经常一起聚餐、聊天。

可随着朋友一路升到公司高管,网友发现她对自己越来越冷淡了。

她和朋友分享心事,朋友总是聊两三句就掉线;

她想和朋友约饭,对方也久久回复一句“最近忙,改天再说”。

最让网友心凉的是前年冬天,自己被公司裁员的时候。

当时,她投了几十次简历被拒,走投无路之下,发消息求助朋友,让她打听自己单位有没有适合的岗位。

可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复她。

扎心的是,那段时间,她明明看到朋友每天给共同好友点赞。

网友不好意思再着脸求人,从那以后,就再没联系过这位朋友。

直到今年年初,她发朋友圈庆祝自己创业后,签下一笔大订单。

结果朋友没多久就点了赞,还发微信找她:

姐妹太厉害了!好久不联系,周末有空聚聚吗?

这是朋友第一次主动约她,见面后,朋友还为当初没有及时回复,主动道了歉。


想起社会学上的一个经典比喻:

人一路走来,就像猴子爬树。

你在底层的时候往上看,都是猴子屁股;

可你走到高处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脸。

为什么有些人对你的态度,前后差别这么大?

其实不是他们变了,而是你变了。

成年人关系的维系,大多靠的是价值互换,实力对等。

如果你和对方的认知、地位和能力相差过于悬殊,两人便很难站在平等的高度对话。

唯有你变优秀了、对对方更有价值了,别人才会放下轻视,主动向你靠近。

正如自媒体人@Spenser说的:

社交的“交”,是交换,不是交情。

人与人的关系是很现实的,你越是身微言轻,越难被人放在眼里。

与其在能力不足时,攀交情、混圈子,不如努力提升自我价值。

当你变强大了,朋友和人脉就会不请自来。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聊天记录。

老婆问老公: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老公:嗯。 老婆:下个月去旅游吗? 老公:忙。 老婆:我今天在公司遇到好多糟心事,都快被气哭了。 老公:要睡了。

代入老婆的视角,真是又气又窝心。

为什么老公明明所有消息都回复了,还让人愤愤不平?

因为他根本没接收到老婆话里的情绪需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情感漠视”的概念。

说的是,沟通时敷衍应付,缺乏应有的情感回馈。

和漠视你情感的人聊天,你感觉自己说什么对方都不往心里去,自己经历什么ta也不在意。

只能把所有话咽回肚子里,一个人生闷气。


好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

自媒体人崔璀说:不能光有“回复”,而要有“回应”。

两者有什么区别?

“回复”传达是:我收到了消息,我知道这件事了。

而“回应”表达是:我看见了你,我在意你的感受,我们是在一起的。

为此,崔璀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当老婆催老公做家务时,老公回答:

知道了知道了。

——这就是回复,只表达了我收到了你的话;

但如果老公回答:

你反复催了这么多次,是很着急吗?需要我提早一点吗?

——这才是回应,因为有关心对方背后的需求。

再比如,当一个人反复和你确认一件事的时候,你回答:

我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这就是回复,只说事情,不考虑感受。

但如果你说:

我解释了这么多次,你好像还是不信,是在担心什么呢?

——这才是回应,因为有想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


一个人对你上不上心,其实从对话方式上很容易看出来。

越在意你的人,越不会让你在聊天时,感到被忽视、被冷落。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天生对关系钝感,不知道怎样说话讨人欢心。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先告诉对方,自己期待什么样的回应。

如果对方愿意为了你而改变,说明ta心里是在乎你的。

但如果对方明知你介意,还故意敷衍你,说明这段关系,要慎重考虑了。


刷过几张让人啼笑皆非的聊天截图:




你问东,他答西,所谓的无效沟通,莫过于此。

现实中,类似的情景并不少见:

有人详细对比完几个方案,问甲方意见,甲方只回一句“哦”,让人不明所以;

有人问主管某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对方回复一句“是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着急和同事确认项目进度,对方只发个收到的表情,看得人一头雾水。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你的疑问,却“已读乱回”?

