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就是反常,刚收完麦子,气温未经过度,就直接达到了三十五六度,这可是以前三伏天才有的高温啊!上天可不管是几伏天,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它就要惩罚!气温升高才只是一个方面,至于其它的惩罚措施,那是天机,咱可猜不透。
![]()
早上,万里无云,旭日东升。晚起的人们还未来得及享受早上的清凉, 骄阳已把似火的热浪涌向大地。我嫌城里的热岛效应太强,所以就早早地吃完早饭,去郊外骑车行。
南环路的东延段直通徐沛快速通道,我沿着东延段慢慢地骑行。刚刚收完麦子的地里,仿佛还散发着新麦的清香。空旷的麦地里,有的地块已经放水泡田,为插秧做着准备。
路边的果园里,石榴花鲜红似火,桃子挂在枝头上红着脸向路人微笑,黄澄澄杏子地把枝头压弯。好一派田园风光!
不知不觉,来到一个路口,路边几位老人正在树荫下聊天。我停下自行车,走了过去。一打听,路南边的村子是十里铺。
十里铺,记得有位同学的家在十里铺,只是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见过面了,关于他的消息也是零零碎碎。
听说他最初是一名人民教师,后来成了一名中学校长。至于他现在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的情况,皆不清楚。今天来到他所在的村子,也许能见上一面吧?
“苗德沛是你们村的吧?”
![]()
“是的!他刚刚走过去有十分钟!”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快言快语地回答我。
“他去哪里了?"我问。
“拾麦呗!夏季拾麦,秋季拾稻。今年从开始割麦,他就饭顾不得吃地在地里拾麦穗。不光拾麦穗,就连收割机撒在地头的麦糠也呼拉走!你找他也好找,只要地里有拾麦的,准是他!”
老人的一番话,出乎我的意料。下面是我与老人们的一段对话:
"他不是有退休金吗?”
“退休金每月八千多,他舍得花么?”
“他省钱的目的,是想帮帮他儿子吧?“
“他儿子混得不错的,人家也不啃他,其他的孩子都不啃他。”
“那他为何还这么节俭?"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除了拾麦捡稻,平时还干零工,修这条路时,他还干了几个月零工。没事时就去撒鱼卖。反正一年到头都不闲着。“
"他一个月八千多退休金,连件新衣服也不舍得买,不能说他穿得像个乞丐似的,我敢说俺庄上的人都比他穿的强,至今还穿着三十年前的中山装!"
“他儿子给买的手机也不用,不会骑电车,出门不是骑自行车就是骑脚蹬三轮车。”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说,我对这位多年不见的同学也真的无语了。不过,我还是想找到他,见上一面,倾听他的心声。
我顺着老人指点的方向,沿着田间的生产道路转了几个地块,目光所及处,没有看到有人在拾麦子。
也许他到更远处去拾麦子吧?
天更热了。毒毒的太阳把大地晒得像桑拿间。老同学,这么热的天,还在地里拾麦穗,你是何苦呢?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听说的一件事:我县金融行业的一位省级老劳模,今年已八十多岁了。
退休后,他一直住在农打的老房子里。穿的还是多年以前的工作服,吃的是农村人家的家常饭。儿女们都有稳定的收入,在县城给他买好了房子,让他去住,他就是不去。儿女们没办法,只好随他吧!
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这位同学,那位省级老劳模,他们选择的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
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心愿。只要他们生活得好,生活得开心,就是好的生活方式。祝他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