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民党主席选举刚落下帷幕,郑丽文胜出。
但选举尘埃未落,党内的暗流却更汹涌。一场看似平静的权力交接,在短短几天内,迅速变成了一场你来我往的权力较劲。
![]()
前言
2025 年 10 月 18 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郑丽文以 50.15% 的得票率胜出,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也是首位从民进党转投而来的党魁。
这场选举共吸引 129867 名党员投票,郑丽文获得 65122 票,领先郝龙斌近 1.8 万票,但这样的得票优势并未带来党内的团结氛围。
![]()
选后第二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强调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对郑丽文两岸路线的认可,却也激化了党内保守派的不满。
台南市议员蔡育辉率先公开发难,直言郑丽文的路线 “与台湾社会脱节”,威胁若不调整将带领本土蓝派退党。
![]()
云林县长张丽善虽发贺电,却难掩失望情绪 —— 其支持的郝龙斌此前许下的资源倾斜承诺因选举结果落空,当地派系的利益分配计划随之泡汤。
更严峻的是国民党的财务困境,党产被没收后仍拖欠 8.6 亿新台币罚款,工作人员薪资发放已出现困难,这种 “缺钱又缺共识” 的局面,让刚上任的郑丽文陷入被动,也为后续的派系角力埋下伏笔。
![]()
捐款背后的权力算计
10 月 22 日,郑丽文当选后的第四天,国民党民意机构书记长罗智强率先打破表面平静,以一场精心策划的捐款行动打响权力争夺的第一枪。
当天下午,他带着新书《强韧之路》的 50 万新台币稿费支票走进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媒体镜头前完成捐赠,直言 “要把读者的支持转化为党的助力”。这一动作看似是为窘迫的党部纾困,实则暗藏三重战略考量。
![]()
对罗智强而言,这笔捐款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政治投资。资金来源并非个人积蓄而是稿费,既避免了实质性经济付出,又能塑造 “与党共患难” 的形象,与此前选举中放弃参选、转而支持郑丽文的举动形成呼应,进一步巩固 “核心支持者” 的身份。
更关键的是,此举形成了对其他派系的隐性施压 —— 在党部财政告急的背景下,罗智强的捐款将 “是否支持新主席” 与 “是否跟进捐款” 绑定,郝龙斌等保守派若不表态,便会落下 “不团结” 的口实,等于变相削弱了反对阵营的话语权。
![]()
这一动作也为罗智强自身争取了上升空间。此前在党内,他虽以空战能力见长,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此次捐赠后,其民意机构书记长的职务获得郑丽文公开肯定,后续在 2026 年 “九合一” 选举候选人提名中的话语权明显提升。
外界注意到,捐款仪式后,罗智强的办公室迅速新增三名助理,其负责的党内青年培训项目预算也获得优先审批,这些细节印证了他借捐赠实现的地位跃升。
![]()
借支持之名报旧怨
几乎在罗智强捐赠的同时,国民党民意机构党团总召傅崐萁在另一战场展开行动。当天上午,郑丽文前往民意机构拜访党团,傅崐萁全程陪同,在面对媒体询问赵少康 “少提两岸交流” 的言论时,他直接反驳 “大陆发来贺电是好事,两岸不能断了交流”,公开为郑丽文的路线背书。
这番表态看似维护新主席权威,实则是对赵少康的精准反击,了却积怨已久的旧仇。
傅崐萁与赵少康的矛盾可追溯至两年前的党团人事争夺。当时傅崐萁角逐党团总召一职,赵少康带领 “战斗蓝” 阵营全力反对,即便傅崐萁最终当选,也被贴上 “假投票上位” 的标签,长期面临合法性质疑。
![]()
今年主席选举期间,傅崐萁本有意参选,却遭赵少康等人冷遇施压,最终被迫放弃,这让双方的积怨进一步加深。
此次赵少康率先发难质疑两岸路线,恰好给了傅崐萁反击的契机 —— 以 “维护团结” 为名怼回赵少康,既占据了道德高地,又报了此前的打压之仇。
傅崐萁的支持也附带明确的利益诉求。他在陪同郑丽文视察党团时特意提及,“朱立伦任内我就搭建了中央与党团的沟通桥梁,现在愿意继续为新主席服务”,这番话被解读为争取更高职位的暗示。
![]()
随着江启臣确定参选台中市长,民意机构副院长的职位出现空缺,傅崐萁希望以支持郑丽文换取这一职务,其花莲地方势力也能借此获得更多中央资源倾斜。
有消息显示,傅崐萁已向郑丽文提交党团改革方案,核心是扩大总召职权,这一诉求正得到积极回应。
![]()
丽文的平衡术与隐忧
罗智强与傅崐萁的同步行动,将国民党内的派系格局清晰呈现。目前党内已形成三大阵营:以罗智强为代表的 “合作派”,通过紧密绑定郑丽文寻求上升。
傅崐萁领衔的 “实用派”,以利益交换为核心决定立场;赵少康、郝龙斌主导的 “山头派”,则固守保守路线争夺话语权。面对复杂的权力图谱,郑丽文采取了多种平衡策略。
她首先强化外部支撑,借大陆的祝贺表态压制 “疏远两岸” 的声音,同时任命深蓝阵营代表季麟连为副主席,稳住核心支持者群体。
![]()
在人事安排上,对罗智强的捐款给予公开肯定,对傅崐萁的党团改革诉求保持开放,对赵少康则以 “2026 选举优先” 为由劝其暂缓争议。
经济上,她推动成立 “党内发展基金”,试图通过引入外部捐赠减少派系对有限资源的争夺,目前已有三位台商承诺捐款共计 2000 万新台币。
但潜藏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罗智强在民意机构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其培养的年轻议员已形成 “强家军” 雏形。
![]()
傅崐萁的花莲派系根深蒂固,若未能满足其职位诉求可能反目;赵少康背后的 “战斗蓝” 仍控制部分地方党部,不排除以 “退党” 相要挟。
10 月 22 日晚间,高雄市已有两名国民党籍议员提交退党申请,直言 “派系斗争让人失望”,这一信号预示着党内整合的难度远超预期。
![]()
结语
这场当选第四日的暗战,本质是国民党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从历史上看,该党长期受困于派系魔咒,此次郑丽文能否打破循环,关键在于能否将派系利益与选举目标有效绑定。
随着 2026 年 “九合一” 选举临近,候选人提名、资源分配等议题将进一步激化矛盾,罗智强与傅崐萁的动作,或许只是党内权力重组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