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夏津:老产业插上“智能 绿色”新翅膀 “老纺锤”换发新质生产力

0
分享至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3日讯 在德州市乃至全国提起纺织业,绕不开“银夏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夏津以植棉蜚声全国,如何让传统产业澎湃新质生产力?夏津县实施绿色制造工艺与绿色能源应用推广“两手抓”,推进纺织产业绿色转型,引领企业向“智”提质、向“绿”增色、向“尚”升级,让老产业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实现品牌化升级,塑造一个新型纺织产业集群。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夏津宋楼镇的至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每条流水线的前端都配有一个智能显示屏,各个点位上的参数一目了然。公司新上的6万锭环锭纺高品质纱线项目正是采用了这套系统,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随时调节流水线上的关键参数,每年能节省成本约100万元。


夏津县至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田九印给记者介绍:“这套新引进的在线质量追踪系统,不仅能实时采集数据,还具有智能化维保、原料选配、能耗分析等功能,覆盖生产管理各环节。”

“老纺锤”转动新大脑,带来的是产品质量的跃升。在这里,每一锭纱线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系统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纱线,第一时间“锁住”,停止后续生产,同时把问题推送给相关工作人员。


纺织业作为陪伴人类文明千年的传统产业,高能耗是纺织产业在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当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夏津县将绿色变革渗透到产业毛细血管,不仅大力发展“绿色纤维”,更在减碳降碳上做文章。在凯威(夏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新建厂区厂房屋顶上布满了光伏板。

凯威(夏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永振说:“纺织行业是典型的‘电老虎’,电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 与新疆纺织企业相比,用电成本高是我们的劣势,有了这些光伏板,每年可节省360万度电,外加采用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不仅弥补了部分短板,而且产品品质更胜一筹。”


近年来,夏津县坚持“智改数转”行动,转思想、立标杆、带全局。一方面抓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区获批市级绿色园区,以点上突破促进全产业链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抓绿色能源应用推广,对51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占比达72.9%,同时加强碳能源管理,建设碳服务平台,打造夏津纱线“碳标签”。


夏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中亚表示:“我们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带动纺织产业集群提档升级。近3年纺织产业设备更新率达50%以上,72%以上的规上纺织企业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同时全面打造山东省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的建设,引领企业向‘智’提质、向‘绿’增色、向‘尚’升级,全面建设纺织产业大脑‘集招、集采、集销、集贷’应用场景,探索及碳标签认证、碳足迹服务于一体的碳能源管理平台,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以数字技术带动集群数实深度融合,强化纺织产业生态韧性。”

闪电新闻记者 苏孟雨 夏津融媒 姜天雨 黄栋 董娟 于振宗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incentive-icons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273299文章数 2368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