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烈士陵园,六位老人面对着墓碑,肃立敬礼,一一报出31个名字,声声“到”响彻寒风。
这是一场特殊的点名仪式,也是一段尘封三十余年的血与火记忆。
黑豹突击队,这支组建于战火之间的秘密部队,在1987年的“1.7战斗”中以31人突袭越军要塞。
战后,他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点名声中的故人影
2014年,西安烈士陵园,一辆旧中巴缓缓驶入陵园,车门打开的瞬间,走下来六位老人。
![]()
虽然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他们的动作却整齐划一。
他们穿着整洁的旧军装,肩章虽已褪色,但依旧挺拔。
最前面的老队长郭继额,腰杆挺得笔直,手里拿着一叠名单。
陵园深处,排列着25座青石墓碑,石碑一尘不染,碑前供满了白酒、水果、香烟,还有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那些年轻的面庞,有的咧嘴笑,有的神情坚毅。
老队长清了清嗓子,声音依旧中气十足:“点名——马占福!”
![]()
“到!”站在左侧的宋飞应声而答,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马占福就在队伍之中。
“李国胜!”
“到!”另一人猛地挺直了腰。
就这样,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念出,每念出一个,就有人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到”。
他们念的是战友的名字,一共念了三十一个名字,而到场的,只有六人。
这场仪式,已然坚持了整整三十六年。
![]()
这些名字,是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的存在,有人在夜色中炸毁敌堡后再也没回来;有人在弹尽援绝的堑壕中,拿自己的身体当盾牌挡住敌人的子弹;
还有人在火力点被击中后,用绷带勒住肠子继续扫射,直至牺牲。
三十六年里,他们的身体在老去,膝盖不再挺拔,眼神不再锋利,但那份记忆,却从未老去。
绝命奇兵
1986年,老山前线的战斗,已经进入拉锯的焦灼状态,对峙多日,167高地死死咬住了我军的前进脚步。
![]()
高地久攻不下,我军多次组织冲锋,代价惨烈。
鲜血染红了山岩,尸体堆积如丘,然而地势依旧未曾挪动半寸。
伤亡数字不断上报,指挥部的战报上,一串串编号被划去,那是一个个再也回不来的生命。
面对这样的局势,兰州军区决定,不能再用常规战术消耗兵力,必须打破常规,用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
一次“非典型”的突袭任务被悄然制定,一支突击队被秘密筹建,这个名字叫“黑豹”。
![]()
为了挑选这支小队,兰州军区从下属部队中筛选出数百名骨干力量,设立临时训练基地,封闭式集中训练。
那些报名的年轻人,或许没有显赫军衔,也没有丰富资历,但个个眼神如鹰、心志如钢。
报名时,他们只听说一句话:“这是个死亡率极高的任务,可能一个都回不来。”
可报名名单却很快就排满了,甚至有人写了十多封申请信,挤破了头也要进来。
他们为什么愿意来?是热血,是信念。
![]()
他们心里明白,越南人的子弹不会长眼,167高地不是军演的草地,那是会吃人、会吞噬一切的地狱。
但他们更明白,国家需要他们,前线将士需要他们——这份责任,比生命更重。
最终,经过体能测试、心理测试、格斗对抗、战术演练等重重选拔,31人脱颖而出。
秘密基地坐落在一处密林深处,日复一日,他们在山林间奔跑、匍匐、埋伏、爆破。
他们要熟悉越军在山地中的所有战术伎俩,要用最快速度解决战斗,要在最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
夜间训练是常态,有时甚至连续三日三夜不许睡觉,饥饿、寒冷、疲惫,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一个月后,原本结实的小伙子瘦了一圈,眼神却更利,动作更快。
“你怕死吗?”郭继额,时任四连副连长,被任命为突击队长,在一次训练休息时这样问队员。
一个最年轻的士兵笑着说:“我怕不回来,但更怕任务失败。”
1987年1月5日,31名黑豹突击队员整装待发。
他们每人身上只带必需品:弹药、水壶、军刀、两份干粮。
![]()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夜幕下,三十一道身影无声地消失在山林中,没有送别,也不允许送别,他们要的是“无声潜入,无声突击”。
火线生死
31名“黑豹突击队”队员,已提前一个夜晚潜伏进敌军阵地腹地,分布在各个火力点和堑壕外。
他们紧贴地面,身上披着伪装的树枝与泥土。
指挥的耳机中传来郭继额低沉的命令声:“全部检查武器,子弹上膛,准备战斗。”
这一刻,队员们没有人说话,只有金属撞击的咔哒声、手指轻轻抚过弹匣的动作。
![]()
随着时间指针指向凌晨五时许,远方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那是先行爆破组成功引爆敌军侧翼碉堡的信号。
几乎同一时间,山谷四处同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167高地,迎来了最为血腥的一战。
敌人显然早已部署严密的监听系统,一有动静便立刻启动反击。
不到十分钟,越军便调集了密集的炮火,向整个高地覆盖性倾泻炮弹。
![]()
轰鸣声一浪接一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上,炮弹如雨点一般砸落,空气中弥漫着炸药的腥味与泥土的焦灼。
黑豹突击队的队员们,就在这样的火海中艰难前行。
队员马占福,负责架设机枪,压制敌军前沿阵地。
他找到一个略高的石堆,摆好机枪,开始连续射击,子弹喷射出一道又一道火线,打得敌军死伤惨重、抬不起头。
![]()
可正是这凶猛的火力暴露了他的方位,一颗越军狙击手瞄准已久的子弹呼啸而至,精准无情地贯穿了马占福的腹部。
那一刻,他整个人仿佛被利斧劈中,后背猛地贴上石堆,鲜血喷涌。
他的嘴角轻轻颤动了一下,脸色因剧痛变得铁青,但没有人听到他喊疼,他只是强忍着,伸手拉开腰间的急救包,将绷带一圈圈勒在腰上,竟然用弹带硬生生绑住外翻的小肠,整个人倒挂在石堆后,继续压制敌军。
直到后来战友接应赶到,才知道他是靠意志强撑。
![]()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牙关紧咬,手指却依旧死死扣着扳机,有人试图替他接过机枪,他却低声说:“别动,我还没死。”
而在不远处,郭继额正指挥着另一组队员向高地主堡推进。
他亲自走在队伍最前头,额头被飞溅的弹片擦出血痕,鲜血顺着眉角流下,他却毫不理会。
他用手一把扒开敌方堑壕的沙袋堆,用望远镜观察地形,然后立刻作出部署。
“爆破组就位!一号火力点给我压住东南角!二组,跟我走!”
