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的特朗普从不缺话题性:集会中挥舞的手臂、社交媒体上犀利的推文、发布会里即兴的表态,每一个动作都能搅动全球舆论场。特朗普总能用强烈的个人特质占据头条,却唯独对埋在美国经济地基下的那颗巨型“炸弹”讳莫如深,截至2025年10月21日,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达到38019813354700.26美元的惊人数字。是真的视而不见,还是刻意回避?答案就藏在债务狂奔的轨迹里。
![]()
美国国债的增长早已超越“惊人”范畴,彻底驶入失控快车道。2025年8月中旬才刚迈过37万亿美元门槛,短短两个多月就再增1万亿美元。若用更具象的数字衡量,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JEC)的估算更令人心惊:过去一年,国债以每秒69713.82美元的速度膨胀,折算下来每天增加约60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诞生2.5亿美元新债。这意味着,即便在特朗普一次公开露面的间隙,美国的债务负担也已悄然加重,而这颗“炸弹”的引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短。
面对紧迫的债务危机,特朗普的应对堪称“选择性失明”。他要么抛出“债务负担可能没那么高”的论调,暗示财政部数据存在“虚假成分”,却始终拿不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支撑;要么构思出“售卖1000万张500万美元移民‘金卡’还清国债”的荒诞方案,被美国民众直接斥为“脱离现实的笑话”。即便迫不得已提及债务问题,他也只聚焦于“提高或取消债务上限”以避免违约,对削减赤字、控制支出等核心议题避而不谈。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不过是推迟引爆时间,而非拆除引线。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亲手为这颗“炸弹”添加燃料。尽管白宫宣称通过“削减开支”将赤字降至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但2025年7月签署的相关法案中,既包含约4.5万亿美元减税措施,又将债务上限再度提高5万亿美元。一边喊着“控债”口号,一边扩大开支、减少财政收入,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导致债务规模在其任内持续飙升,从2024年的35万亿美元,到2025年10月的38万亿美元,一年多时间猛增3万亿美元,增速达到2000年以来的两倍。
![]()
债务狂奔的代价早已显现,且正加速侵蚀美国经济根基。随着美联储为应对通胀持续加息,国债利息支出已成为联邦预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过去10年,美国在债务利息上花费了4万亿美元;而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14万亿美元。截至2025年7月,仅利息支出就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当年联邦总支出的17%。
这种“以债养债”的循环正引发连锁反应: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挤压投资空间;抵押贷款利率走高,削弱民众购买力;通胀压力持续,不断侵蚀居民财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接连下调美国评级,投资者信心持续流失。彼得・彼得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彼得森直言,政府停摆期间债务突破38万亿美元,正是议员们逃避财政职责的直接证明。
特朗普对债务问题的回避,本质上是政治短视与利益算计的结果。在美国“选票政治”逻辑下,削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福利支出会得罪选民,增加税收又会触怒资本集团,唯有继续借债才能维持政策许诺与利益平衡。于是,38万亿美元的债务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更能吸引眼球的争议性话题。
但债务不会因回避而消失:按照当前增速,未来十年利息支出将吞噬大量公共投资;高通胀与低增长的“滞胀”风险可能随时爆发;全球金融体系也将因美元信用动摇而承受冲击。
![]()
当特朗普在聚光灯下挥动手臂时,38万亿美元的国债正以每秒近7万美元的速度悄然增长。这场喧嚣与沉默的反差,恰似一场危险的赌博,用短期的政治热闹,赌上美国经济的长期未来。只是这颗定时炸弹不会永远沉默,当引线燃尽的那一刻,再响亮的口号也挡不住爆炸的冲击。
特别声明:消息来源齐鲁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