这背后,其实有一种很隐秘的心理:

社交微恶意。

和直接无视不同,社交微恶意的表现通常不明显,但却会通过一些微妙的言行举止,让你感到被冒犯、被轻视。

它像是一种隐形的霸凌,隐含的底层逻辑是:

你越位卑言轻,越不配被讲清楚。

对此,博主@小唯的公寓提出过解决办法:

被人瞎回复时,不要生气,也不要不好意思,直接真诚地反问他: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可以再说清楚一点吗?

一旦你把问题抛给对方,对方就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给你讲明白,要么继续乱回。

如果是前者,问题就能顺利解决;如果是后者,对方就会暴露更多恶意。

稍微明事理的人,都不会选择后者,因为只会显得自己很没教养,甚至留下把柄,让自己下不了台。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符合“破窗效应”的。

遇到某块玻璃被打碎了,就要及时处理,否则,只会有更多玻璃被打碎。

和人沟通也一样,如果你感到被冒犯,千万不要糊弄过去。

不卑不亢,树立边界,对方才会收敛恶意,不再轻易触碰你的底线。


网友@大兮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刚工作时,她遇到过一个同事,两人年纪相仿,很快就熟络起来。

可渐渐地,她发现同事不仅负能量爆棚,还特别自我。


上班时间,同事不管大兮忙不忙,总一股脑地给她发微信,要么吐槽领导说话难听,要么八卦其他同事的私事;

下班后,同事更是动不动给她打语音电话,喋喋不休地倾诉生活上的烦恼。

刚开始,大兮还觉得同事找自己是出于信任,所以每次都会认真倾听、耐心给建议。

可后来她发现,自己安慰得越多,对方就说得越起劲,有时一聊就是几小时,她感觉浑身精力都要被抽干了。

更让大兮寒心的是,她把同事当朋友,同事却毫不在意她的感受。

好几次,大兮和同事分享生活上的不顺,希望得到帮助。

可对方不仅一句安慰都没有,还总是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不是暗戳戳晒幸福、秀优越,就是自顾自倒苦水,让大兮反过来安慰她。

和这名同事相处久了,大兮愈发感到心情低落,工作也频频出现问题。

后来她换了部门,不再和这名同事联系,生活才渐渐恢复正轨。

听过一个词叫“索取型人格”。

说的是,有些人总希望别人时刻围着自己转,把他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和这样的人相处,你的情绪和精力都会被透支,整个人也会变得疲惫不堪。


生活中,索取型人格并不少见:

有人需要你帮忙时,就上赶着给你发微信,但当你有求于他,他就对你爱答不理;

有人知道你擅长某方面的技能,就天天找你问这问那,但你一让他分享些经验和资源,他就人间蒸发;

有人每次手头紧张,都发消息找你借钱,但你一提还钱,他立马转移话题……

想起罗翔说的:

人际关系就像存钱一样,你必须先存钱才能取钱,如果只取钱不存钱,就是恶意透支。

有些人只把朋友当信用卡,刷爆了额度,还想继续支取。

殊不知,一味的索求无度,只会遭人厌烦,甚至被拉进关系黑名单。

如果在一段感情里,你发现自己总是在付出,而回报极少,就该重新考虑这段关系是否应该继续了。

好的情谊,不该是单方面的迁就,而是双向奔赴的滋养。

把消耗你的人从生命中请出,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能量磁场,生活也能少一分烦扰,多一份自在。


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曾提出过一个广为流传的“邓巴系数”:

说的是,人类的智力水平,能支撑的社交网络人数上限,不会超过150人。

这150个人当中,能称得上熟人的,只有45到50个;

再往少筛选,互动频繁的人,大概只有15到20个;

