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盯着中美啥时候能重启经贸会谈,结果特朗普突然甩出三招,明显是在为最坏的局面做准备。这一切的导火索,得从几周前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说起,国际市场立马有了反应,之后特朗普提中国的次数就跟翻了倍似的,几乎天天都有新说法,中美这场关税战,看样子是要迎来变数了,甚至可能真要打到头了。
![]()
特朗普的第一招,就是在新一轮经贸磋商前抛了三个核心诉求:让中国买美国大豆、禁止芬太尼、别在稀土问题上 “玩把戏”,作为交换,美方可以考虑降低关税。说白了,这就是拿关税当筹码,逼中国在他疼的地方松口,但他显然没搞清楚现在的处境。大豆方面,自今年 5 月关税战升级,中国早不买美国大豆了,全转去拉美采购,美国农民的生计受了大冲击,所谓 “美国大豆不可替代” 的神话早碎了,这明明是中国买方市场的底气,特朗普倒好,还想逼着中国回头买。芬太尼就更可笑了,这分明是美国自己监管失效的问题,却想捆在贸易谈判里让中国背锅,纯粹是转移国内舆论压力的小伎俩。稀土更不用说,中国卡住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管制一收紧,美国军工、新能源产业就得面临 “卡脖子” 风险,这是中国反制的利器,怎么可能随便松口?
中方的回应直接戳破了特朗普的算盘。稀土方面,9 月份出口量环比降了 6.1%,连续三个月的增长势头直接断了,新规生效的效果摆在那,根本不用多解释。芬太尼问题,中方早说了,这是美国自己的事,美方无视善意加税,还想让中国配合?没门。大豆采购归零,不就是特朗普关税威胁逼的吗?该反思的是美国自己。更关键的是,中方明确表态,贸易战没有赢家,谈可以,但必须基于平等尊重,美方又想遏制中国发展,又想在关键领域占便宜,这种只想着自己的单边主义老一套,早就行不通了。
特朗普光提要求还不够,又玩起了软硬兼施的老套路,这是他的第二招。跟澳大利亚总理会面时,他突然说接到邀请,2026 年初要访华,还喊着 “中美友好”,想达成 “公平协议”。可直到现在,中方也没证实这事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虚张声势,想先营造点缓和的假象。紧接着他就变脸了,威胁要切断中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供应,理由是 “中国用稀土威胁美国,美国就用这个反制”。这套路太熟了,一边装友好,一边亮刀子,本质就是特朗普惯用的施压手段,说白了就是:谈得好我就来,谈不好访华的事就别想了。可他没算到,这种矛盾的言行恰恰暴露了美国的焦虑 —— 既接受不了中国崛起,又没本事彻底脱钩,只能靠这种小把戏撑场面。
就在嘴上喊得凶的时候,特朗普悄悄来了第三招:松绑部分关税。《华尔街日报》都发现了,已经有数十种商品得到豁免,上个月的 “附件二” 清单把黄金、矿物这些都移出了关税范围,接下来还有更大规模的 “附件三” 计划,要豁免美国自己造不出来的农产品、飞机零件和制药原料。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还下了总统令,让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不用经过他签字就能批豁免。这哪是主动让步?分明是被逼的。下个月美国最高法院要开听证会,审他发起的关税战,之前两级法院都裁定了,他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根本没权限,这法律只许冻结资产、搞制裁,没说能让总统自己定关税税率。眼看要败诉,特朗普才赶紧搞 “选择性豁免”—— 自己能造的就继续征税,造不出来的就放一马,同时还在找新的法律依据,想拿 1962 年的旧法案当幌子,用 “国家安全” 的名头接着搞限制。这操作,活脱脱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嘴上硬气,身体却很诚实。
其实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主动权早就到了中国手里。要是特朗普败诉,关税战可能直接就停了,中国能省不少应对成本;就算他赢了,这么多年对抗下来,中国的应对机制早就完善了,打持久战也有底气。接下来就看两个关键:美国能不能接受和中国平起平坐,别一边说关系好,一边又拿断供威胁人;中国怎么用好自己的优势,稀土只是开始,新能源、5G 的技术积累,还有 “一带一路” 的经贸网络,都是谈判的筹码。
现在中方手里握着稀土、市场规模这些王牌,美国那边却被通胀、盟友离心这些内部问题缠得头疼。特朗普要是还抱着 “施压 - 谈判 - 再施压” 的循环不放,迟早要错过缓和的机会。说到底,重回谈判桌不是谁服谁,而是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至于这场关税战到底能不能 “打到头”,特朗普的这些招数能不能奏效,就看接下来的磋商里,美国到底有没有真诚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