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据俄罗斯国防部报道,俄第聂伯罗集团的侦察和空降部队成功渡过第聂伯河,并在赫尔松南部的卡兰廷尼岛建立桥头堡。
![]()
据俄国防部称,俄军在突袭行动中控制了岛上的主要设施。在清剿行动中,所有已识别的乌军火力点和抵抗阵地均被清理。
战报称:“乌军发动了多次反攻,试图夺回失去的阵地。但是所有反攻均被击退,乌军损失惨重,撤退了。”
目前俄军正在巩固阵地,埋设地雷,并准备扩大桥头堡。
这就是红军城北部多布罗皮利亚激战的后遗症,当乌军把赫尔松的海军陆战旅调往红军城填线的时候,赫尔松就漏出了空挡。
这时候,西方媒体还在争吵,谁该为还没开始就失败的俄乌和谈负责。 美国放弃了布达佩斯峰会,但是欧洲依然不依不饶,甚至继续抛出所谓的12点建议。
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条件下,着急忙慌地想要就地停火,却不愿意承担战败的责任,这就是欧洲最大的矛盾之处!
最重要的是,美国不愿意卷入一场必败的战争,所以,特朗普拒绝提供战斧导弹。
特朗普在和北约秘书长会面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对拒绝交付“战斧”导弹进行了解释,他说:
“学习如何发射‘战斧’导弹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如果我们发射它们,但我们不会这么做。”
与此同时,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东欧各地加工俄罗斯石油的化工厂接二连三地发生爆炸事故。
10月22日,匈牙利商船三井公司(MOL)位于布拉迪斯拉发的一家炼油厂发生火灾,该公司负责加工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输送的俄罗斯石油。
短短两天内,就三家欧洲炼油厂因“不明”原因起火。
10月21日,卢克石油公司位于罗马尼亚的Petrotel炼油厂以及位于匈牙利Százhalombatta的炼油厂也发生了爆炸。
所有这些炼油厂都因从不同来源购买俄罗斯石油而相互关联。
与这些爆炸同时发生的是,欧洲和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发起的新一轮制裁,这一个有趣的“巧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