突然,左侧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是机枪哑火的声音。
![]()
他心头一紧,立刻明白是马占福出事了。
“全员注意,马上推进,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主堡!”
就在他们推进的同时,越军调来了大部队反扑,敌我比例瞬间扩至1:20。
敌人几乎像潮水般从山丘背后涌来,一层接一层,步枪、冲锋枪、榴弹轮番上阵,火线每推进一步,几乎都要踏过倒下的战友身躯。
队员王斐在推进途中,被弹片击中大腿,鲜血止不住地流,却咬牙拖着伤腿继续前行。
![]()
他身边的战友小蔡,甚至在战斗中眼睛被炮火灼伤,却依旧摸索着拉响爆破筒,和他一起将主堡炸开了一道口子。
随着爆破声响起,郭继额第一个冲进主堡,端起冲锋枪横扫敌军,几名敌军未及反应便被一举歼灭。
他回头大喊:“突击组!上!”
队员们如猛虎般扑入堡内,逐屋清剿,敌军惊恐败退。
![]()
经过11个小时的血战,167高地上敌人主力被彻底击溃,敌方伤亡人数超过五百人,数十座碉堡被炸毁。
但这一切的胜利,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
战后清点,黑豹突击队31人,仅6人带伤归来。
山头被鲜血染成一片暗红,那些曾在夜色中潜伏的战士,如今静静躺在阵地上,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
各自人间路,各有英雄梦
战火停息后,六位黑豹突击队的幸存者,缓缓从浓烟与血泪中走出。
郭继额,突击队的队长,是那个指挥过11小时血战、目送战友一个个倒下的老兵。
他活了下来,却没能活得轻松,他退伍后没有选择留在城里,而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陕西农村老家。
村里人都知道他是老兵,却不知道他曾经带队攻破了敌军要塞。
![]()
有人问他:“郭队,你怎么就没留部队呢?”他只是笑笑,说:“枪声一停,我就该回到泥土里。”
每年冬天临近1月,他会提前准备好白酒、香烟和水果,电话逐个打给其余五人:“还是老时间,别忘了。”
他的屋里,挂着那张31人合影。
他从不把它当做纪念,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仿佛照片里的人,还随时会推门进来喊他一声“队长”。
![]()
马治军的退役路则走得光鲜,他离开军营后,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投身商海,靠着坚韧的意志一步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开了公司,做建筑、做物流,还办了一所军旅文化展示中心。
他发迹后的一件事震惊了整个当地——他将自己名下几家公司的股份转出一半,用于资助烈士子女、退伍老兵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孤儿。
宋飞的命运则坎坷许多,退伍后,他进了一家国营工厂,干的是最脏最苦的炉灶车间。
那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厂子亏损严重,他被裁员了。
![]()
家里有个患病的弟弟,终年卧床,为了多挣几个钱救弟弟,他拜在一个厨师门下,从学剁骨头到炒锅上灶,硬是练成了一手好厨艺。
后来他攒了点钱,开了个小饭馆,挂着“黑豹小厨”的牌子。
可生意不好做,竞争激烈,饭馆终因经营不善关门,他没有抱怨,只是默默收起那面曾经的军旗,重新上街打零工。
搬砖、送外卖、给超市卸货,他干什么都行。
李国胜曾是突击队里年纪最轻的成员,战后他没有回城市,也没回老家,而是选择背起相机,流浪在祖国的山水之间。
![]()
而都延成,是唯一一个选择留下的,他从前线下来后,身体有伤,但脑子还清醒。部队挽留他,他也就留了下来,继续当兵。
他不再冲锋陷阵,而是带兵训练,把战场上学到的每一点生存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他的教学很严,学员们都怕他,但没人敢不服。
六条人生轨迹,交汇于同一段历史。
他们没有统一的结局,却有相同的信仰,他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替那25个兄弟继续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