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看三组数据。
1.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564万头,同比增加71万头,增长2.0%;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3.3%。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932万头,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6%。
2.据海关总署进口数据整理:中国2025年9月进口牛肉31.59万吨,较2025年8月进口量环比增加23.04%,较去年同期增加44.77%。2025年1-9月累计中国进口牛肉212.51万吨,同比增加1.02%。
3.上海钢联调研显示,9月样本调研企业能繁母牛存栏量继续呈现微降趋势,尤其是华东、西南和华中降幅相对明显,中小养殖户养殖信心无明显恢复,淘汰母牛继续朝着年轻化、低胎龄化方向发展。
![]()
这三组核心数据,共同勾勒出中国肉牛行业“短期供应放量、长期产能承压、进口逆向补位”的复杂图景。出栏与产量的同比增长、存栏与能繁母牛的持续下滑、进口量的阶段性激增,三者形成的张力既折射出当前市场的供需博弈,更暗藏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挑战。
短期供应呈现“高产低存”的透支特征。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564万头、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和3.3%,这一增长并非源于产能扩张,而是存量资源的集中释放。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932万头,同比、环比双双下降,印证当前出栏增长属于“吃老本”式释放——2023年前储备的牛源进入出栏周期,叠加架子母牛/淘汰母牛加速进入育肥屠宰环节,推动短期供应增加。这种“高产”与“低存”的背离,凸显行业短期供应宽松与长期产能储备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本质上是对未来行业健康发展的透支。
长期产能面临“根基松动”的严峻压力。作为产业“源头活水”的能繁母牛,9月存栏量延续微降趋势,华东、西南和华中地区降幅尤为明显。更值得警惕的是,中小养殖户信心未明显恢复,淘汰母牛呈现年轻化、低胎龄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产能恢复的链条。能繁母牛存栏下降具有显著传导性,当前能繁母牛的持续减少,意味着2026年起适龄出栏肉牛将逐步缩减,后续供应缺口或持续放大。存栏量连续下降与养殖信心低迷形成恶性循环,行业正面临产能断层的潜在风险。
进口市场扮演“短期缓冲”的关键角色。9月我国进口牛肉31.59万吨,环比、同比增幅均超20%,1-9月累计进口同比微增1.02%,呈现“上半年低迷、下半年激增”的V型反转。这一变化源于多重因素:国内牛肉价格回升形成采购动力,叠加进口商提前采购规避相关政策。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300万吨左右,在弥补国内供应缺口的同时,也对国产牛肉价格形成抑制,成为短期市场的重要平衡力量。
三重特征背后,是行业转型期的必然阵痛。短期供应放量缓解了当前市场压力,但存栏与能繁母牛的下滑为未来价格反弹埋下伏笔,而进口则成为调节供需的临时“缓冲器”。对于行业而言,需警惕“短期放量”掩盖“长期缺芯”的风险。唯有兼顾短期平衡与长期发展,才能推动肉牛行业走出“产能波动-进口依赖”的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行/业/干/货/ 行/情/价/格/
KEYNOTE
行/业/干/货/ 行/情/价/格/
扫码领取
30天会员
每日更新涵盖豆粕、生猪、玉米、大豆、油脂、白糖、鸡蛋、肉禽、果蔬等90余个品类的产业资讯,提供包括价格走势、供需动态、进出口贸易等维度的数据信息,日均更新量达3000余条。
PART.01
回复“客服”两字,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拉您进群
![]()
PART.02
免责声明
Mysteel农产品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农产品网无关!
PART.03
合作共赢
业务咨询、媒体采访、文章转载皆可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们。
PART.04
转载须知
需要转载文章的朋友请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转文章标题+发布日期+需转文章链接+您的公众号名称+您的公众号ID”。经过我们的授权,方可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