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当众说我不适合机关工作,让我去乡镇锻炼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那天局务会上,周局长当着十几个人的面说:「江成啊,我觉得你不太适合机关工作,还是去基层锻炼锻炼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盯着手里的茶杯。

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喉咙像被堵住了。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时钟的声音。

我低下头:「我服从组织安排。」

当天下午,我就收拾完办公室的东西。

三年零两个月后,市委常委会上,组织部长宣读任命文件,念到我的名字时,周局长手里的笔掉在了桌上。

那一刻,我想起了去乡镇第一个夜晚,父亲留在办公室抽屉里的那张照片......



01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江成看着周局长,周局长却没有看他,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是组织研究决定的。」

周局长放下茶杯,语气平淡,「市里要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你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

江成的手指在膝盖上收紧。

他想起两年前的那个夜晚,周局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他儿子想从县里调到市局,让江成「帮忙改改材料」。

「周局,这个忙我帮不了,材料作假要担责的。」

江成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周局长当时笑着说「没事没事」,但眼神里已经有了冷意。

现在,他终于等到机会了。

副局长开口了:「周局,小江在办公室干得挺好的,要不——」

「老李。」

周局长打断他,「这是组织决定,不是我个人的意见。」

副局长闭上了嘴。

其他人都低着头,有人翻文件,有人看手机,没有人敢说话。

江成深吸一口气:「我服从组织安排。」

他说完这句话,站起来,向周局长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会议室。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

江成走进办公室,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手开始发抖。

他不是不想反抗。

但他知道,在这个系统里,个人太渺小了。

更何况,周局长说的是「组织决定」。

江成走到办公桌前,打开抽屉,开始收拾东西。

笔记本摊开在桌上,上面写着今天的工作计划。

第三项是:「报送周局要的材料」。

江成看着那行字,突然觉得可笑。

他把笔记本合上,放进包里。

抽屉最里面,有一张十年前的照片。

照片上,父亲站在青山镇政府门口,笑得很勉强。

那年父亲50岁,在乡镇干了25年,最后也没能调回市里。

江成记得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小成,爸这辈子就废在乡镇了。」

「不是说乡镇不好,是我没本事,被人一脚踢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

「你不一样,你有文化,在机关好好干,千万别学我......」

现在好了。

不用学,他就是父亲。

江成把照片装进包里,手指在照片边缘停留了几秒钟。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老同事走进来。

「小江,你真要走?」

江成点头。

「你就这么算了?不试试找找关系?」

「没用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江成拉上包的拉链。

老同事叹了口气:「唉,其实你爸当年也是这样......」

话说到一半,他停住了,看了看江成的表情,没再说下去。

江成背起包:「我先走了。」

走到门口,老同事突然说:「小江,你要去的地方,是青山镇。」

江成脚步一顿。

「就是你爸待了30年的那个镇。」

老同事的声音很轻,「文件上写的。」

江成没有回头,推开门走了出去。

电梯里,只有他一个人。

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江成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脸,苍白得像纸。

青山镇。

父亲的青山镇。

02

三天后,江成站在青山镇政府门口。

这是一栋80年代的三层小楼,外墙的白漆已经发黄,墙角长着青苔。

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牌子:「青山镇人民政府」。

父亲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

江成站在同样的位置,抬头看着这栋楼,突然理解了照片里父亲为什么笑得那么勉强。

「江科员!」

镇长从楼里走出来,热情地握住江成的手,「欢迎欢迎,从市里下来的同志,我们镇上可是很少见啊。」

「麻烦您了。」

江成挤出一个笑容。

「不麻烦不麻烦。」

镇长带着江成往楼里走,「住宿条件简陋了点,你将就一下。」

他边走边说:「市里一般是锻炼两年吧?两年后就能回去了,很快的。」

江成没有纠正他。

管他两年还是三年,反正都一样。

镇长把江成带到三楼一间小屋:「这是宿舍,以前是我们老书记住的,现在空着。」

江成走进去,房间很小,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

墙上还有父亲钉的钉子,钉子上挂着一个生了锈的衣架。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好好休息。」

