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厂员工发帖吐槽自己新来的Leader浑身散发浓浓的“阿里味”,他之前是在蚂蚁工作,为了规避竞业换了个名字入职。他入职后现在每天上班的时间比规定的作息多了两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准备向他的原公司(蚂蚁)举报违反竞业协议,询问举报途径的联系方式。
![]()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阿里味”?一位阿里老员工这样总结:阿里作为成熟公司,却要求要求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创业公司老板去使唤导致的错位。上面的本意是让每个人都有拼搏精神,但到了下面慢慢形成了假大空的味,每个人都在讲故事抢资源,每个人考虑的都是自己还能活几年而不是真正考虑是否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阿里味”的工作方法其实更适合行业飞速发展的情况,高层只管战略、战术让员工在“江湖厮杀”中去碰撞。但他个人认为这种方式不适合“稳定或没增长”的业务,因为会导致组织过于分散,无意义的卷汇报。没有增长的时候,可能反而大家更希望看到高层指条明路,而不是互相内耗。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奇奇怪怪的词汇(大厂黑话)从大厂内部汇报沟通中创造出来,如果不把自己说的高大上玄玄乎乎一些,不好进行向上“管理”。
以上这些问题,不只是存在于阿里,其他大厂多多少少都会有,特别是一些老牌大厂。
如果一家公司空降了来自阿里系的Leader,常见的做派是比较喜欢写文档,顶层设计,大开大合,指数型增长的方案(注:不是执行是方案),而且还很能说。如果遇到的是能干实事的,大概会带团队冲在前面,恭喜你可以后面跟着长长见识。如果是那种画饼、pua,向上管理能力牛的一批的Leader,我建议实在不能忍直接跑路。
大厂的竞业协议如果公司跟你来真的,一旦违反的话那基本上是在劫难逃,所以我这里劝大家对于竞业问题还是要慎重。曾经看过一位律师解析阿里状告某前员工违反竞业的案例,法院判决该前员工返还阿里竞业限制补偿金9万多、违约金84万多。
![]()
一般来说,员工从大厂离职被通知启动竞业,那么在竞业期,每个月系统固定时间给你发邮件,让你在线提交近期的社保证明等。如果在竞业期发现某员工违反了协议,公司决定采取手段“杀鸡儆猴”,那么公司首先会固定证据,然后高额索赔。寻找、固定证据的活一般由第三方专门从事此业务的公司进行,常见的方式有:给你新的工作地址发邮件,要求本人签收;去你工作所在地拍照,证明你进出公司上班;电话录音,会通过接口找人或者套同事话的方式证明你在竞对公司上班......。
以上这些针对是基层员工,如果涉及的是核心人才(中高P)等急缺人才,这种人一般入职竞品公司时都会被问是不是有竞业限制,新公司都知道竞业情况但坚持要用,那基本上都是对违约金帮员工做兜底了。
作者:大喇叭;编辑:思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