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对很多人来说,房子不仅是居住空间,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执念,我们终其一生追逐它,为它吃苦、为它奔波,它既能给我们对抗生活的底气,也会变成一道沉重的枷锁,将普通人的半生牢牢困住。
毕业那年揣着几百块钱来沈阳,我和同学挤在80多平的老房子里,三室的空间住了6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衣服只能叠在行李箱里,生怕多占一点地方。
那时刚找到工作,月薪950块,为了省房租,每天要花4小时在通勤上:凌晨五点多爬起来追早班车,晚上挤末班车回家,常常在公交车上坐着就睡着,头歪在窗户上,梦里都是赶车的慌张。
若是赶上夜班连早班,凌晨十二点到家,五个小时后又要爬起来,冬天的时候只有走出房门被冷风吹的那一刻才能清醒。
现在回头想,那些日子挺苦的,但是没办法,不能依靠家里,就只能靠自己,那个时候还是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熬了两年多,工资慢慢涨了些,我和同学终于搬离了插间,租了个月租800块的老破小。
房子墙皮斑驳,家具也透着旧,但主要是交通便利,不用再把时间耗在通勤上,早上也能多睡会儿。
可房东挑剔又小气,每次以收租名义过来检查家具是不是有被破坏, 还会说这房租算便宜了,要看行情涨价。
有次我跟同学晚上吃着煮泡面,看着窗外别人家亮着的灯,忍不住感慨:“什么时候能有套自己的房子呢?哪怕小一点,也不用这么看人脸色。”就是那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这事,在心里种了草。
后来,靠着家里的支持买了一套一居室。签合同那天,我是怀着激动地心,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购房合同,有一种再也不用“颠沛流离”的踏实感。
可这份踏实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又多了一个“房奴”的身份,每个月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还贷款,买衣服要在购物车犹豫好久,出去吃饭得先算人均,曾经想攒钱去旅行的计划,也变成了“等房贷压力小一点再说”。
这一点,我想其实很多在城市里打拼的牛马,如果有了房贷加身,都会失去一些吃喝玩乐的自由。
02
而这份被房子捆绑的无奈,在农村老家更显沉重一些。在村里,房子是“成家”的硬门槛:娶媳妇要么盖三间亮堂堂的大瓦房,装修得和城里楼房差不多;要么就得在县城买套房。
王叔家的儿子今年30岁,在农村已是“大龄青年”,好不容易谈了个对象,女方提的条件除了彩礼,要在县城有套房,为了以后能让孩子在城里上学。
王叔家条件差了一些,但就这一个儿子,找亲戚朋友凑钱,给房子付了50%的首付,剩下的贷款,老两口还要帮着还。
50多岁的人,本该趁着身体还行歇一歇,却又背上了房贷的担子,聊起未来,他只叹口气说:“等还完房贷,我也该走不动了。”
03
突然想起自己每个月还房贷时的心情——我们明明是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却都被“房子”这两个字,圈进了同一种人生轨迹里。
城市里的年轻人,从挤出租屋到凑首付,再到用几十年还房贷,把最好的年华耗在一套房子上;农村里的中年人,为了孩子的婚房,砸锅卖铁凑钱,甚至把晚年都搭进房贷里。
我们都在为“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拼尽全力,好像这辈子只要有了房,人生就圆满了。可回头看看,多少人一辈子忙忙碌碌,最后手里只剩下一本房产证,却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
现在买房的价格、贷款利率都较几年前好了很多,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人在为房子忙碌着。
或许,我们该试着对自己宽容一点:不用非要追求多大的房子,不用非要在最好的地段,更不用为了一套房,把自己逼到喘不过气。
毕竟,普通人的一生,不该只围着一套房子转。房子可以是我们的“根”,但不能是困住我们的“枷锁”;我们可以为安稳努力,但不该被安稳,偷走了整个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