镇长拍拍江成的肩膀,「明天上午九点,镇里开会,你也来参加。」

「好的。」

门关上,房间里只剩下江成一个人。

他把包放在床上,走到窗前。

窗外是一条破旧的街道,几个老人坐在树下聊天,两个孩子在追逐打闹。

这就是青山镇。

父亲待了30年的地方。

江成转身,看到桌子的抽屉半开着。

他走过去,拉开抽屉。

里面有一本发黄的工作笔记。

封面上写着:「江建国」。

江成的手颤抖了。

他拿起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1985年3月,调入青山镇,组织说锻炼两年就能回去。」

字迹工整,透着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江成继续往后翻。

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着工作内容:

「王庄修路,需要水泥15吨」

「李家村小学屋顶漏水,联系县里申请维修款」

「张大爷儿子就业问题,已联系镇企业」

一页页翻过去,字迹从工整变得潦草,再变得无力。

最后一页,是2015年12月。

「退休了,还是没能回去。」

这句话下面,还有一行字,但被墨水晕开了,只能看清几个字:「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

后面看不清了。

江成握着笔记本的手指发白。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想起父亲说「我这辈子就废在乡镇了」时的表情。

三十年。

父亲等了三十年,等到退休,也没能回去。

那他呢?

他会不会也是三十年?

江成坐在床上,看着笔记本,眼眶慢慢红了。

他拿出手机,翻到父亲的号码,已经停机三年了。

但他还是打开短信,输入:「爸,我来了。」

发送。

屏幕上显示:「发送失败」。

江成盯着那四个字,眼泪掉了下来。

那一夜,江成没有睡着。

他坐在桌前,把父亲的笔记本从头到尾看了三遍。

每一页都是基层的琐事,修路,建校,调解纠纷,帮老百姓解决困难。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件件具体的小事。

但每一件,都写得认认真真。

江成看着那些字迹,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每周末回家,总是很累,但还是会陪他写作业。

「小成,做事要认真,帮一个人就要帮到底。」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有光。

那时候江成不懂,觉得父亲只是个小干部,有什么好骄傲的。

现在他坐在父亲曾经的房间里,看着父亲留下的笔记,才隐约感觉到什么。

窗外天亮了。

江成合上笔记本,洗了把脸,准备去镇里开会。

走出宿舍楼,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正在扫地。

老大爷抬头看到江成,愣了一下:「你是......老江家的儿子?」

江成停下脚步:「您认识我父亲?」

「认识啊!」

老大爷放下扫帚,「老江是个好人,当年帮我们村修了路,还帮我儿子找了工作。」

他看着江成,眼神复杂:「你长得像你爸。」

江成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大爷叹了口气:「可惜啊,老江运气不好,遇上小人了,不然不会一辈子困在这里。」

「遇上小人?」

江成心里一动。

「唉,都是陈年旧事了。」

老大爷摆摆手,「你爸是个好干部,老百姓心里都记得。」

他拍拍江成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别像你爸一样吃亏。」

江成点点头,转身往镇政府走。

脑子里却在想老大爷的话。

父亲遇上小人?

是谁?

第一年的冬天,江成每天晚上都会给父亲发短信。

明知道收不到,但他还是想说。

「爸,今天去了三个村,走了20多公里山路,脚上磨了水泡。」

「爸,镇长让我写材料,我写了五遍才通过。」

「爸,我是不是真的不行?」

没有人回复。

半年后,镇长开始让江成参加一些会议。

年底,江成去县里开会,在走廊里遇到局里的老同事。

老同事看到他,眼神里有同情:「小江,还好吗?」

「还好。」

江成笑了笑。

「唉,你也是倒霉,遇上周局那样的......」

老同事欲言又止,「算了,好好干吧,说不定还有机会。」

江成回到镇上,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夜色。

机会?

什么机会?

