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军36位军事家名单先后公布。
这36位军事家包含了开国元帅、开国大将,还有毛主席、周总理、邓公、杨尚昆、李先念,以及叶挺、黄公略、蔡申熙等11位革命先烈。
![]()
但是,在这份名单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的贺龙位列其中,但是同一时期曾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同志却不在36位军事家之列,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遗漏呢?
有资料记载,在我军第一次拟订军事家的初步方案中,任弼时曾入围其中。
从这个方案来看,任弼时和贺龙同志是并驾齐驱的,因为他们二人曾共同领导红二方面军完成长征,是红二方面军的典型代表。
抗战时期,贺龙是八路军120师师长,搭档关向应、萧克两位将军。
同一时期,弼时同志曾经担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搭档朱德元帅和彭德怀元帅。
单看这一阶段,贺龙和任弼时同志的资历、任职,弼石同志都是占优。但是,如果放眼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综合来看,贺龙在军中的任职和战功却更为突出。
![]()
先看国民革命时期,贺龙和弼石同志的革命轨迹完全不同。
1916年,刚刚以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同志参加了中华革命党,此后,他组建起了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一路从湖南杀到了四川。
当时,西南军阀内斗,百姓生活疾苦,贺龙的军队长期以啃馒头、吃咸菜过日子。
但即便是这样,贺龙依旧参加了护法和北伐,将队伍扩充到了2万人。
1926年底,遵北伐军总政治部的命令,贺龙担任北伐军第9军第1师师长,次年,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因不断追求真理,他成为了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
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弼时同志留学过苏联,而且还和刘少奇、萧劲光当过同学。
但是,回国后的弼石同志没有和军队打交道,而是投身青年运动。先是和宣中华领导了《中国青年》刊物的编辑,又参加五卅运动,成为早期的青年运动领袖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弼石同志转入地下参加中央秘书处工作,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他与敌人斗智斗勇,成为了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
![]()
1931年1月,任弼时再次出席中央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3月,他和王稼祥、顾作霖等作为中央代表进入赣南苏区,当选苏区中央局副书记。
任弼时同志和贺龙都没有参加过遵义会议,这是因为他们都不属于中央红军,而是红二方面军的领导。
1934年10月,由任弼时领导的红6军团与贺龙领导的红3军在贵州会师,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两人才正式搭档。
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弼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因为要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任弼时又担任了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从此,他脱离了军队序列,成为了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之一。
抗战时期的贺龙先后出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在强敌环伺的敌后,他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成为了晋绥军区实际的掌门人。
七大选举时,任弼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而同一时期的贺龙仅为中央委员,无论是职务,地位,都要略逊一等了。
虽然如此,但贺龙依旧是解放军晋绥野战军的司令员。
![]()
很显然,贺龙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红3军、红2军团和湘鄂西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0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是晋绥野战军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
任弼时同志虽然是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但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在军队。
所以,弼石同志和长期领导指挥军队的贺龙、刘伯承有所不同。
![]()
任弼时同志在红军时期,长期从事青运和行政工作。作为红二方面军总政委仅有1年时间,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中央工作。因此,贺龙具备军事家的要求,而弼石同志不符合军事家的入选要求。
结论:任弼时同志是我党卓越的领导人,但工作重心不在军队,这是他没有列为军事家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