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刚:车轮碾过烽火路 理发推推出战友情
一副驾驶盘,一把理发推,承载着一位老兵跨越四十年的奉献与深情。
胡小刚,1962年出生,洋县洋州街道办东二街人,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21军61师炮兵团汽车连。这个看似平凡的老人,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往事。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曾经在战火中紧握方向盘,也曾在休憩时为战友理过发。
![]()
热血从戎 铸就钢铁运输线
1980年12月,年轻的胡小刚穿上军装,走进兰州军区21军61师炮兵团汽车连,开始了与驾驶盘相伴的军旅生涯。
1985年12月,胡小刚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参加两山轮战。作为配属第41师丙炮团汽车连的副班长,他肩负着向前线运送弹药的重任。
运输车队被称为战场上的生命线。胡小刚和战友们驾驶着满载弹药的车辆,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常常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车队行进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敌军特工经常潜伏在运输线周围,伺机破坏。
“那时候,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秒,稳一分,前线战友就多一分保障。”
汽车连的官兵们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多次冒着炮火运送弹药和后勤补给物资,成为“千里运输线上一支挡不住打不垮的钢铁长城”。由于在整个轮战期间胡小刚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任务,还始终保持车辆完好无损,其专业素养和战斗精神得到了全连官兵的一致认可,荣获个人二等功。
这段在钢铁运输线上的战斗经历,不仅铸就了胡小刚的军功章,更塑造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人生轨迹。从战场到地方,从军人到工人,他始终保持着汽车连的那股劲头,将"钢铁长城"的精神延续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汽车兵的责任与担当。
![]()
战地理发 推子推出战友情
在炮火暂歇的间隙,胡小刚总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理发工具,为战友们理发。简陋的理发剪、梳子、围布,在他手中仿佛有了温度,为战士们拂去战场的尘埃,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看着小刚专注地理发,那一刻仿佛忘记了身在战场。”一位战友深情回忆。这把普通的理发推,不仅修剪着战士们的发丝,更维系着战友间深厚的情谊,成为艰苦战场上一道温馨的风景。
转战新岗位 续写忠诚与奉献
1988年8月,胡小刚脱下军装,转业分配到地方物资局工作。物资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机构,承担着钢材、煤炭等重要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职能。胡小刚被安排负责开大货车,承担物资运输任务。在物资局工作期间,胡小刚延续着在部队养成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驾驶着大货车,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将各种建设物资准时送达目的地,为地方经济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荣休归家 朴实无华守初心
2022年,胡小刚光荣退休。如今,他在老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我只是尽了一个军人应尽的职责。”谈及往昔,胡小刚总是这样轻描淡写。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兵最可贵的品质——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回望他的人生轨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战场上,他是勇敢可靠的汽车兵;工作中,他是勤恳踏实的老师傅。一副方向盘,见证了他跨越四十年的执着坚守;一把理发推,诉说着他温暖他人的赤子之心。
时代在变,岗位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胡小刚用他最朴素的方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那就是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能看见责任,守住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