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小三15年没回家,儿子大学毕业后去质问,见到情妇时愣住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安徽一座经济并不发达的小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浪潮汹涌袭来,无数人的生活因此改变,许多人开始为生计奔波。

张伟是县纺织机械厂的基层管理人员,这份工作在当地算得上是体面差事。他们一家住在单位分配的两室一厅房子里,虽不奢华,但在那时已让不少人羡慕。

妻子王慧在县三中教数学,夫妻二人收入稳定,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他们有个七岁的儿子张宇,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伶俐,是夫妻俩的心头宝。

那时候,张伟对儿子宠爱有加,每次出差归来,都会给张宇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儿。1997年春节,张伟专门从省城给儿子带回一个电动玩具火车,张宇高兴得手舞足蹈。

“爸爸,再陪我玩会儿嘛!”小张宇拉着父亲的手,眼神里满是期待。
“行,再玩一刻钟,爸爸明天还得上班呢。”张伟笑着,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

这样的欢乐时光,在张宇九岁时逐渐减少。厂里效益每况愈下,张伟开始频繁加班。每晚回到家,他总是眉头紧锁,对家人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你爸最近工作太累,要懂事,别惹他生气。”王慧常常这样叮嘱张宇。

年幼的张宇不明白大人的世界,只觉得爸爸陪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一连几天都见不到父亲,就算到了周末,父亲也总是疲惫地瘫在沙发上看报纸,或者出门和同事喝酒。

十岁那年,张宇第一次听到父母激烈争吵。

“你又跑哪儿去了?电话也不接,回来还一身酒气!”卧室里传来王慧愤怒的声音。
“工作应酬,你懂什么!厂子都快倒闭了,我不多活动活动,以后喝西北风去啊!”张伟的声音比以往更加暴躁。

张宇躲在自己的小床上,紧紧裹着被子,泪水无声地滑落。他多么希望父母能像从前一样和和睦睦,多么希望父亲能像以前那样陪自己玩耍。

十一岁生日那天,张宇满心期待父亲能早点回家陪他过生日。王慧特意做了他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和番茄炒蛋,还买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张宇不停地追问。
“快了快了,他说今天一定早点回来。”王慧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可直到晚上九点多,蜡烛点了又灭,灭了又点,张伟还是没有回来。王慧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始终无人接听。最终,张宇在失望中吹灭了蜡烛,默默许下心愿:“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我们。”

深夜十一点多,张伟才醉醺醺地回到家,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气和刺鼻的香水味。

“孩子的生日你都不记得了吗?”王慧压低声音,语气中满是质问。
张伟不耐烦地说:“什么生日不生日的,这么小就学会浪费钱!明天我要去广州出差,别烦我!”

那一夜,张宇听到母亲在房间里压抑地哭泣。他紧紧抱着父亲去年送他的那个旧玩具熊,那是父亲留给他的为数不多的礼物之一。

第二天清晨,张伟提着行李箱站在门口。
“爸爸这次去广州谈个大项目,可能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你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他对张宇说,语气比昨晚温和了许多。
张宇点点头,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扑到父亲怀里,他已经隐隐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变了。
“等我回来,给你买遥控飞机。”父亲摸了摸他的头,转身离去。

那时的张宇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十五年。起初,父亲每周都会打电话回来,说广州的项目进展顺利,但需要长期跟进。

一个月后,张伟告诉王慧,厂里决定调他去广州工作,薪水涨了三倍。
“我先安顿下来,找好学校和住处,就接你们过去。”电话里,张伟信誓旦旦。
王慧在电话这头沉默许久,最后只说了句:“你自己多保重。”

张宇那时还天真地以为,不久后全家就会去繁华的广州生活,他会有新学校、新朋友,还能经常见到爸爸。可现实却无比残酷,这样的团聚从未实现。

父亲的电话越来越少,每次通话都很简短。不过,他寄回来的钱倒是很准时,每月初必定到账,但金额始终没变,十五年如一日。

小学毕业典礼上,看着其他同学的父母都来参加,张宇只有母亲一人在台下鼓掌。那天晚上,他翻出父亲留下的照片,呆呆地看了很久。

“爸爸工作很忙,他心里还是很爱你的。”王慧总是这样安慰他。



但张宇心里清楚,父亲的缺席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每逢父亲节,他都不知道该给远在广州的父亲写什么,最后都是写一些客套的问候,连寄出去的勇气都没有。

