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累及皮肤、关节等多个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尽管现有生物制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仍有大量患者未能达到疾病有效控制。近年来,研究提示IL-17A与IL-17F在疾病中共同发挥作用,双靶点抑制可能带来更全面的治疗效果。新型纳米抗体药物sonelokimab正是这样一款双靶点抑制剂。
近日,《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发表其2期试验,显示sonelokimab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治疗12周时近半数患者关节症状减轻50%以上,超过3/4患者皮肤症状减轻90%以上,更亮眼的是,第24周时有近半数患者同时实现关节症状减轻70%、皮肤症状完全清除。
![]()
截图来源:
N
ature Medicine
Sonelokimab是一种人源化纳米抗体,由三个抗体重链可变区蛋白域共价连接组成。其中两个蛋白域可高亲和力选择性结合IL-17A和IL-17F,有效阻断IL-17A/A、IL-17A/F及IL-17F/F二聚体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第三个蛋白域则结合人类白蛋白,有助于药物在炎症水肿部位的富集,从而增强局部疗效。其分子量仅约40 kDa,远小于传统单抗(150 kDa),可能具有更优的组织渗透能力。
这项名为ARGO的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207例处于疾病活动期的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患者随机分组,每4周一次接受伴有诱导剂量的sonelokimab 120 mg(43人)或60 mg(41人),或每4周一次无诱导剂量的sonelokimab 60 mg(41人),或安慰剂(40人),或每两周一次活性对照药物(阿达木单抗40 mg,42人)。诱导剂量在第0、2、4、6周分别用药。
前12周为研究A部分,第13周至第24周为研究B部分。在B部分,安慰剂组患者均改用无诱导剂量的sonelokimab 120 mg,第12周结束时TJC68(68-压痛关节数)/SJC66(66肿胀关节数)反应极小(改善<20%)的患者被重新分配到更高剂量或更换治疗组。
![]()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达到ACR50(定义为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改善50%以上,且5个疾病重要维度中至少3个分别改善50%以上)的患者比例。第12周时,sonelokimab 60 mg与120 mg诱导组的ACR50应答率分别达到46.3%与46.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0%;sonelokimab 60 mg无诱导组ACR50应答率为36.3%,但与安慰剂组的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活性药物对照组的ACR50应答率为42.9%。
Sonelokimab组患者的ACR50应答率改善持续至第24周,各组比例在58.1%~61.0%,第12周从安慰剂组转为sonelokimab 120 mg无诱导组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强劲的关节疗效,第24周时ACR50应答率为54.1%,比第12周增加了34.1%。活性药物对照组在第24周时的ACR50应答率为54.8%。
![]()
▲各治疗组实现ACR50的患者比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ACR20、ACR70等次要指标上,sonelokimab组患者达标比例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甚至略高于活性药物对照组。
在对皮肤症状的改善方面,sonelokimab同样表现突出。第12周时,PASI 90(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改善至少90%)应答率在sonelokimab 60 mg诱导组高达76.9%,120 mg诱导组为59.3%,远高于安慰剂组的15.4%。sonelokimab 60 mg无诱导组和活性药物对照组的PASI 90应答率均为50%。Sonelokimab对于PASI 90的改善同样持续至第24周。以PASI 75和PASI 100评估,sonelokimab同样展现出疗效优势。
![]()
▲各治疗组实现PASI 90的患者比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值得关注的是,第24周时,高阈值终点如ACR70和PASI 100的复合指标在sonelokimab组中也实现近半数患者达标(不同剂量组达标率31.3%~48.1%),相比之下活性药物对照组仅18.8%实现这一综合目标。Sonelokimab组更高比例(46.3%~62.2%)患者达到最小疾病活动度(MDA),活性药物对照组这一比例为45.2%。这些数据显示出sonelokimab在多重组织病变中的综合控制能力。
![]()
▲各治疗组实现ACR70 + PASI 100的患者比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Sonelokimab在患者多项报告结局方面也带来显著获益,如焦虑、抑郁、疼痛、疲劳、社会参与等,反映出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亚组分析显示,sonelokimab在不同性别、体重及无论是否合并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中疗效一致。
安全性方面,sonelokimab整体耐受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已知IL-17抑制剂类一致,常见不良事件包括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红斑和头痛。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率较低(2.1%~2.4%),均为轻中度,未见复发。研究中未发现炎症性肠病、严重肝脏酶学异常、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抑郁或自杀倾向等特殊安全性信号。
总体而言,sonelokimab在银屑病关节炎的各项疗效指标上都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应答率,且耐受性良好。目前两项3期临床试验IZAR-1与IZAR-2正在开展,分别针对未接受过生物制剂及对TNF抑制剂应答不佳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探索sonelokimab的疗效。期待这款疗法取得更多积极进展,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期刊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McInnes, I.B., Coates, L.C., Mease, P.J., et al., (2025). Sonelokimab, an IL-17A/IL-17F-inhibiting nanobody for active psoriatic arthriti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Nat Med, DOI: 10.1038/s41591-025-03971-6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