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外网网红在中国街头做的一个测试引发热议。
这位黑人网红故意将一个钱包丢在马路上,想测试一下中国人的素质。
这个老外假装打电话的同时,把一个黄色钱包故意丢到地上,然后继续装作打电话的样子往前走,这时对面走过来一位穿着条纹上衣的小姐姐,她很明显看到了地上的钱包,还特意盯着钱包看了几秒钟,最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但并没有弯腰去捡的意思。
![]()
紧接着又迎面而来几名男生,穿着黑色外套,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男生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钱包,因为戴着眼镜视线不好,走到钱包跟前时他还特意低头看了看,看完之后跟那个条纹衫小姐姐一样,若无其事离开了,后面那几个男生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但没有一人捡那个钱包。
![]()
那个黑人老外一直在前边打电话,后来,专门找了一辆停在路边的电动车坐了下来,来来往往的人,几乎都发现了钱包,但没人去捡,最有意思的是,一个拿着饭盒的小伙子,只顾着看自己手里的食物,没看见钱包的他,直接一脚踩了上去,哪怕是脚下踩到东西,小伙子都没有回头看一下。
![]()
这个视频持续了不到两分钟,钱包纹丝不动,路过的人虽然好奇,但也只是瞟一眼而已,没人弯腰去捡。
这个结局其实是意料之中的,说实话,在中国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测试咱们的素质有点贻笑大方,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出门还带现金呢?
毕竟咱们的钱大都在手机里,这个钱包捡起来与否跟素质不能直接挂钩。
如果我在现场,我也不会去捡,不是因为我道德多么高尚,而是因为我担心是诈骗,毕竟这种老套的骗术,大家都听过。
这也间接暴露一个问题,有些老外思想还停留在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现在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用钱包,甚至他们脑海里都没有钱包这个概念,老外可能不知道咱们现在的手机支付有多强大。
虽然大多数人不捡钱包都是因为担心是诈骗,但不得不说这种测试还是挺恶心的,要知道这种测试在中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尽管这个视频让不少同胞反感,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写一写,因为它折射出的恰恰是一个强大、安全且高度数字化的现代中国,网友们的反感,实际上是对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测试方式的本能排斥,以及对祖国治安与发展成就的自信。
要知道,一个被遗落的钱包在短短两分钟内依然“纹丝不动”,在很多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它可能早已不翼而飞。
但在中国,尤其是遍布“天网”工程摄像头的城市街头,这种安全感已成为常态,我们“视而不捡”,因为路不拾遗是当下社会治理的更高境界。
这份底气,来源于国家强大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我们不屑于去捡,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钱包它最终会通过更安全、更正规的途径回到主人手中。
其次,我们对“诈骗”的高度警惕,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一种智慧,中国人的防骗意识,是在与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街头骗局“斗智斗勇”中锤炼出来的,我们被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贪图小便宜”,这种看似很冷漠的警觉,却是现代社会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必备素养。
![]()
这个测试视频中,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诈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映入眼帘一个来历不明的钱包,我们大脑中首先拉响的不是“占便宜”的警报,而是“陷阱”的警报,这不是道德滑坡,而是我们在法治社会中对潜在风险的本能规避,诚然,一个需要时刻提防被骗的社会是可悲的,但一个全民都具有高度防骗意识的社会,无疑是成熟和理性的,我们全面下载反诈APP便是最好的佐证。
我们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钱包这个概念”不是说大话,是当下的真实写照,当手机支付、电子身份证明、交通卡、钥匙等等全部集成于一部智能手机时,一个实体钱包的价值已大幅缩水。
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军事实力和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这种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移动支付,这种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与安全,是许多仍停留在“现金社会”的外国朋友难以切身理解的,这个黑人老外就是如此,他测试的,是一个在我们生活中几乎已经“消亡”的物品,其结果自然毫无代表性可言。
那个拿着饭盒的小伙子踩上一脚,让这个测试视频增添了一些喜感,这位网红的测试,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时空错位”喜剧,他试图用旧世界的尺子,来丈量新世界的维度,量出的只能是自己的无知与滞后。
今日之中国,我们可以用一部手机走遍天下、我们可以在晚上安心散步、能让一个钱包在街头“安全地”躺上两分钟,这份底气和安全感,远比在镜头前表演“拾金不昧”更为珍贵,也更为真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