再继续筛选,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只有5个人左右。

虽然现代通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更为便捷,可我们分配给社交的精力,依然有限。

我们的微信列表可能有上千人,但只有很少的几个人,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与其把注意力分给那些“表面朋友”,不如把更多时间,用于自我成长,和深度关系上。

消耗你的人,当断则断;看不起你的人,能舍则舍。

你的时间和精力很珍贵,不必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努力向上成长,终有一天,你会遇见同频的情谊,和更好的自己。

点亮,与大家共勉。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准备重建,ESPN:独行侠未来几个月将探索浓眉的市场行情

准备重建,ESPN:独行侠未来几个月将探索浓眉的市场行情

懂球帝
2025-11-12 08:30:09
33岁时是秋收起义参谋长,53岁时却成为俘虏,陈赓求情:请优待他

33岁时是秋收起义参谋长,53岁时却成为俘虏,陈赓求情:请优待他

大运河时空
2025-11-11 13:25:03
1955年一老人看十大元帅授衔,感叹道:若跟对人,我就是元帅之首

1955年一老人看十大元帅授衔,感叹道:若跟对人,我就是元帅之首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12 17:40:03
彭德怀强闯毛主席三道门哽咽落泪,周恩来许诺:一定帮你解决困难

彭德怀强闯毛主席三道门哽咽落泪,周恩来许诺:一定帮你解决困难

大运河时空
2025-11-11 18:05:03
今日金价: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了,下周,金价或将重现13年历史

今日金价: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了,下周,金价或将重现13年历史

蓝色海边
2025-11-12 04:27:16
国台办回应苏起呼吁两岸交流

国台办回应苏起呼吁两岸交流

界面新闻
2025-11-12 10:31:13
急了!日本前自卫队员向我国使馆抗议:你们是最不受欢迎的国家

急了!日本前自卫队员向我国使馆抗议:你们是最不受欢迎的国家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2 11:47:30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蔡正元暴露真面目,大陆官媒正式定性,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

蔡正元暴露真面目,大陆官媒正式定性,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

博览历史
2025-11-11 17:40:02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狼叔评论
2025-11-11 20:14:04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刘哥谈体育
2025-11-12 09:18:23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0 16:06:40
同样是武术演员,谢苗登上全运会舞台,和释小龙走上了不一样的路

同样是武术演员,谢苗登上全运会舞台,和释小龙走上了不一样的路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1 18:05:19
A股:普跌收市,逾3563股下跌!不出意外,周四大盘还会下跌?

A股:普跌收市,逾3563股下跌!不出意外,周四大盘还会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12 15:08:18
福建舰入列效果立竿见影!联合国安理会现名场面,美国学会了含蓄

福建舰入列效果立竿见影!联合国安理会现名场面,美国学会了含蓄

博览历史
2025-11-11 15:59:37
省委副书记家中被盗,他引起中央关注,从此平步青云受重用

省委副书记家中被盗,他引起中央关注,从此平步青云受重用

优趣纪史记
2025-11-11 19:17:42
中国脑梗发病率世界第一!提醒:罪魁祸首已揪出,3种蔬菜要少吃

中国脑梗发病率世界第一!提醒:罪魁祸首已揪出,3种蔬菜要少吃

徐云流浪中国
2025-11-09 16:43:07
游戏竟成救命稻草?男子辞去工作照顾病母,靠搬砖硬核养家糊口

游戏竟成救命稻草?男子辞去工作照顾病母,靠搬砖硬核养家糊口

17173游戏网
2025-11-11 16:36:32
意外!他下赛季可能成申花主力阵容唯一的80后,表现已获得认可

意外!他下赛季可能成申花主力阵容唯一的80后,表现已获得认可

两兄弟养牛
2025-11-12 17:46:44
2025-11-12 19:00:49
十点读书 incentive-icons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2349文章数 9667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数码要闻

传华为不会放弃Windows PC市场 坚持鸿蒙和智选双线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