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前 言
都知道赶工不靠谱,可你见过为了接总统,前一晚刚浇完混凝土,第二天就敢当停机坪用的吗?
印度就干了这么一出,总统专机一落地,直接陷进没干透的水泥里,最后靠一群人撸袖子硬推才出来,更离谱的是这不是他们头回搞这种“魔幻操作”,之前修的桥、铺的路,塌的塌、烂的烂,早见怪不怪了。
每次出事都有人找借口,没人真担责,这次总统没受伤,事儿估计又要不了了之,可你想想下次再这么糊弄,要是栽在更关键的地方,那后果谁扛得住?
![]()
24小时赶工的停机坪”
前一天晚上这里还是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工人顶着夜色搅拌混凝土、铺平地面,忙到深夜才收工,按照正常的工程流程,混凝土浇筑后至少需要7天才能达到基本承重标准,要是遇到潮湿天气,凝固时间还得延长。
![]()
可就这么个连“干透”都没做到的停机坪,第二天一早就被推到了“接待总统”的关键岗位上,这操作别说懂工程的人看了摇头,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得琢磨:这是把总统的安全当儿戏呢?
当时负责现场调度的工作人员后来私下透露,原本总统专机计划降落在帕姆巴附近的尼拉卡尔停机坪,那里是早就规划好的接待点,各项安全检查都做过,连直升机的承重测试都提前模拟过。
可天不遂人愿,当天凌晨突然刮起大风,还夹杂着零星雨点,气象部门紧急预警“不适宜在尼拉卡尔降落”,这下可把当地官员急坏了,总统的行程早就对外公布,要是临时取消或者推迟,不仅面子上挂不住,搞不好还得被问责。
![]()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人提出“拉吉夫・甘地室内体育馆旁刚建了个停机坪,虽然还没完全弄好,但凑活着用应该没问题”,这个提议一出来,居然没人反对。
没人去核实混凝土的凝固情况,没人去测算停机坪的实际承重,甚至没人去检查地面是否平整,一群人就这么拍着脑袋定了下来,于是原本应该万无一失的总统行程,就这么被一个“临时凑数”的停机坪拖入了尴尬境地。
直升机降落前,飞行员其实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从空中往下看,那个新停机坪的颜色比正常干透的混凝土要深不少,地面还隐约能看到细小的水迹,他当时就向地面塔台提出疑问:“这个停机坪能行吗?看着不太对劲。”
![]()
可塔台那边只回复“放心降落,已经确认过了”。没办法,飞行员只能硬着头皮降低高度,随着直升机缓缓靠近地面,轮胎接触混凝土的瞬间,他就感觉机身一沉,坏了地面根本撑不住!
现场的混乱可想而知,安保人员第一时间冲上去,想看看总统有没有事,可刚跑到直升机旁边,就被机身倾斜的角度吓住了,生怕再往前一步,机身就会彻底翻倒。
消防员和警察也火速赶来,可翻遍了工具箱,居然没找到一件能用来救援的专业设备,最后没办法只能靠人力,二十多个壮汉围着直升机,喊着号子往起推,折腾了快十分钟,才终于把直升机从凹陷里推了出来。
![]()
这一幕被现场群众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很快就成了热搜,有网友调侃:“印度这是发明了‘人力救援直升机’的新方法?”还有人吐槽:“连总统的停机坪都这么敷衍,普通老百姓走的路还能好到哪儿去?”更懂行的工程师则算了一笔账,按照印度本土的停机坪建设标准,直升机停机坪的地基承重至少得是直升机最大重量的1.5倍,还得考虑直升机降落时的冲击力。可这个新停机坪,别说1.5倍承重了,估计连直升机的自重都撑不住,完全就是个“豆腐渣工程”。
![]()
不是第一次出洋相
其实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在基建上出洋相了,之前古吉拉特邦有一座百年拉索桥,花了大价钱修缮,结果通车才4天就塌了,141个人当场丧命,其中还有50个孩子。
![]()
事后调查发现,施工方为了赶工期,不仅偷工减料,连最基本的安全测试都没做,还有比哈尔邦的一条公路,刚铺好沥青没几天,就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汽车开过去能把人颠得跳起来。
更让人无语的是每次出了事故,官方的解释都千篇一律,要么说是“天气原因”,要么归咎于“材料问题”,反正就是不承认自己管理不到位、决策不科学,就像这次停机坪塌陷,有官员居然说“是直升机太重了,超出了停机坪的预期承重”。
![]()
这话一听就站不住脚,直升机的重量是固定的,在规划停机坪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怎么能等出了事才把锅甩给直升机。
![]()
制度漏洞与畸形政绩观
说到底印度基建之所以乱象丛生,根源还是在制度上,一方面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出了事故,最多就是罚点款、调个岗,很少有人会被真正追究责任,就像这次总统停机坪塌陷,最后也只是把施工队负责人象征性地批评了几句,相关官员该干嘛还干嘛,这种“犯错成本低”的环境,让很多人有恃无恐,反正出了事也不用担太大责任,不如趁着项目捞点好处。
![]()
另一方面权力寻租的空间太大,印度的基建项目动辄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投资,可这些钱真正用在工程上的能有多少,从招标开始就有人从中作梗,把项目交给关系户,施工过程中,材料以次充好、人工偷工减料,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在“捞油水”。
最后到了验收环节,也只是走过场,只要表面看起来没问题,就能顺利通过,比贾布尔区有个道路项目,原本预算5亿卢比,结果被层层盘剥,最后实际投入还不到2亿,修出来的路自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还有就是畸形的政绩观在作祟,很多官员为了出成绩,一味追求“速度”,不管项目质量如何,只要在自己任期内把项目搞起来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是不是能用住、安不安全,那都是下一任的事。
就像这次为了不耽误总统行程,强行使用未干透的停机坪,在他们看来,“完成接待任务”比“保证安全”更重要,可他们忘了基建是民生工程,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工具,一旦出了安全事故,损害的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更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
总统穆尔穆虽然这次没受伤,但估计也被吓得不轻,事后她改乘汽车前往帕姆巴,一路上脸色都不太好,而那个塌陷的停机坪,被工人用新的混凝土填补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老百姓心里都清楚,只要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下次可能就不是“直升机陷进停机坪”这么简单了,说不定会有更严重的事故等着他们。
![]()
结语
印度这些年经济发展挺快,基建投入也不少,可为什么就是建不出高质量的工程,关键还是没把“质量”和“安全”放在心上,总想着走捷径、赶工期、捞好处,却忘了基建的本质是为了服务民生,希望这次总统停机坪塌陷事件,能给印度政府提个醒,别再把“糊弄”当“本事”,把“安全”当“小事”,否则下次可能就真的“歪”得回不来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