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战鼓,重擂大田湾。
尘封已久的重庆足球江湖,再度风起云涌。一声声久违的“雄起”,唤醒了重庆人血脉中的铁血与激情。
这是凤凰的涅槃,更是英雄的归来。
绿茵即沙场,英雄不问出处。有白衣学子,五十步外一剑飞仙;有儒雅先生,斩获“渝超”首球;有悬壶医者,镇守后防稳如泰山;更有足坛老将,宝刀未老热血难凉。
看台与网络,是另一个沸腾的江湖。“最强氛围组”用创意与热梗,将激情从线下燃至线上。可爱的球迷,用不弃与热忱,书写着鱼水传奇。
还有另一群沉默英雄。十昼夜,看台焕新;三千人,同心保障。幕后团队的付出,是这部英雄传不可或缺的基石。
足球搭台,搅动一城风云。文旅唱戏,这方绿茵场,正悄然撬动着整座城市的活力和烟火气。
当前,“渝超”41支球队已悉数亮相,上游新闻推出《渝超英雄传》特别报道,邀您一同走进这场城市盛宴,体验绿茵激情,笑看场内外风云,品读英雄名场面。
绿荫场上激战正酣,看台上旌旗招展。球迷们为进球振臂,为失利黯然,这是属于赛场内的热血;他们拉感恩横幅、赴百里助威,这是赛场外的动人。这里不仅有竞技的较量,更有一种超越胜负的温暖。
这些赛场边的“第十二人”,有人带着留置针观赛,有人坐着轮椅赴约。他们笑与泪,诠释了足球最初的纯粹与快乐。种种鲜活一瞬,也将与球员风采一道,成为“渝超”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笔。
北碚球迷:一条横幅背后的情谊
10月12日下午,沙坪坝区双碑足球场在大雨中见证了一场强强对决。当天,北碚缙云鼎久队与沙坪坝陈昌银队战至第97分钟,北碚一记绝杀点燃全场。但比进球更难忘的,是北碚球迷看台上那条醒目的横幅“感恩山火驰援情,温暖于心,友谊长存”,它承载着北碚球迷对2022年北碚山火发生后各方驰援的感谢。
![]()
一条横幅引起众人关注。 受访者供图
16日,北碚球迷协会相关负责人邓琳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条横幅未来将伴随北碚队出征每一个主客场,那句大声吼出的“XX区,谢谢”发自肺腑。 “当日,我们喊出‘谢谢沙坪坝’后,也收到了对方‘欢迎北碚’的暖心回应。”邓琳认为,这条横幅其实是球迷们的不谋而合,并不是刻意作秀。
作为北碚歇马人,邓琳亲历三年前的北碚山火,深知各地民众支援的珍贵。 “当时我负责召集志愿者砍出隔离带,500个人的微信群,不到一会儿就满了。重庆各个区县的市民,有些饭都不吃听到消息就跑来了。”邓琳动情地说,多亏了“渝超”这个契机,让北碚人能有机会向重庆各个地区的兄弟姐妹表达小小谢意。
![]()
10月12日,大渡口对阵高新区,大渡口球迷给自己的球队加油。 受访者皮建国供图
54岁的资深球迷陈伯利向记者展示了北碚红色球迷服背后的口号“山火吓不退,冲锋看北碚”。他记得,比赛当天他穿上这身衣服拉起这条横幅时,尚未进场双碑赛场附近的居民就跑来找他们合影。“合了几十次吧,他们都说很感动,很震撼。”陈伯利认为,“渝超”尽管是业余比赛,也要踢出友谊,赛出精神。“感受足球的快乐氛围最重要。”
北碚球迷的“领喊”喻春更是将这份热爱做到了极致。9月底北碚队首战,还在住院的他悄悄从医院溜到球场呐喊助威,手上残存的留置针被媒体捕捉到了。此次到沙坪坝打客场,他再冒大雨嘶喊助威。比赛刚结束,他就匆忙离去,他说:“我要回去上夜班呢。”
大渡口球迷:一方赛场承载的热爱
镜头转向大渡口,这里的球迷故事同样令人感慨万千。10月12日,大渡口馨田战队坐镇主场,战平科学城高芯猛虎队。相比看台那片跃动的红色,大渡口球迷身着统一助威衫,“雄起”的口号响彻赛场,看台下的一抹身影,有点醒目。
![]()
坐着轮椅观赛的程刚和他的孙子。大渡口区融媒体供图
65岁的残疾人程刚坐着轮椅带着5岁的孙子前来观赛。因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程刚无法站立奔跑,但轮椅束缚不了他对足球的热爱。“大渡口的主场,肯定要来为家乡的球队加油。”为了方便他观赛,工作人员贴心为爷孙俩安排了看台下的无障碍区域,让他们在最近的距离为球场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欢呼呐喊。
这温暖的一幕,让63岁的大渡口区球迷协会会长皮建国倍感欣慰。他告诉记者,大渡口球迷协会很有底蕴——协会成立于1997年重庆直辖之时,最鼎盛的时候注册会员超400多人。协会从2007年开始,已组织举办了13届大渡口足协杯,还有专门针对40岁以上市民举办的中老年杯。“球队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也能凑够16-22只队伍。不要小看中老年人,他们踢的是11人的正式场地。”
![]()
九十年代甲A时期,大田湾十三区球迷看台的大渡口球迷,黄色是大渡口球迷协会的颜色。 受访者皮建国供图
岁月流转,当年年轻气盛爱踢球的小伙子们如今也生出了白发,但对足球的热爱丝毫未减。皮建国自豪地说,2019年是大渡口球迷协会的高光时刻。那一年,协会在全重庆的球迷超级联赛中夺冠。“我可以自信的说,像程刚老师那样60多岁的球迷,在大渡口绝对不是少数,70多岁的球迷都有很多。”
对于目前征战“渝超”赛场的大渡口队,皮建国竖起了大拇指。“让我们球迷已经很满意了。大渡口的球员没有大学生,岁数也偏大,但和高新那场对抗中,我们没有落下风。”当天的比赛,皮建国自掏腰包花了2000多元请来10名号手、10名鼓手、30名旗手组成的管乐队,在现场为主队加油,将仪式感拉得满满的。
“义不容辞。赢了我们高兴,输了我们再鼓劲。”皮建国告诉记者,大渡口区球迷协会组织球迷观球、评球、议球的传统一贯有之,渝超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亮点。“这样身边的基层联赛,让我们老球迷看得非常过瘾。”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