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0月21日报道,冰岛西部地区首次发现环跗脉毛蚊,标志着该国自然历史一个新的里程碑。该国此前被认为没有蚊子。
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确认,10月16日至18日期间在当地一个农场收集到环跗脉毛蚊的样本。他们在报告中警告:“冰岛首次发现蚊子。”
研究所在报告中透露:“该种蚊子体型较大,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包括北欧国家和英国。它已经适应了相当寒冷的气候,成虫过冬后,会迁入棚屋和地下室等庇护所。它会叮咬人类,但不会传播任何已知的传染病,因此对人类无害。”
报告同时强调:“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如何到达这里的,但很可能通过货物运输而来。也不确定它是否已永久定居于此,但一切迹象表明它可以在冰岛的环境中生存。蚊子的发现增加了近年来在该国发现的新昆虫物种的数量,这部分归因于全球变暖和运输的增加。”
几十年来,冰岛作为无蚊地区的独特性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冰岛大学生物学家吉斯利·马尔·吉斯拉松解释说,该岛不稳定的海洋性气候是这些昆虫完成生命周期的主要障碍。
在挪威、丹麦和格陵兰等邻近国家,蚊子以幼虫或卵的形式越冬,待气温升高后孵化。相比之下,根据“世界人口评论”组织的数据,冰岛每年会经历多达三次冻融循环,这使得蚊子无法完成发育过程。
除了气温波动,部分科学家认为,冰岛的水和土壤的化学成分可能也会阻碍蚊子生存,不过这一假设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已经改变了这一现状。吉斯拉松表示,过去20年里,冰岛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1摄氏度,这为新昆虫物种的到来和定居提供了便利。若这一趋势持续,蚊子最终可能找到在该岛栖息的必要条件,从而大幅改变当地的动物群。
吉斯拉松警告称,气温升高可能会改变冰岛的环境,直至达到适合这些昆虫繁殖的状态。
专家强调,全球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以及其他极端气候现象,正加剧与气候相关的健康问题。由于气候变化,蚊子、蜱虫等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所带来的威胁正不断增加。(编译/韩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