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福泉市锚定“两山”转化目标,以制度创新破解林地资源盘活难题,以立体发展拓宽产业增收空间。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农民得实惠,如今,广袤林地焕发新生,“林上采、林下种、林间养”的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形。
![]()
近段时间,福泉市牛场镇石板寨村2500亩改良泡桐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林木种植和管护,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
活力景象的背后,得益于福泉市规范林地流转的制度支撑。在林下经济的推动下,福泉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林地综合效益。陆坪镇4200亩林下淫羊藿种植基地内,淫羊藿翠绿的叶片在斑驳树影下舒展,生机盎然。20多名工人正娴熟地拔除杂草,为即将到来的采收做足准备。林下中草药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林地利用率,也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
![]()
贵州贵基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永平说:“我们在10月份以后开始追肥、除草、收叶子,在冬季的时候开始栽苗,一亩地大概在15个工人左右。如果是属于管护阶段的话,一亩地大概就10个工人左右。”
![]()
据悉,专注中草药种植的贵州贵基药材有限公司于2021年进驻福泉,依托完善的加工体系与优质销售渠道,带来了药性含量高、产量高的优势淫羊藿品种。淫羊藿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公司在陆坪镇已种植淫羊藿4500亩、育苗500亩,平均亩产150多公斤,产值突破5000万元。
![]()
近年来,福泉市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主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推动森林资源向集约化、科学化、品牌化经营转型,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林农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1.5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林下掘“金”成效显著,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林地面积达36.96万亩,产业链产值7.75亿元,带动林农增收超2000万元。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