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13年被裁,我欣然接受,次日老板竟带关系户找上门来!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干了13年,公司搞优化,我成了唯一被裁的!我欣然接受,没想到次日老板竟带着“关系户”找上门来!
创作声明:本故事为虚构作品,旨在探讨职场困境与个人成长,不针对任何现实中的企业或个人。文中涉及的技术手段、商业操作及法律情节均为剧情需要设计,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请读者理性看待,切勿模仿。故事内容专注情节本身,不涉及不当社会导向。

干了十三年,公司搞优化,我成了名单上唯一的名字。

我没发火,甚至还有点想笑,平静接受,拿着补偿金走人。

第二天,前老板赵俊竟真的带着那个顶替我的“关系户”找上了门。

我靠在门边,以为他们是来求我回去救火的,连嘲讽的话都想好了。

可没想到,老板一脸煞白,反倒是那个年轻人上前一步,眼神锐利地盯着我,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浑身冰凉:“林工,我们不是来求你帮忙的。我们是来...”



01

周一的空气,和过去六百七十多个周一没什么不同,中央空调吐着不冷不热的风,键盘的敲击声像一片不知疲倦的夏蝉。

我叫林峰,三十八岁,在“思特科技”这家公司,不多不少,干了整整十三年。

从一个毛头小伙子,熬成了别人口中镇得住场子的“林工”。

上午十点半,例会刚结束,人事经理小莉的内线电话就打到了我的座机上。

“林工,麻烦您来一下三号会议室,赵总也在。”她的声音客气得有些发紧。

我心里“咯噔”一下,但没多想。

或许是“方舟核心”项目出了什么新状况,要开个小会。

这个项目,是我这几年的心血,公司几乎把所有资源都押在了上面,我是首席架构师,项目的技术细节,我比赵俊那个当老板的还清楚。

三号会议室的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只开了顶灯,光线有些惨白。

赵俊坐在长桌的主位,手指一下下地敲着桌面,见我进来,他抬了抬眼,又迅速避开了我的目光。

小莉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推到我面前,脸上是那种职业化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微笑。

“林工,这是您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我愣住了,低头看向那张纸。

白纸黑字,标题刺眼。

理由一栏写着“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精简高成本人力资源”。

我下意识地翻了一下,以为后面还有名单。

可那张纸很薄,很孤独,整份通知书上,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

大脑有那么几秒钟是空白的。

十三年,从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到现在近两百人的规模,我跟着赵俊一路打拼,多少个通宵达旦,多少次力挽狂狂澜。

公司最难的时候,半年发不出工资,留下来的几个人里,有我。

如今,公司蒸蒸日上,开始“优化”了,我却成了那个被“精简”掉的唯一的高成本人力。

荒谬,像一出早就排演好的蹩脚戏剧。

我抬起头,看向赵俊。

他终于不再回避我的目光,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类似于愧疚却又夹杂着坚决的神情。

“老林,”他开口了,声音有些干涩,“公司……有公司的难处。你放心,补偿金按最高标准给你,一分不会少。”

我什么都没说。

争吵?质问?没意义。

到了这个份上,任何话都显得多余和廉价。

我甚至连那句“为什么是我”都懒得问。

我只是点了点头,拿起笔,在末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字迹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小莉和赵俊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显然准备了一整套安抚和解释的说辞,但我这异乎寻常的平静,让他们所有的准备都落了空。

回到工位上,消息似乎已经不胫而走。

开放式办公区里,原本嘈杂的键盘声稀疏了许多。

同事们投来的目光里,有同情,有惊讶,有着幸灾乐祸,甚至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幸灾乐祸。

项目组里跟我最久的小张,红着眼圈想过来说点什么,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我没有立刻收拾东西,而是打开了“方舟核心”的项目文档。

花了一个多小时,我将所有正在进行的工作、潜在的技术风险、以及后续版本的迭代思路,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地写了一份交接文档。

每一个模块的负责人,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注意事项,我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做完这一切,我才开始收拾我那不多的个人物品。

一个用了多年的保温杯,一盆长得蔫蔫的绿萝,几本翻旧了的技术书籍。



十三年的青春,最后只装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纸箱。

抱着箱子往外走的时候,经过赵俊的独立办公室,他正隔着玻璃看着我,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发出声音。

我没有停留,也没有回头。

在公司内网的个人主页上,我发了最后一条动态,只有六个字:“山高水长,江湖再见。”然后点击了退出登录。

走出思特科技的大门,下午的阳光有些晃眼。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想象中的失落和愤怒,反而是一种久违的、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

也好,我想,这根绷了十三年的弦,也该松一松了。

回到那个付了首付、月月还贷的家里,我把纸箱随手放在墙角,然后走进厨房,给自己下了一碗面,卧了两个荷包蛋。

常年不是外卖就是公司食堂,我已经很久没有正经给自己做过一顿饭了。

吃完面,我把工作手机彻底关机,扔进了抽屉里。

世界一下子清静了。

阳台上,我搁置了很久的木工家伙什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

我找出之前雕了一半的那个小马摆件,用砂纸细细地打磨起来。

木屑簌簌落下,带着好闻的香气。

我沉浸在这种纯粹的、只需要专注和力气的活计里,感觉过去十三年的疲惫,正随着那些粉末一点点从身体里剥离出去。

我为什么这么平静?