父亲等了三十年的机会?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

是不是真的像周局长说的那样,不适合机关。

03

第二年春天,江成去村里走访。

一个老大爷突然拉住他:「你是老江的儿子吧?」

「是的。」

江成已经习惯了这个问题。

「你爸是个好人。」

老大爷眼睛红了,「当年我们村闹旱灾,是你爸跑到县里,求了一个星期,才给我们申请到救灾款。」

「他自己带着钱回来,一家家发,生怕落下谁。」

老大爷握着江成的手:「你爸没有白干,老百姓都记得他。」

江成站在村口,看着远处的青山,突然有些明白了。

父亲不是废了。

父亲是被埋没了。

但他做的事,老百姓都记得。

那一刻,江成心里的某个东西,松动了。

第二年下半年,事情开始起变化。

省里的考察组来了青山镇,一个月内来了三次。

每次都会问江成负责的项目。

江成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认真回答。

镇长私下问他:「小江,你是不是有什么背景?」

「没有。」

江成摇头。

「那考察组为什么总问你的情况?」

「我不知道。」

江成是真的不知道。

第三年春节,市委书记来青山镇调研。

这在镇上是大事,所有干部都出动了。

书记看完几个项目,突然说:「我想单独和江成同志谈谈。」

所有人都愣住了。

镇长赶紧把书记和江成带到会议室,然后识趣地关上门。

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

书记坐下,看着江成:「三年了,适应了吗?」

「还在努力适应。」

江成老实回答。

书记笑了:「我看了你负责的几个项目,做得不错。」

「谢谢书记。」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一个人来谈吗?」

江成摇头。

书记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父亲是个好干部。」

江成心里一震。

「30年前,我在县里工作,和你父亲接触过几次。他是个实干家,可惜遇人不淑。」

书记站起来,走到窗前:「有些路,必须有人走。你父亲走过了,现在轮到你了。」

「书记,我不明白。」

江成鼓起勇气。

书记转过身,看着他:「你会明白的。好好干。」

说完,书记拍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江成站在会议室里,脑子一片混乱。

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他没时间细想,因为工作还在继续。

第三年秋天,青山镇的信访室空了。

47个积压多年的信访案件,全部化解了。

江成没有用什么特殊手段,只是把父亲笔记本里的方法用了一遍:

把老百姓当家人,把问题当自己的事。

具体怎么做的,他没跟任何人说。

因为没人问,他也懒得说。

他只知道,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父亲的笔记本,就知道今天该做什么。

三年零两个月后,江成接到通知,回市里参加会议。

他不知道是什么会议,只是按时赶回去。

走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室的时候,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周局长坐在靠后的位置,看到江成,愣了一下,然后移开了目光。

江成找了个角落坐下。

组织部长站起来,拿着文件:「现在宣读市委关于干部任免的决定。」

会议室安静下来。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拔江成同志为副市长,主管城建和拆迁工作。」

会场安静了两秒。

然后爆发出掌声。

江成坐在椅子上,脑子一片空白。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副市长?

他?

前排,周局长手里的笔掉在了桌上。

笔滚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周局长的脸色煞白,嘴巴微张,眼睛瞪得很大。

他转头看向江成,眼神里全是震惊。

其他常委也在交换眼神,窃窃私语。

江成听到有人小声说:「三年从乡镇直接提副市长?这是什么路子?」

书记合上文件,看向江成:「江成同志,三年前咱们谈过一次话,还记得吗?」

江成脑子里一团乱。

什么话?

哪次?

他完全不记得有这回事。

书记笑了:「看来是忘了。散会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会议结束,所有人起身离开。

周局长走得最快,连头都不敢抬。

江成站在原地,还没从震惊中缓过来。

副局长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小江,恭喜啊。」

「我......」

江成不知道该说什么。

走廊里,周局长追上组织部长:「老李,这到底怎么回事?」

组织部长看了他一眼,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你自己看吧。」

周局长接过文件,手都在抖。

那是一份三年前的红头文件,抬头写着:《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的通知》。

签发日期,正是江成被下派的前一周。

文件里,市委书记有一行批示:

「江成同志原则性强,能力突出,建议安排到青山镇锻炼,三年为期,重点考察。」

周局长看着那行批示,整个人僵住了。

培养锻炼。

重点考察。

三年为期。

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计划的。

只有他以为,那是惩罚。

周局长靠在墙上,手里的文件掉在地上。

他终于明白,自己做了什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