青春期的叛逆让张宇对母亲的解释产生了怀疑,为什么父亲从不回家?为什么母亲不主动离婚?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问母亲:“妈,爸爸是不是在广州有了新家庭?”
母亲的手微微一抖,茶杯里的水洒了出来:“别瞎说!你爸是为了我们才在广州辛苦工作的。你要体谅他。”

张宇不再追问,但心中的疑惑却越来越深。他开始在日记本上写满想对父亲说的话,有愤怒也有思念,有控诉也有理解。这成了他情感的宣泄口。

“今天是我十五岁生日,爸爸又只是打了个电话。他问我需要什么礼物,我说不需要,只希望他能回来看看我和妈妈。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工作走不开。我已经五年没见过他了……”

张宇的生活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继续着,母亲王慧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她用坚强和爱填补着家庭的空缺。为了多挣钱,母亲晚上还去辅导班兼职,只为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妈妈,你别太累了。”张宇心疼地说。
“没事,妈妈不累。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妈妈就满足了。”王慧微笑着,眼角的皱纹却透露出岁月的沧桑。

高中时,张宇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每次学校开家长会,他都提前告诉母亲不用来,怕同学们议论他没有父亲。

十七岁那年,班主任让大家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张宇坐在教室里,笔尖在纸上徘徊许久,却写不出一个字。最后,他交了一篇空洞的应付之作,得了个及格分。

那天放学回家,他破天荒地打了电话给父亲。
“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和妈妈?”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父亲说:“等你考上大学,爸爸一定去看你。”

张宇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但他决定努力学习,至少给父亲一个回家的理由。高三那年,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广州的大学,这样就可以去找父亲,亲眼看看这十几年来,父亲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2019年,凭借优异的成绩,张宇如愿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临行前,母亲塞给他一个信封。
“这是你爸爸的地址和电话,他已经知道你考上了广州的大学,说会来火车站接你。”

张宇点点头,心中却不抱太大希望。果然,到达广州火车站时,站台上人来人往,没有父亲的身影。他拨打了父亲的电话,对方说临时有事,让他自己先去学校报到。
“没关系,我自己能行。”张宇平静地回答,挂掉电话后,心中的失望却如潮水般涌来。

大学报到的第一周,父亲终于联系他,约在一家普通的餐厅见面。十五岁的张宇见到的父亲,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但穿着得体,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儿子,你长大了。”父亲有些局促地说。
“嗯。”张宇简短地回应,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那顿饭吃得很尴尬,父亲问了些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张宇也只是简单回答。饭后,父亲给了他一张银行卡。
“里面有两万块,你的生活费。缺钱随时跟爸爸说。”

张宇没有拒绝,但也没有道谢。十五年的缺席,不是一顿饭和一张银行卡能弥补的。
“你妈妈还好吗?”临别时,父亲问。
“还好,就是太辛苦了。”张宇忍不住讽刺道,“这些年都是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的。”

父亲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又恢复常态:“我在广州工作也不容易……等有空,我回去看看她。”

张宇不再说话,转身离去。他知道,父亲的承诺大多是空话。大学生活开始后,张宇多次尝试联系父亲,约他见面,但父亲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推脱。每次通话,父亲都显得很匆忙,言辞间透露出不安和闪躲。

大二那年,张宇发现父亲寄给母亲的生活费数目一直没变,每月三千元,这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显得有些微薄。而他在广州的大学生活开销很大,母亲不得不继续兼职补贴他。

“妈,我找个兼职吧,不用你寄钱来了。”电话里,张宇心疼地说。
“不用,妈妈还能挣钱。你安心学习就好。”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

张宇咬咬牙,接受了母亲的好意,但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查清父亲的真实情况。大三那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一切。