或许是因为,心里早就有了去意。

常年的高强度工作,颈椎和腰椎早就发出了警告。

更重要的是,我手里有技术,兜里有这些年攒下的一些积蓄,我不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赵俊今天让我走,也许明天就有别的公司请我去。

对我来说,这更像一次计划外的长假。

夜里,我睡得格外香甜,一夜无梦。

这是几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02

第二天上午,我给阳台上的花草浇完水,正哼着小曲儿擦拭着我的木工工具,门铃突然响了。

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我有些纳闷。

透过猫眼往外一看,整个人都僵住了。

门口站着的,竟然是我的前老板赵俊。

他一脸局促不安,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就很贵的水果篮,像是来探病的。

而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二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崭新的、不太合身的西装,眼神躲闪,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昨天下午,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人事经理正领着他熟悉环境,介绍说这是新来的同事,陈宇。

顶替我位置的“关系户”。

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我打开门,没有让他们进来的意思,只是倚着门框,平淡地问:“赵总,有事吗?我的离职手续应该都办完了,交接文档我也发到项目组邮箱了,写得很清楚。”

我的平静,似乎比愤怒更有杀伤力。

赵俊的脸涨了涨,他看了一眼我身后的客厅,那里整洁明亮,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我昨天在公司那个堆满文件和咖啡杯的工位截然不同。

他的眼神更加复杂了。

“老林,那个……能不能进去说?”他搓着手,语气近乎于请求。

我侧了侧身,算是默许了。

心里却冷笑,想看看他到底要唱哪一出。

两人拘谨地换了鞋,走进客厅。

那个叫陈宇的年轻人,从头到尾都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赵俊把水果篮放在茶几上,局促地在沙发上坐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没给他这个时间,直接开门见山:“赵总,有话就直说吧,咱们之间,用不着拐弯抹角了。”

赵俊长叹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老林,我知道昨天的事,是我对不住你。”他总算说了一句人话,但下一句,就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但是,公司现在真的遇到大麻烦了。你得……回来帮个忙。”

我差点笑出声。

他艰难地解释着。

原来,我昨天离开后,“方舟核心”项目组就连夜加班,试图解决一个我走之前就标记出来的算法兼容性问题。

结果,不但没解决,反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测试环境的数据底层逻辑都紊乱了。

客户明天就要派人来检查第一阶段的交付成果,如果拿不出东西,不仅几百万的预付款要退,后续上亿的合同也得泡汤,公司可能直接就完了。

“团队里的人,包括新来的陈宇……都束手无策。只有你,老林,只有你对‘方舟’的底层架构最熟。我……我实在没办法了。”赵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

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凉白开,心里一片冰冷。

这就是我奋斗了十三年的公司,离了我,连二十四小时都撑不住。

“所以呢?”我看着他,淡淡地问。

赵俊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说:“所以想请你回来,当‘临时技术顾问’。不用回公司坐班,远程指导就行。按天算钱,薪酬……就按你之前日薪的三倍!只要能帮公司渡过这个难关,什么条件都好说!”



三倍日薪。

他倒是真舍得下本钱。

我把水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砰”的一声。

一直低着头的陈宇被吓得一抖。

“赵总,”我冷冷地看着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把我开了,就是为了让这位陈宇同志上位。现在项目玩不转了,你又带着他,跑到我家来,让我拿三倍的工资,教他怎么干活,怎么把你这个公司救回来。你不觉得这事儿,特别滑稽吗?”

赵俊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翕动着,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理亏。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尴尬得能滴出水来。

我以为,这场荒诞的闹剧,会以他们的落荒而逃收场。

就在这尴尬到冰点的时刻,一直沉默不语、如同背景板的陈宇突然上前一步。

他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胆怯和拘谨,而是变得异常锐利和凝重。

他盯着我,用一种与他年龄和外表完全不符的沉稳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林工,这不是请求,是警告。就在你离开公司后三小时,有人激活了你在‘方舟核心’内核层留下的‘摆渡人接口’。”

我大脑“嗡”的一声,如遭雷击,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摆渡人接口”,这个名字,除了我自己,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那是我在设计“方舟核心”之初,为应对最极端的、比如整个服务器集群被物理摧毁或遭遇毁灭性网络攻击这类灾难时,预留的一个从未向任何人,包括赵俊提及的、权限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紧急重置与修复通道。

它像一个幽灵,潜藏在系统最深处,启动它的“信物”和指令,是我用一套极其复杂的个人加密算法生成的,理论上,只有我能激活。

我死死地盯着陈宇,心脏狂跳,后背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

他是怎么知道的?

陈宇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他没有理会旁边同样一脸震惊的赵俊,继续用那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对方不仅激活了它,还用你的加密签名,在项目交付给客户的核心模块里,植入了一段会在系统满负荷运行时引爆的数据污染‘脏弹’。现在,在所有的系统日志里,每一次危险操作的记录,都清清楚楚地指向了你的身份标识。裁掉你,不是为了让我顶替你,而是为了把你这个唯一的‘解钥人’踢出局,然后用你的身份,完成这次栽赃。”

他停顿了一下,最后的话语如同冰锥,一根根扎进我的心里,让我遍体生寒:

“客户的系统一旦崩溃,造成的损失将是天价。这份商业犯罪的责任,在法律上,将由你一人承担。”

03

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窗外的阳光明晃晃地照进来,落在茶几上,但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我不是被“优化”了,我是被设计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