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演员与角色,究竟是谁在成就谁?
剧雪与马皇后的关系,远超普通的互相成就,可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时,她却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前夫离世后,她为何连话剧舞台也放弃了?那个顺义郊外的小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马皇后关掉手机: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个经典角色,到底能养活一个演员多久?《朱元璋》里的马皇后,让剧雪的名字,在27年后依然被人提起。
大家提起大明王朝的其他角色,可能会想起各种各样的脸,但提起马皇后,第一反应绝对是她,这背后,是一种奇特的“角色反哺”现象。
一个角色,像一棵大树,反过来,用自己几十年的枝繁叶茂,滋养了当初种下它的那粒种子。
![]()
剧雪的长相,被称作“国泰民安脸”,大气,典雅,不具攻击性,凭外形就能撑起陪着朱元璋白手起家的马皇后。
她的表演更是手拿把掐,不管是看着父亲被乱箭射死,还是再见朱元璋的惊喜,都恰到好处,这种自身有实力,又靠着一部作品飞升的演员,还有李明启老师。
![]()
她演了一辈子话剧,直到容嬷嬷出现,脸上的肉微微松弛,眼皮往下搭的模样,成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噩梦。
角色不吃演员的流量,却能反哺演员热度,这种缘分,可遇不可求,按理说,有这样一棵摇钱树,剧雪本可以安稳地坐在树荫下,乘凉一辈子。
她完全可以继续待在舒适圈,哪怕不突破,这个角色也够她吃了。
![]()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时,她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她关掉了手机,推掉了所有的戏约,硬是消失在了大众的视线里。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一个演员的退场,又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什么困境?
![]()
精神世界的地震与重建
要理解剧雪的选择,我们必须先理解她生命中的那个“核心支柱”——何群,何群是她的伯乐,是她的丈夫,更是她艺术之路的领路人。
他在片场发现了她身上那种可以透过镜头的真诚,称她为天生的演员,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为她量身打造角色,将她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剧雪也用精湛的演技回报着这份知遇之恩,两人是人生的伴侣,更是世界上的黄金搭档。
![]()
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在创作理念上出现了分歧,剧雪骨子里是理想主义者,她认为艺术表达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为了收视率牺牲演技。
何群作为导演,却要考虑投资方,要考虑观众,要考虑票房,需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平衡,剧雪觉得何群变了,丢了初心,何群则认为剧雪不懂得变通。
最终,他们在2002年选择了和平分手,理由是“追求的路不同,尊重彼此改变”。
![]()
离婚后,剧雪淡出了影视圈,转向了更纯粹的话剧舞台,何群则继续在导演的位置上耕耘,两人依然保持着朋友关系。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的转折点在2016年到来,何群因为突发心脏衰竭突然离世,享年61岁。
这个消息,对剧雪来说,不啻于一场精神世界的地震。
![]()
何群不仅是她的前夫,更是她的恩师、初恋、领路者,是她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那根支柱,支柱一倒,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从那以后,她连话剧舞台也淡出了,推掉了所有合约,关掉手机,回到了山村之中。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可以被称为“支柱-崩塌-重构”模型。
![]()
当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突然崩塌时,他会经历巨大的创伤和混乱,为了重建内心的秩序,他会采取极端措施,切断与所有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外部联系。
这是一种主动的“精神断舍离”,是为了守护内心最核心的价值区域,而切除与外部世界的一切非必要连接。
![]()
演戏,曾是他们精神共鸣的桥梁,当桥的另一端消失后,过桥本身,就成了对回忆的亵渎。
她只是累了,所以选择关机,这种选择,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守护。
![]()
温哥华的细雨与顺义的炉火
因为情伤而隐退的例子,在娱乐圈并不少见王祖贤的故事,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平行案例,当年的聂小倩和白蛇,美得不可方物,但她的感情却一路坎坷。
先是和齐秦分分合合15年,眼看要修成正果,齐秦的私生子却突然冒了出来,硬是拆散了这段缘分。
![]()
后来是富商林建岳的追求,要钱给钱,要房给房,甚至为她分居,但林建岳的母亲却公然给她甩脸子。
无论是舆论还是林建岳,都没有维护她,让她从一个演技超群的大美女,变成了一个绯闻综合体,深受情伤的王祖贤,决定这辈子都不再碰感情,在家人支持下,去了没人认识她的温哥华。
现在的她,在温哥华开了家艾灸馆,小日子过得不错,把自己活成了闲云野鹤。
![]()
一个在温哥华的细雨中慢慢舔舐伤口,一个在北京的寒夜里独自点燃一炉火,王祖贤的选择,更像是一种“被动疗愈”。
她是为了逃离伤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慢慢治愈自己,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剧雪的选择,则是一种“主动守护”。
![]()
她不是为了逃离痛苦,而是为了守护一份纯粹的情感,守护那个与何群共同构建的艺术世界,王祖贤的隐退,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而剧雪的隐退,是对过去的一种坚守。
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一种是在受伤后,选择与世界和解,寻找新的平静,一种是在受伤后,选择与过去共存,守护内心的神圣。
![]()
剧雪的归隐,不是对演艺事业的否定,恰恰是对它最高形式的尊重,她不愿意让“马皇后”这个经典形象,与后来的、可能不那么纯粹的商业作品产生任何关联。
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洁癖”,一种对神圣性的捍卫。
这种选择,在当今这个“万物皆可商品化”的时代,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珍贵。
![]()
你的价值排序,决定了你的生命形态
剧雪如今57岁,一个人住在北京顺义的郊外小院里,她有时间就种种花,种种水果,过着一种不被别人打扰的日子。
春天她看着自己种的桃花一朵朵开,夏天她摘下自己种的葡萄,感受阳光在果皮上留下的温度。
很多人都觉得她太傻了,毕竟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去拿能力换钱,但在她眼中,艺术才是至高无上的。
![]()
何群的离开,给了她更多的坚定,让她彻底走向了那条不被世俗理解的路,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原理:价值排序决定生命形态。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价值:金钱、名誉、情感、理想、内心平静……
你把什么放在最顶端,将直接决定你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有人选名利,有人选内心,她选了后者。
![]()
这让我想起了当下的“躺平”文化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流行,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对过度消费、过度竞争、过度社交的疲惫和反抗。
他们和剧雪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种更本真、更自足的生活,剧雪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
![]()
我们被“人往高处走”的信条绑架,被“成功=名利”的单一标准裹挟,不敢停下来,不敢选择另一条路。
而剧雪,用一种最决绝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进行一场最勇敢的“逆行”。
![]()
在越来越喧嚣的世界里,这种主动的“静默”,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奢侈品。
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问问自己: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最奢侈的一种任性吧。
![]()
结语
剧雪的选择,是用一种最决绝的方式,守护了自己精神世界里,那座最重要的神殿。
在越来越喧嚣的世界里,这种主动的“静默”,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寻找自我的方式。
如果你的价值排序与全世界背道而驰,你敢按下那个关机键吗?
![]()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