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姐妹们还记不记得,咱们前段时间写文章吐槽过上海学生餐的难吃事儿。
虽然也是有肉有菜,但色香味俱无,完全勾不起一丁点儿食欲。
![]()
咱们刚说完没过几天,上海学生餐又被爆出里面的虾仁发臭,很多学生只能把饭倒掉。
![]()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上了热搜,负责学生餐的公司,出了一个情况通报和声明。
![]()
![]()
这个声明,虽然看着很敷衍,没有原因剖析也没有整改赔偿方案,但刚被推上过风口浪尖,按照正常的逻辑,声明之后的学生餐怎么也得好吃一段时间吧?
结果……并没有。
很多上海父母去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的微博下面投稿,晒自己孩子在学校吃到的午餐,一道名为“糖醋排骨”的菜,又让网友吵开了。
![]()
这一堆没有肉,全是骨头的黑乎乎的东西,能叫糖醋排骨?
![]()
我还以为全国的糖醋排骨,统一都长这个样子呢:
![]()
不少父母看了上海的孩子的午餐,也是跟着心疼。
全国数一数二富裕的大城市,午餐搞成这样,也太离谱了吧。
我在邓飞的微博中,看到一位上海浦东航母学校的妈妈写给他的求助信,里面提到了吃自带午餐也要扣孩子德育分。
信中说:
我们是浦东新区建平西校学生的家长,现怀着极其沉重、震惊与愤怒的心情,就学校午餐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相关不合理规定,向您反映情况,恳请您的关注与帮助。
我校学生对于午餐的投诉已持续多届。令人倍感失望的是,去年更换供应商后,中标的竟又是此前饱受诟病的“绿捷”公司。这直接导致了问题的延续与恶化:众多孩子进入初中后出现肠胃不适,甚至宁愿饿着肚子也拒绝食用午餐。
然而,比饭菜问题更让我们家长无法接受的,是学校一系列令人心寒的管理措施:
第一,严峻的食品安全隐患已触及底线。
近日,孩子因发现午餐中的“素鸡”上有可疑黑点,怀疑是霉点,才冒险偷偷带回家。我们亲眼所见,食物不仅品相极差、黏糊烂糟,更出现了可能变质的迹象。这已远超“口味不佳”的范畴,是关系到全体学生身体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学校严禁拍照、禁止带食物回家的规定,在此刻更像是在掩盖问题,剥夺了家长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
第二,“光盘行动”已异化为情感绑架。
在饭菜品质如此低劣的前提下,学校曾推行将“吃完午餐”与“德育分”挂钩的制度。这无异于用分数作要挟,强迫孩子们无条件接受可能不安全、不合格的食物。这不是教育,而是活脱脱的情感绑架与变相惩罚。
第三,最不能容忍的“强制消费”条款。
我们震惊地获悉,学校竟明确规定 “吃自带的午饭也要扣除德育分” !这条规定彻底堵死了家长为孩子准备安全餐食的最后退路,剥夺了我们在孩子健康受到威胁时的基本救济权。这已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是一种蛮横的、强制的消费捆绑,是用管理权力对我们孩子进行赤裸裸的“PUA”和要挟!
![]()
这件事情在微博上曝光之后,学校给出了反馈,老师紧急开会,和孩子说可以有三种选择。
1、学校吃 2、家长送饭 3、回家吃。
但选后两种必须单独去找老师讲。这事情只在班上讲,家长只听孩子口述。
但如果选家长送饭的话,不能早上带去,也不能点外卖,必须家长送到在指定地点陪孩子吃完后带走。
做家长的可能都明白,这种选择看似是有得选,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所以上海一批一批的孩子,都在忍受这种难吃的午餐。
咱们上次发文吐槽这件事的时候,我查了一些资料,这家配餐公司,规模也特别大,日供餐量50万份。
![]()
这是什么概念?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了。
众口难调,有个别孩子觉得难吃也正常。
但是在上海学生餐这个话题下面,愣是一个夸好吃的都找不到,清一色的是各种吐槽。
![]()
有的父母说,孩子在学校不吃,回家饿狼捕食:
- 上海的AB餐只有难吃和更难吃,不是炸的很硬的鸡块就是冷的那种肉丸,孩子每天都吃不饱(我家孩子真的非常不挑食那种),回家像饿狼一样…
谁能想到在2025年的上海,孩子们连个像样的午饭都吃不上。小朋友们之间的流行语:之前是一坨屎,AB餐后变两坨。
难吃到我女儿她们学校的同学已经不选AB餐了,说仅仅是换个口味的的区别,没有必要多这一件事。每天中午就是吃几口里面的素菜(无肉不欢的孩子),然后把剩下的其他菜藏起来后扔掉。堂堂魔都,连自己学生的午饭都做不好!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谁能想到“饥一顿饱一顿”在上海孩子身上具象化了。
我在看网上吐槽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种言论,点赞也挺高:
有人说现在随便吃一碗面都要十几二十块了,一顿饭想要有肉有菜,有酸奶有水果,是不是太贪心了。
我想说这类人可能真不做饭。
首先上海这个呢,不便宜,一份18块钱,加上政府补贴的5块钱,也就是23块钱的标准。
![]()
这个价格在全国任何城市,基本都能找到有肉有菜的盒饭。
其次有常识就会知道,市场零售价和批量大宗采购价,完全不一样。
别说23块钱的标准,就是十几块钱,也足够孩子们吃饱吃好。
同样是在上海,一所公立小学16元的午餐,每天都是食堂现做的,供应商不是上海绿捷,能明显看到,孩子们吃得要更丰盛,颜色也更好。
![]()
在离上海不远的浙江,也有学校推出学生自助食堂,15元八菜一汤,学生自取。
这还不是个例,全区49所中小学有21所建立自助餐厅。
![]()
最后再晒一组大山深处乡村小学的学生餐。
广西桂林龙脊镇江柳村,有个翁江小学。
只有12个学生,小学里有一位叫余启贵的老师,他也是唯一的正式老师。
![]()
余启贵也是学校的厨师,每天中午由他为孩子们做饭。
从2015年开始,他就雷打不动的把孩子们当天午餐吃了什么以及餐费使用明细“超透明”地公开在微博上。
![]()
到现在,10几年了,每天都在更新,从他的微博也能看出,孩子们吃得饭菜虽然样数不多,但都营养均衡。
![]()
![]()
![]()
![]()
其实让孩子吃顿好饭这件事,并不是特别难。
上海,这座以“精致”和“高效”著称的国际化大都市,不应该在下一代“吃饭”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翻车。
解决学生餐问题,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决心、是智慧,更是良心。
希望有一天,当我们的孩子被问起学校午餐时,他们的脸上能绽放出笑容,而不是一脸的嫌弃与无奈。
这条路,希望不要太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