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
社保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承载着保障、安心与希望,在岁月的流转中默默编织一张安全网。那些或温馨、或感慨、或曲折的与社保有关的经历,是否都藏在您心间,等待诉说?
![]()
![]()


档案亮“黄灯” 人工来破解
![]()
那年春天,我走上退休审核岗位。原以为会终日与泛黄的纸质档案为伴,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一台电脑和一套覆盖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的电子化系统。直到遇见李师傅,我才真切领悟到:在数字洪流奔涌之下,我们守护的,是每一名职工具体而微、鲜活真实的人生。
那天,为李师傅办理退休审核时,系统亮起了“黄灯”。他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是1965年,但电子档案中最早的记录——《招收合同制工人登记表》上,登记的却是1967年。
这“消失的两年”,意味着他的退休申请必须暂时退回。电话里,李师傅的声音满是不安。第二天一早,他就匆匆赶到窗口,坐在我对面时,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反复摩挲着:“同志,这不可能啊……我盼退休这天盼了好久了。”
我完全能理解他的焦急。在全面数字化的今天,这类历史遗留的“信息沟壑”,恰恰最需要人工的智慧与温度。我的角色,绝非简单地点击“通过”或“不通过”,而是要做一名精准的“导航员”,为他点亮解决问题的前路。
“李师傅,您先别急。”我放缓语速,尽量让解释既清晰又温暖:“您可以尝试找找更早的原始凭证来核实信息。数字档案虽然全面,但有时也需要最源头的纸质材料佐证。您可以去市档案馆查询入职当年的职工花名册,那里很可能记录着最准确的初始信息。”
为了避免他来回奔波,我特意写下一份详细的办事指南,标注出具体地址、查阅流程、需提供的年份与单位信息,还特别注明,务必请档案馆在复印件上盖章确认。
几天后,李师傅再次来到窗口,手里紧紧攥着那份盖有市档案馆红色公章的职工花名册复印件。泛黄的纸页上,他的原始信息与身份证完全一致。所有疑虑瞬间消散,退休审核顺利通过。
李师傅长舒一口气,脸上绽开笑容:“同志,太感谢你了!这条路你指得明明白白,档案馆的同志一听就懂,办得特别顺!”
望着李师傅脚步轻快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满是触动。数字系统让社保服务更高效,可真正的便民,从不止于“一键通过”的便捷,更在于当冰冷数据遇上复杂人生时,我们能递出“怎么办”的清晰指引,送上“别着急”的耐心陪伴。
那些被岁月浸染的纸质档案、反复核对的信息细节,连接的不只是退休审核的流程,更是普通人盼了大半辈子的安稳期待。在数字浪潮里帮群众把人生轨迹里的“断点”接起来,让每份期盼都不落空——这或许就是我们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最有分量也最温暖的答案。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第7447期 第05版“我和社保那些事”专栏)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