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篮球公园》栏目采访到了中国男篮球员高诗岩,期间谈到了这个夏天国家队的经历。
对此,他重点提到了“争议”这两个字。
![]()
因为,在这个位置上,和他能够形成竞争的球员有很多,没入选集训队的不说,入选集训队的徐杰,不少球迷都认为,他都比高诗岩更加值得一个正赛的名额。
而之所以最后是高诗岩入选了12人大名单而不是徐杰,主要就是因为主教练是郭士强。
两位同样都是来自于辽宁,并且在辽宁队合作过。
有这样的一份经历,再加上这样的一个背景。
客观地说,想让人不质疑都不容易。
![]()
所以,在整个亚洲杯期间,高诗岩确实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其实不光是他,包括主教练郭士强也是如此。
这也成为了高诗岩整个亚洲杯期间的“心结”。
可以想象,一旦成绩不好,那么球迷这边整个的“怒火”可能都会倾泻在这对师徒身上。
就是作为局外人,也感觉到了头皮发麻。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比较好的。
男篮取得了最近10年以来最好的亚洲杯成绩,而高诗岩也打出了功不可没的表现,连带着郭士强的整个风评也被完全扭转了过来。
![]()
这对师徒同时完成了自我救赎。
有意思的是,高诗岩的出色表现,不是通过进攻端得来的,而是通过防守端,他如同“牛皮糖”一样紧紧粘黏在对方球员的身上,一旦露出一点点缝隙,他顺势就是一个有效干扰,甚至还有时候能够贡献一个抢断,然后,帮助中国男篮完成快攻反击。
这就是为什么这届亚洲杯,很多球迷称之他为咱们自己的“贝弗利”。
可以说,高诗岩在这届亚洲杯的发挥,让大家很深刻的看到了防守的重要性,或者说,叫做能量的重要性,只要是愿意拼,哪怕技术存在不足,依然不耽误“闪耀”。
![]()
说到这,有球迷就想起了此前也有一对国家队的“师徒”球员也是能力备受质疑,然后,也是以防守见长,入选了国家队。
他们就是于德豪和杜锋。
当时,还是中国男篮一分为二的阶段,有所谓的“红队”和“蓝队”,杜锋所带领的是蓝队。
就是那个时期,他把于德豪给征召进了国家队。
甚至还给提上了首发的位置,当时他给出的说法,也是因为看中了于德豪身上的那股拼劲。
![]()
可是,单从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看,当初的于德豪和夏天的高诗岩相比,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主要原因在于,高诗岩的防守勇猛不失技巧,而于德豪就只有勇猛。
如此一来,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两个球员明明球风比较的类似,但是,实战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因为双方的细节差的太多。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的就只有“1”或者只有“2”,所有顶级的球员,他们的技能一定都是非常丰富的,哪怕他的定位只是一个防守端的“工兵”。
![]()
所以,这就告诉了更多的球员,想要把一个事情给做到极致,这中间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不仅仅只是够拼就好,还要学会用脑子。
也可以说是“球商”。
很显然,在这方面高诗岩还是比较不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