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
金秋十月,寒露已过,塞北管理区的天空湛蓝高远,广袤田野上,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设施农业园区内,一栋栋现代化温室如银龙般延绵铺展,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走进大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像一串串熟透的玛瑙,在绿叶掩映中分外诱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曾被认定为“贫瘠冷凉”的土地,如今正借助科技的力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农业活力。而这一切,正是从一颗小小的西红柿开始。
科技赋能:冷凉气候孕育“甜蜜果实”
在山东双运集团投资建设的60亩精品西红柿种植基地,一场现代农业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里的西红柿不是普通品种,而是经过严格筛选、适合冷凉气候种植的“水果番茄”,包括布莱尼“普罗旺斯”“釜山88”“千禧”等多个高端品种。每一颗果实都饱满圆润,果皮紧实光亮,咬一口汁水四溢,酸甜比例恰到好处,糖度稳定在8以上,酸度维持在2左右,形成了独特的“二分酸八分甜”风味,被誉为“舌尖上的黄金比例”。
“为什么选择塞北?这里具备发展高端果蔬的天然优势。”园区运营经理刘松勇站在智能温控系统的显示屏前解释道,“第一,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消耗少,有利于糖分积累;第二,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光照充足,果实着色均匀、口感更佳;第三,土壤呈弱碱性,PH值在7.5左右,非常适合西红柿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
不仅如此,基地还全面应用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采用高垄栽培+单行密植模式,每亩定植约2200株,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保证了通风透光,减少灰霉病、晚疫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生。灌溉系统采用滴灌与微喷结合的方式,精准控制水分供给,并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确保土壤健康可持续。
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园区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自动开启或关闭遮阳网、风机、湿帘;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配比营养液;病虫害预警平台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提前发现隐患,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我们几乎实现了‘一部手机管大棚’。”刘松勇笑着说,“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也为下一步规模化复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目前,该基地亩产稳定在8000斤左右,比传统露天种植高出30%。由于品质优良、错峰上市,市场价格达到每斤8—12元,是普通西红柿的2倍以上,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的高端商超和精品水果店,供不应求。
产业引领:打造国家级绿色农业标杆
为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山东双运集团于2025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张家口赛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2亿元,分期建设总面积达1000亩的国家级绿色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以西红柿为核心主导产业,同步拓展水果黄瓜、西甜瓜、五彩椒、樱桃番茄等多个高附加值品类,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首期工程已完成高标准日光温室46栋,配套建成2000平方米的冷链分拣中心和质量检测实验室。未来还将引入自动化包装线、电商直播基地和农旅研学空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创新采用了“投资商+运营商+合伙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由企业负责资金投入、种苗供应和技术输出,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鼓励本地农民以“产业合伙人”身份参与经营。“我们不仅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更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股东’。”公司总经理张永东介绍,目前已与12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试点“保底收益+分红”机制,农户可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技术承包等多种方式分享产业红利。
兴农富民:小番茄托起乡村振兴梦
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乡村经济社会的深刻改变。过去,塞北管理区冬季寒冷漫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短,许多村民秋冬季节处于半停工状态。如今,随着设施农业的大规模推广,冬季不再“猫冬”,反而是最繁忙的时节之一。
在26亩的进口菠菜种植区内,50多名当地妇女正弯腰采收新鲜嫩叶。这是园区与欧洲蔬菜种子公司合作引进的耐寒品种,可在低温环境下持续生长,填补了北方冬季绿叶菜市场空白。负责人介绍,这些菠菜经冷链运输后48小时内即可送达京津冀地区超市货架,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统计,目前园区已吸纳本地劳动力50余人长期务工,人均月收入达4500至5500元,部分技术岗位可达6000元以上。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创造近300个稳定就业岗位,并带动周边餐饮、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塞北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西红柿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探索“冷凉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把‘塞北番茄’打造成一张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让这片土地真正实现从‘苦寒之地’向‘富饶之源’的历史性转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整齐排列的温室群上,宛如镀上一层金边。棚内,藤蔓上的西红柿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奋斗的故事。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塞北管理区正抢抓机遇,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体系。
一颗小番茄,撬动大产业。在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上,科技之光正点燃振兴之火。(宋锦丰 李响 冀海鑫 王会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