那天,张宇的室友刘阳要去接父母,邀请他一同前往。刘阳的父母来自湖南农村,朴实热情,对张宇格外照顾。
“小张,你爸妈怎么不来看你啊?”刘阳的父亲问。
“我爸在广州工作,很忙,我妈在老家。”张宇简短回答。
“哦,在广州啊,那挺方便的。做什么工作啊?”
“国企,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张宇有些尴尬。

饭桌上,看着刘阳和父母亲密互动,张宇内心百感交集。这顿饭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氛围,回到宿舍后,他默默流下了眼泪。
“你爸在广州工作,为什么不去找他住啊?省钱又方便。”刘阳不解地问。

张宇苦笑:“我爸忙,我不想打扰他。”事实上,这三年来,父亲从未邀请他去家里做客,甚至刻意回避提及家庭和住所的话题。这让张宇越发怀疑,父亲在广州的生活并不简单。

命运的转折点在大四那年的一个周末。张宇去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买礼物,准备寄给母亲。就在精品店前,他看到了许久不见的父亲——张伟挽着一位优雅的中年女性,身旁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三人说说笑笑,一副和睦家庭的模样。

张宇站在原地,仿佛被定住了一般。他下意识地躲到一旁,跟着这“一家三口”。他看到父亲为那个女孩挑选了一条昂贵的项链,又陪着女人逛了几家奢侈品店。这与父亲对他和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那一刻,十几年来的疑惑有了答案——父亲在广州有了新家庭。张宇控制住自己没有上前质问,而是悄悄跟踪他们。他看到三人上了一辆豪华轿车,驶向市区的高档住宅区。通过车牌号,他记下了这些信息。

回到宿舍,张宇彻夜难眠。第二天,他用各种方法查询那个地址,最终确认了父亲的住所——位于天河区的一处高档公寓,房价至少在千万以上。

“国企基层干部,哈!”张宇冷笑,十五年来,父亲一直在撒谎。他不仅有了新家庭,还过着优渥的生活,而母亲却在老家省吃俭用,为了他的学费操劳到满头白发。愤怒和背叛感充斥着张宇的内心。他决定先不告诉母亲,等毕业后再做打算。

毕业前夕,张宇回家整理旧物,准备搬离宿舍。在翻找文件时,他意外在母亲的书柜深处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日记本。出于好奇,他用小工具打开了锁。

翻开日记,张宇震惊了。原来,母亲早已知道父亲的出轨和新家庭。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他十一岁那年。

“今天拨通了那个号码,接电话的是个女人。她说张伟早就想离婚,只是担心对孩子不好……我该怎么告诉小宇,他的父亲不要我们了?”
“张伟今天来电话,说要正式离婚。我请求他再等等,至少等小宇长大一些,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他同意了,但条件是我不能纠缠他,不能告诉小宇真相。”
“今天收到张伟的生活费,比上个月少了一千。我该怎么办?小宇的学费还没着落……”

一页页翻下去,张宇看到母亲为了维持家庭表面的完整,忍受了多少屈辱和痛苦。她从不在他面前说父亲的坏话,甚至编造各种借口为父亲开脱。这一切,只为了给他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

合上日记本,张宇泪流满面,他决定,毕业后一定要找到父亲,为母亲讨回公道。2023年夏天,张宇大学毕业,几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优厚的薪资待遇。

但他婉拒了所有offer,告诉母亲自己找到了一家小公司实习,需要先留在广州积累经验。
“工资不高,但能学到东西。你不用担心我,好好照顾自己。”他对母亲说。

母亲听后欣慰地笑了:“只要你过得好,妈妈就放心了。”张宇没有告诉母亲的是,他根本没有去工作。他用积蓄租了一间位于父亲公寓附近的小房子,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跟踪计划。他需要了解父亲的一切,包括工作、生活、以及那个“新家庭”。

每天清晨,张宇都会准时守在父亲家附近。他看到父亲西装革履地出门,驾驶那辆豪华轿车去上班。通过观察和打听,他得知父亲并非在什么国企工作,而是某知名金融公司的高管,年薪至少百万以上。

这与父亲每月寄回家的三千元生活费形成鲜明对比。张宇想起母亲为了供他上学,在学校教书之余还要去辅导班兼职,常常工作到深夜。想到这里,他对父亲的恨意更深了。

通过长时间观察,张宇逐渐摸清了父亲的生活规律。工作日,父亲早出晚归,周末,则经常与那位中年女性和年轻女孩外出购物或用餐。三人关系亲密,俨然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有一次,张宇看到父亲亲自开车接送那个女孩去学校。女孩下车前,父亲还细心地整理了她的衣领,叮嘱了几句,眼神中流露出真挚的父爱,这是张宇从未得到过的关爱。

“她到底是谁?”张宇心中充满疑问。那个女孩看起来十七八岁,比他小七八岁,是父亲与那个女人所生的女儿吗?如果是,那意味着父亲背叛家庭的时间比他想象的还要早。

一天晚上,张宇看到父亲独自一人在阳台抽烟,眼神中流露出疲惫和忧伤。这与他平日里成功人士的形象截然不同。难道父亲也有内心的挣扎和愧疚?这个念头在张宇心中一闪而过,但很快又被怨恨淹没。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张宇决定采取行动。他找了一份送外卖的兼职,借机进入父亲所在的小区,近距离观察那个“家庭”。通过小区保安的闲聊,他得知那个中年女性名叫赵雅琴,是某跨国企业的高管,家境显赫。

“赵女士人特别好,每次见到我们都打招呼,逢年过节还给保安送礼物。”保安大叔笑呵呵地说,“他们家小姑娘也特别懂事,经常帮助小区里的老人。”

张宇默默记下这些信息。他发现,父亲的新家庭在小区里很受欢迎,这与他记忆中父亲暴躁易怒的形象大相径庭。十月份的一天,张宇在小区门口看到父亲和那个中年女性正吵架。女人情绪激动,父亲则一脸愧疚。他们上了车,继续争执。

张宇躲在一旁,没有听清具体内容,只看到女人最后拿出手机给父亲看了什么,父亲顿时脸色大变。那一刻,张宇忽然有种预感——或许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不管怎样,父亲抛弃他和母亲十五年的事实不会改变。

十一月,天气转冷。张宇的存款所剩无几,他开始接更多外卖单养活自己。这天,他接到一个送往高档餐厅的订单,送完餐出来时,他惊讶地发现父亲和那个女孩正走进餐厅。

机会来了,张宇决定,今晚就是质问父亲的最佳时机。他换下外卖制服,整理了一下衣着,跟了进去。他看到父亲和女孩坐在靠窗的位置,有说有笑。女孩背对着他,他看不清她的样子,只觉得身形有几分眼熟。

张宇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
“爸,我找了你这么多年,今天终于见到你了。”张宇站在餐桌前,声音因紧张和愤怒而微微发抖。
张伟抬头看到儿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筷子掉在了桌上:“小宇?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想问问你,这十五年来,你到底去哪了?为什么从来不回家看我和妈妈?”张宇的声音在颤抖,眼睛却死死盯着父亲身旁那个年轻女孩,“是为了你的新家庭吗?为了你的新欢和……她?”

餐厅里的其他客人开始侧目而视。张伟慌乱地站起来,试图压低声音:“小宇,有话我们回家说,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
“回家?哪个家?你抛弃了十五年的那个家,还是你现在的这个家?”张宇讽刺地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妈为了我不辞辛劳,而你呢?你在广州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成立了新家庭!”

张伟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又变得慌张:“小宇,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我想的那样?那是怎样?你解释啊!”张宇情绪激动,指着那个女孩,“她是谁?你的女儿?你背叛了我和妈多久了?”

女孩始终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张伟护在她前面,一脸痛苦:“小宇,你先冷静一下……”
“我冷静了十五年了!”张宇握紧拳头,“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就在父子对峙的紧张时刻,一个优雅的中年女性走了进来。张宇认出来,这就是他经常看到与父亲一起的那个女人——赵雅琴。
“怎么回事?”赵雅琴看到这一幕,脸色也变了。
“赵姐……”张伟更加慌乱了,“这是我儿子,小宇……”



赵雅琴看看张宇,又看看张伟,然后走到女孩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小萱,抬起头来。”
女孩缓缓抬起头,张宇终于看清了她的样貌——这一刻,他如遭雷击,浑身发冷,几乎站立不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